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登顶,给互联网医疗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摘要:无论是克制从B端收费的欲望,还是改变平台既有的工作流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一旦据此彻底激活了C端的消费力,可能带来的收益暂且不提,盘活互联网医疗整盘棋才是最大的收获。

无论是克制从B端收费的欲望,还是改变平台既有的工作流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一旦据此彻底激活了C端的消费力,可能带来的收益暂且不提,盘活互联网医疗整盘棋才是最大的收获。

先把互联网医疗放在一边,聊一聊拼多多。‍

今年5月,拼多多的市值正式超过阿里巴巴,成为新任的电商一哥。8月,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黄峥以486亿美元的身家取代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

对于拼多多的成功因素众说纷纭,比如令人不可置信的低价、强大的团队执行力、游戏式的病毒营销、对下沉市场的精准狙击、甚至「上海亲儿子」的身份加成等等。

这些观点当然都有道理,不过其中有一种解读逻辑,我个人认为很值得思考:‍‍‍‍‍‍

在电商初创期,互联网开店的商家数量是较少的,而消费者长期以来积攒了对实体店铺的不满情绪,所以电商领域整体上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阿里巴巴选择了扶持商家,凭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等到在线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常规动作,而供给侧呈现产能过剩的趋势后,拼多多选择了把屁股坐在消费者这边,平台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偏向消费者,迫使商家之间不断内卷,而无视他们的各种抱怨与不满,最终在红海中杀出重围。

对于这种解读方式,有些平台可能会觉得难以认同。因为他们通常以中立的第三方自居,认为平台链接着供需两端,同时也为双方都创造了价值,不存在只服务一端的情况。即便偶尔会出现一些偏向,也是因为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本来就不容易,并非有意为之。

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正常,因为一个成功的平台,当然是会给双方、甚至多方创造价值的,否则平台的业务规模根本做不起来。‍‍‍‍‍‍‍‍‍‍‍‍‍‍‍‍‍‍‍‍‍‍‍‍‍‍‍‍‍‍‍‍‍‍‍‍‍‍‍

但上述解读方式所探讨的关键点,不是「平台事实上有没有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而是「平台是不是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第一要务」。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可能是平台业务的「结果」,而后者则是平台业务的「目的」。‍‍‍‍‍‍‍‍‍‍‍‍‍‍‍‍‍‍‍‍‍‍‍‍‍‍‍

当平台不再标榜中立,而是明确表态倾向于某一方时,相应的产品设计和运营策略会自然地有所偏向,而这很容易引起另一方的不满。‍‍‍‍‍‍‍‍‍‍‍‍‍‍‍‍‍‍‍‍‍‍‍‍‍‍‍‍‍‍‍‍‍‍‍

比如,前段时间拼多多的「仅退款」上了热搜,因为有许多无良消费者钻了平台政策的空子,疯狂白嫖商品,一部分商家选择认栽,另一部分希望依法维权的商家则面临着重重困难,还有一部分商家决定在拼多多闭店更换平台。

对于这种情况,拼多多官方在今年7月底对售后服务规则做了修订,稍微封堵了一下平台政策的漏洞,但许多商家对媒体透露,这次修订对于「仅退款」的整体影响十分有限。

作为平台,拼多多不可能完全无视商家诉求。然而在大部分消费者支持「仅退款」,认为「仅退款」免去了他们与黑心店家扯皮的烦恼,甚至友商平台被迫纷纷跟进推行「仅退款」的情况下,拼多多显然不太可能放弃这一政策。‍‍‍‍‍‍‍‍‍‍‍‍‍‍‍‍‍‍‍‍‍‍‍‍‍‍‍‍‍‍

原因很简单:目前为止拼多多所立的人设,就是一个屁股坚定坐在消费者端的电商平台,而屁股决定脑袋。‍‍‍‍‍‍‍‍‍‍‍‍‍‍‍‍‍‍‍‍‍

现在,我们把话题转回到互联网医疗。

从供需关系的视角看,互联网医疗平台与电商平台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通过链接供需双方促成「交易」。‍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医疗平台也会面临「屁股坐在哪里」的选择。‍‍‍‍‍‍‍‍‍‍‍‍‍‍‍‍‍‍‍‍‍‍‍‍‍‍

理论上,「以患者为中心」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政治正确,生态体系中的各方都应该把屁股坐在患者一侧,共同抵御疾病维护健康。‍‍‍‍‍‍‍‍‍‍‍‍‍‍‍‍‍‍‍‍‍‍‍‍‍‍‍‍‍

而从供需关系上看,由于医患双方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而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明显短缺,平台把屁股坐在服务提供方一侧,是更符合商业逻辑的选择。‍‍‍‍‍‍‍‍‍‍‍‍‍‍‍‍‍‍‍‍‍‍‍‍‍‍‍‍‍‍‍‍‍‍‍‍‍‍‍‍‍‍‍‍‍‍‍‍‍‍‍‍‍‍‍‍‍

两种选择的冲突,导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出现了三种主要模式:‍‍‍‍‍

模式一,更偏向需方:典型案例是纯粹做健康科普的平台,不在科普过程中夹带私货(机构引流、药品广告、直播带货等),结局往往是入不敷出运营困难。模式二,更偏向供方:典型案例是无底线为医药机构和企业打广告、搞竞价排名引流的平台,盈利能力毋庸置疑,但很容易产生纠纷,最终彻底失去需方信任。模式三,中立但偏向供方:目前主流互联网平台大都属于这一类,不断在供需双方之间寻找平衡点,但整体看还是会偏向供方,确保平台有资源和资金发展。‍‍‍‍‍‍‍‍‍‍‍‍‍‍‍‍‍‍‍‍

