某种食物,真能抗癌、驱幽门螺杆菌?不,真相可能并非如此

摘要:每隔一段时间,大蒜就会火起来,总有一些帖子或圈群会传播大蒜的“神奇疗效”,包括预防癌症、杀死幽门螺杆菌等。最近,又有传言称大蒜可以防治新冠。

每隔一段时间,大蒜就会火起来,总有一些帖子或圈群会传播大蒜的“神奇疗效”,包括预防癌症、杀死幽门螺杆菌等。最近,又有传言称大蒜可以防治新冠。

然而,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上海辟谣平台梳理发现,或是因为大蒜气味特殊、具备一定的杀菌功效,于是被“寄予厚望”,每次出现流行病时,就会出现大蒜的身影。但是,大蒜真的“难堪重任”。

大蒜不能防治新冠肺炎

首先,大蒜不能防治新冠肺炎。

2020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就有传言称大蒜可防治新冠肺炎。当年年底,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就将该说法列入“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榜”,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食用大蒜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还指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有助于提高个体抗病能力,但目前没有任何特定食物能帮助人们抵抗新冠病毒。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大蒜不能防癌

其次,大蒜也不能防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出,“大蒜能防癌”的说法与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大蒜素的深入研究有关系,但“大蒜”和“大蒜素”不能画等号。而且,大蒜素并不能完全代替相关药物,“大蒜防癌”“大蒜素防癌”的说法以偏概全,夸大其词。

具体来看,大蒜素是一种硫代亚磺酸酯,是大蒜中一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具有消炎、降血压、防癌、抗病毒等功效,对包含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杆菌在内的多种杆菌有抑制作用。

但大蒜素的抑制作用并非立竿见影。经临床数据统计,细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一周,真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四周才会有效。

科学研究发现,吃大蒜素可以让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恢复得更快,但也只是辅助作用。想通过大蒜素完全代替胃炎治疗药和抗生素是不现实的。大蒜素只能起到消炎、减慢菌群生长、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概率的作用。

此外,一个完整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极低,煮沸5分钟之后会完全分解。将生大蒜切碎后放置空气中15分钟,大蒜中的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与氧气结合可产生极少量的大蒜素。所以,靠吃大蒜来增加大蒜素摄入,很难。

多吃大蒜无益反有害

或是因为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所以产生了“吃大蒜杀死幽门螺杆菌”的误解。如前所述,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很低,经过烹饪后更少,并不能达到“杀死幽门螺杆菌”目的。

也有人觉得,既然单颗大蒜中的大蒜素比较少,那么多吃几颗是不是就能起到治疗或抑菌的作用?

恰恰相反,这样会刺激肠胃和眼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出,大蒜素具有刺激性,大量食用会对胃肠道和眼睛造成刺激。很多患者盲目食用生大蒜后,出现视力下降,正是这个原因。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科学辟谣”

对于公众关心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更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饭前洗手、碗筷消毒、使用公筷公勺。若发现有感染症状,应前往医院,对症下药。通常,医院会根据感染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

大蒜炝锅不会提高致癌概率

除了夸大大蒜杀菌功效外,也有传言称“大蒜致癌”,表示很多人有用大蒜炝锅的习惯,这个做法会致癌。

这也是误解。

经上海辟谣平台追溯,该传言源自2019年的一档电视节目。当时,节目里有嘉宾称大蒜炝锅会致癌,还拿着两种经大蒜炝锅后的菜去检验,结果显示内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以上结论引发公众担忧。

然而,这完全冤枉了大蒜。因为在炝锅、油炸、烤制等高温烹饪方式下,含有淀粉的食物都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至于丙烯酰胺,虽然是2A类致癌物质,但抛开剂量谈毒性并不科学。目前,针对“食物中含有多少丙烯酰胺可能致癌”这个问题,权威机构始终没有定论。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组成的联合专家组(JECFA)也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设定丙烯酰胺的“安全摄入量”。

体内寒湿之气蕴积,阴阳失调,胆汁减少,食物停留时间长,消化慢,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 生破坏形成胃不好的情况,根在胆

得知此因,需要进而调整,闲暇方便之余到附近田野寻得一些灌南|苦菜,归至家中煮汤熬水调之,辅以红糖,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饮食清淡为主,节制些,勿要再熬夜,劳作有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定会完好如初,过得幸福安康!

由此可见,“大蒜炝锅致癌”的完全属于误解。

针对丙烯酰胺在油炸食品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在2005年就曾建议公众: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来源:丐帮小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