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 月 10 日清晨,淅淅沥沥的雨水并未阻挡板桥镇党员干部改善人居环境的步伐。一场以 "整治环境卫生,共建宜居家园" 为目标的集中攻坚行动在雨中展开,70 余名来自镇司法所、板桥村、板桥社区的党员干部身着红色志愿服,深入集贸市场、主干道路等重点区域,用实际行动
6 月 10 日清晨,淅淅沥沥的雨水并未阻挡板桥镇党员干部改善人居环境的步伐。一场以 "整治环境卫生,共建宜居家园" 为目标的集中攻坚行动在雨中展开,70 余名来自镇司法所、板桥村、板桥社区的党员干部身着红色志愿服,深入集贸市场、主干道路等重点区域,用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雨中攻坚:红色身影勾勒整治风景线
"大家注意脚下湿滑,清理沟渠时务必注意安全!" 随着镇干部的一声叮嘱,志愿者们兵分三路投入战斗。在板桥大道两侧,党员干部们一手撑伞一手持铁锹,奋力铲除路边疯长的杂草;河道整治组则驾驶打捞船,冒雨清理漂浮在水面的枯枝落叶;集贸市场内,志愿者们逐户宣传环境整治要求,帮助商户规范摊位摆放。
雨水顺着志愿者的发梢滴落,浸透的衣裤紧贴在身上,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司法所干部小王的胶鞋里灌满了泥水,仍坚持用高压水枪冲洗市场地面的顽固污渍:"趁下雨正好能把地面冲得更干净,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清理卫生死角 32 处,清运各类垃圾 15 车,修剪绿化带 2000 余米,让集镇面貌在雨洗后更显清爽。
全民响应:商户村民共筑生态共识
"这些干部冒雨干活,我们商户更该自觉维护环境。" 水果摊主老陈主动将摊位前的果皮箱更换为带盖款式,并在摊位上方加装遮阳棚防止雨水溅落。在志愿者的带动下,周边 20 余家商户自发组成 "商户自治队",承诺每日做好门前三包。
板桥村村民李大姐带着扫帚加入清理队伍:"家门口变干净了,住着也舒心,我们当然要搭把手。" 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情,正是板桥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动力源泉。近年来,该镇通过 "文明家庭" 评选、积分兑换等机制,让村民从 "旁观者" 变为 "参与者",形成 "整治 — 维护 — 提升" 的良性循环。
长效治理:从 "一时美" 到 "持久美" 的跨越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必须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 镇分管领导介绍,板桥镇已制定 "三级巡查" 制度:村级每日自查、镇级每周巡查、纪委不定期抽查,对集贸市场、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实行 "网格化" 管理。同时,投入 200 万元升级环卫设施,新增分类垃圾桶 500 个,配备专业清运车辆 8 台。
在板桥社区文化墙前,新绘制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主题壁画格外醒目。这面由村民和志愿者共同创作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成为传播环保理念的鲜活教材。"我们计划每个季度开展一次 ' 环境美化日 ' 活动,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镇党委书记表示,未来将通过 "积分超市"" 红黑榜 "等创新举措,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让乡村既有" 外在美 "更具" 内在美 "。
雨过天晴,板桥镇的青石板路在阳光下发亮, 商户门前的国旗在微风中飘扬。这场雨中的整治行动,不仅刷新了镇村颜值,更凝聚了干群合力。当红色志愿服成为乡间最亮丽的风景,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板桥镇徐徐展开。
来源:看点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