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怂了”还是“认清了”:为什么青年博士纷纷“逃离”科研?

摘要:几天前,我与师兄师姐一同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聚餐,宴请者是即将退休的老教授。席间,我们聊起了许多往事,也探讨了当前的学术生态和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

几天前,我与师兄师姐一同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聚餐,宴请者是即将退休的老教授。席间,我们聊起了许多往事,也探讨了当前的学术生态和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

我坦言:“现在的就业市场并不乐观,尽快找个二本学院站稳脚跟,同时发展副业,光靠这点工资确实不够。”

老教授听后立刻提醒我:“还是要沉下心来搞学术,不要因为其他事情耽误了正事,千万不要不务正业。”他举了一些过去同事的例子,告诫我们要专注于学术研究。

“不务正业”?这个词让我心头一震:干别的就是不务正业吗?这种纠结一直困扰着我,想必也困扰着不少面临求职选择的青年博士。

“不务正业”的时代变迁

传统上,上学、学成、工作,似乎是一条固定的职业路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被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如今这种惯性思维已经不再适用。

第一,读博退学现象增多

过去,博士生几乎都能顺利毕业,甚至大部分都能按时完成学业。在许多资深博导眼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毕业是一种责任。

但近年来,博士延毕率逐年上升,985高校中几乎没有不延期的博士生。随着分流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博士生选择主动退学,他们认清现实,及时止损。

第二,博士毕业后选择多样化

曾经,高校几乎是博士毕业生的唯一去向,青年博士们大多会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博士在读期间就明确表示不愿进入高校这个“钱少事多责任大”的地方。

尤其在工科领域,博士们对高校科研的现状感到失望,文科博士也同样对未来抱有悲观态度,只是选择面有限,不得不“认命”。

第三,博士入职高校后跳槽频繁

过去,入职高校意味着一辈子都在大学里工作,直到退休。人事管理体制的稳定性和事业单位编制的保障,使得高校教职成为铁饭碗。

但如今,绩效考核、非升即走等新型管理制度取代了传统的稳定体制,高校教师不仅收入减少,还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青年博士在体验到这些制度后,选择了其他赛道,寻求更轻松、更高薪或更稳定的工作。

认清现实,理性选择

老教授在聚餐时还劝诫我们:“社会压力确实大,但我还是建议你们不要躺平,要努力卷一卷,别太怂了。”

我理解他的关心和激励,但也意识到,年轻人并非反对努力,而是担心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内卷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是一场无谓的消耗。

第一,高校待遇差、压力大

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除了极少数顶尖学者外,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收入微薄,而那些为了刺激竞争的奖励更是稀缺资源。虽然待遇不高,但考核标准却愈发严苛。随着青年博士数量的增加,教职竞争愈发激烈,从求职、任用到晋升,标准不断攀升。一些地方院校开出的优厚条件看似诱人,实则难以达到,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第二,学界生态不佳

学界的圈子化、江湖化、等级化问题早已被学者们指出。现在的学界已经从早期的小规模学术共同体演变为庞大的行政性组织,青年博士名义上是扶持对象,实际上往往被边缘化。

以论文发表为例,名家大导垄断了优质资源,青年博士难以获得公平对待,要么拼死一搏,要么依附大佬。

第三,学术多元化与创业化

如今,学术创业已成为常态。易中天教授当年曾因“不务正业”引发争议,但如今,大学老师开展学术创业、成果转化、科普宣传等活动已得到广泛认可。

青年博士不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和科研,只要合法合规,围绕高深知识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值得鼓励。

每一条路都是正路

谁也无法规定青年博士的未来,只有他们自己能决定。

第一,转变观念,树立多元化的择业观

二十年前的经验无法完全适用于今天。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习惯用过去的成功模式来评判今天的行动,认为青年博士就应该进大学搞教学科研,否则就是浪费。

但这种“应该”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如果仍然用旧观念评判,只会让青年博士更加窘迫。我们应该站在青年的角度看待他们的选择,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探索和突破,这正是学术科研的本质。

第二,创新制度,改革高校评价体系

当前,大学实行的基于问责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大学作为教育和学术组织的特性存在冲突。大学不是企业,也不是行政单位,知识生产和传播具有不确定性、滞后性和弥散性,不适合量化考核。

应建立尊重大学组织及其教师发展规律的考评体系,实行差别化、个性化、支持型、发展型的评价,增强高校教职的吸引力,留住更多有志于学术与教育的人才。

第三,优化治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青年博士“逃离”学界的原因在于看清了许多负面规则和行为。门阀、派系斗争、逢迎谄媚、学术剥削等问题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建设学术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让真正的学者发挥专业作用,防范非专业的指导和操纵。学界前辈应提携后辈,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青年博士面临着诸多选择和挑战。无论是继续深耕学术,还是转向其他领域,每一条路都有其价值。关键在于,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困惑,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潜力、有能力的青年人才。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