在没有创新模式出现之前,模式三是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选择。但由于头部平台也都采用了这一模式,中小玩家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只能在下沉市场寻找机会,做一些小而美的生意。

头部平台的日子也不好过,不断寻找和建立平衡点的过程,损耗的不仅仅是时间和资金,还有高层的耐心和团队的斗志。而目前头部平台的高管团队,又基本都是从其他行业进入医疗领域的跨界者,未必心甘情愿在这种拧巴的环境中常驻,更不太会主动谋求创新以防引火烧身。

假设外部环境不发生巨大变化,维持目前这种状态,头部平台们应该还能够接受,尤其是已经公布实现盈利的几个巨头。

然而问题在于,外部环境必然会变化且正在进行中,比如:‍‍‍‍‍‍‍‍‍‍‍‍‍‍‍‍‍‍‍‍

大型公立三甲医院还在不断扩张建设新院或分院,对医生在本院线上线下出诊的要求愈加严格,有些医院开始明令禁止医生到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执业。北京的京通(替代京医通)、上海的健康云、广州的健康通等城市级互联网医疗健康门户,整合了辖区内医院的在线问诊资源和线下号源,功能也在逐步完善。国家医保局强势推动的各项改革,未必真能带给医药电商所谓的「泼天富贵」,但一定会压缩医药流通领域的整体利润空间,也就拉低了「卖药」的想象空间。

这就意味着,第三方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需要加快业务模式创新的步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否则最终黯然离场也并非没有可能。‍‍‍‍‍‍‍‍‍‍‍‍‍‍‍‍‍‍‍‍‍‍‍‍‍‍‍‍‍‍‍‍‍‍‍

而推动业务模式创新,一方面需要寄希望于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比如AI),但这个周期会比较长;另一方面则需要团队放弃纠结解放思想,要尊重医疗行业的特性,但是不要被「既要又要还要」的逻辑绑架。‍‍‍‍‍‍‍‍‍‍‍‍‍‍‍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如果拼多多不是坚定地选择支持一方,而是像其他平台一样「既要又要还要」,那么它或许也会成长为一个不错的平台,但恐怕很难冲破阿里和京东的封锁,更不可能完成超越。‍‍‍‍‍‍‍‍‍‍‍‍‍‍‍‍‍‍‍‍‍‍‍‍‍‍‍‍‍‍‍‍‍‍‍‍‍‍‍‍‍

那么,互联网医疗平台要坚定支持哪一方呢?或者说,屁股要坐在谁的旁边呢?‍‍‍

在我看来,像拼多多一样全面支持需求方(患者/消费者),应该是更明智的选择。‍‍‍‍‍‍‍‍‍‍‍‍‍‍‍‍‍‍‍

因为医疗行业的供需不平衡、信息不对称是客观现实,几乎无法改变。医改的主旋律是通过压制、重构、规范服务提供方,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强弱悬殊的局面。而对于需求方的支持,目前主要还是从医保和商保的角度切入,从经济方面提供保障,没有更完善的服务和运营体系支撑,而这恰好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机会。

当然,这绝不是要重新回到模式一(比如健康科普)的老路,而是需要探索具备盈利能力的业务模式。‍‍‍‍‍

举个例子,比如在消费医疗领域,平台通常只是负责把客户引流到线下机构,赚取中间的差价或返点。本质上,这是平台在为B端服务,因为B端的付费意愿和能力都很足。如果平台的责任心不强,就会毫无底线地推荐返点最多的机构或产品。

如果平台的屁股完全坐在C端,那么就需要克制从B端收费的欲望,转而向C端收费(比如年卡会员),但是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比如把原本返点的空间让利给C端客户,针对B端提供的各种花里胡哨的套餐名称,有专门的平台团队负责向C端客户讲清楚到底是什么项目,同时有专业的法务团队负责为C端客户保驾护航,也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兜底。这一套组合拳下来,C端客户不仅会乐于付费,很大可能还会积极为平台拉新。‍‍‍‍‍

再举个例子,比如常见的在线问诊服务。很多医生对于首次咨询的客户,都会要求与客户在线下当面交流,否则不能给出精准诊断,尤其是心理科之类需要面对面深度交流的专科。而线下引流的机构,则通常是该医生多点执业的私立医院。‍‍‍‍‍‍‍‍‍‍

如果平台的屁股完全坐在C端,就应该在分析了相关医生的诊疗习惯后,直接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符合条件的客户,并建议客户在该医生多点执业机构挂号,省去线上无效问诊的数百元费用。尽管本次没有从该客户身上获利,但节省下来的是长期维护和激活该客户的成本,同时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

当然,无论是克制从B端收费的欲望,还是改变平台既有的工作流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一旦据此彻底激活了C端的消费力,可能带来的收益暂且不提,盘活互联网医疗整盘棋才是最大的收获。‍‍‍‍‍‍‍‍‍‍‍‍‍‍‍‍‍‍‍‍‍‍‍‍‍‍‍‍‍‍‍‍‍‍‍‍‍‍‍‍‍‍‍‍‍‍‍‍‍‍‍‍‍‍‍‍‍‍‍‍‍‍‍‍‍‍‍‍

而对于中小玩家来说,在头部平台犹豫不决的当口,用拼多多的方式孤注一掷,或许也是一种值得冒险的、冲出巨头包围的阳谋。

来源:诊锁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