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49分,他仅差一分满分却因长相被嘲,最后成功逆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6-12 07:19 7

摘要: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牧留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森林

编辑| 小江

2004年,山东烟台二中校实验班的王端鹏在高考中获得了749分,仅差一分满分。

后来据王端鹏透露,之所以当初数学没能拿到满分,是因为他在解题步骤中遗漏了一个表达思路的细节。

虽然非常可惜,但他仍然是中国历史上高考第二高分的唯一一人。

然而,这样的天才,却因为长相被嘲讽多年!

那么,王端鹏究竟是如何考出这么高分的?如今的他,又在做什么呢?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每年高考考生规模众多。由于各高校的录取率偏低,各种补习班培训则层出不穷。这就给考生增加了很大压力。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王端鹏以全省乃至全国未曾有过的惊人成绩——749分通过高考,这无疑再次创下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新高。

他获得这样完美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的规定,允许高考考生通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等学术活动获得加分。王端鹏正是凭借此政策,在考试分数基础上又获取20加分。

王端鹏高考夺魁的消息一经报道传出,便在网络上掀起巨大讨论。有网友由衷地称赞他的优异成绩,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一些网友仅凭王端鹏的外表判断,自以为是地称他“长相书呆子”,认为这种人“即便考上清华北大也难出人头地”。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而亦有网友指出,他面部的乌青和疲态,显是日夜学习劳苦的结果。任谁在如此高强度地学习下,也难免出现这种状况。不应因外表轻易下定论。

更有网友表态,高考成绩应由学习能力说话,长相并不该成为评判标准。他们支持王端鹏用时间证明自己。

通过高考后,王端鹏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在校期间,他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日夜砥砺自己。除课业外,他还乐此不疲地在图书馆学习。

2008年,王端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决定前往国外继续深造。在美国多所大学,王端鹏陆续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这段时间,许多知名企业都曾积极邀请王端鹏,准备给予他高薪以及更广阔的升迁空间。但王端鹏始终没有立即接受。

后来,面对国内一家著名科研院所的聘请,王端鹏毅然选择回国发展。尽管这里没有国外高额工资待遇,但他希望能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多年来,王端鹏一直在科研院所从事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以项目成果获得多项科技奖,也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

时至今日,无论国内外,都有人惊叹于王端鹏当年的749分神话,以及他后来一路走来的成功光环。

学霸的养成

王端鹏于1987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尽管父母都是在校执教,相对其他家长而言条件稍好,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端鹏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小学时期,与同龄人相比,王端鹏的学习能力并不出众,成绩普通如同其他孩子。但其父母并未特别把这当回事,没有强迫他学习。

王端鹏的父亲母亲由于长期在校教书,深知孩子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培养他养成持续、专注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习惯。这将比天赋本身更为重要。

所以从王端鹏入小校开始,他的父母就注重培养他进行正规学习的习惯。每天给他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监督完成情况。同时激起他主动学习的兴趣,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看重学习的过程。

王端鹏在父母的指导下,形成了自觉学习的态度。他不仅会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还会主动练习,力求理解知识内涵。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会主动请教老师,以求解决难点。

王端鹏的父母深知,孩子成功的道路需要长期的培养与推进。为此,他们从王端鹏小学期间就开始给他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父母的引导下,王端鹏养成了课后反思、思考知识点的好习惯。每有不明白之处,他都会主动研究探寻答案,不满于表面了解。

正是这种细致的培养,使王端鹏在小学阶段就初具主观学习的能力,为他日后的卓越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父母长期的教导下,王端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他不再满足于听从老师的静态教导,更倾向于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

比如,在老师课堂上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王端鹏会在课后反复查看学习资料,试图从不同角度理解其内涵。如果还不明白,他就会主动提出疑问向老师请教。

同时,王端鹏也非常重视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助。一方面经常进行思路分享,让同学可以得益于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倾听同学的看法,以扩展自己的视野。

有时遇到自己或同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会互相讨论,甚至联合向老师求教。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使王端鹏受益匪浅。

与一些自较强的同龄人不同,王端鹏从不吝啬分享知识。他深信知识应通过碰撞产生,而不应自私地掌握在一人手中。

正因为如此,不论学习多么忙碌,王端鹏总能用最大的耐心解答同学的疑问。如果自己也答不上来,亲自带他们去请教老师解决。

王端鹏在中学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数学基础和深入的解题思维。这极大帮助他在重要比赛中表现出色。

当年,王端鹏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中学生数学奥赛。这场竞赛难度极大,考查范围广泛,大多数考生在面对问题时难以找到解题思路。

然而,王端鹏凭借数年的学习积累,很快就能把握问题的要点,并给出清晰细致的解题过程。他给出的论述条理清晰,各步骤严谨,很快得出标准答案。

评委对王端鹏的理论功底和解题能力印象深刻。经过精致考察,王端鹏以优异成绩获得该届奥赛的金奖。

高考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决定着青年人未来的道路。王端鹏多年的努力即将得到验证。

2004年7月的一个晚上,山东省高考已经结束一个月有余。但考生和家长之间,谁也无法放松下来。

这天晚上,王端鹏和父母紧张地聚集在电脑前。他们都知道,距离查询分数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王端鹏因为紧张,右手不住地颤抖着。

父亲看出儿子的心情,安慰他说:考试结果不应过于在意,只要自己尽力就好。王端鹏点头表示知道。

时针即将指向零点,这一刻的到来令人难以等待。王端鹏急切地输入准考证号码,却因为紧张而输入错误。他重新输入后才成功登录。

屏幕上是他辛苦努力多年后的答卷,这将决定他未来的人生轨迹。王端鹏和家人都以最专注的态度看着分数的出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登录成功后,三人紧张地看着查询结果显示屏。只见考生王端鹏,各科成绩依次排开:

数学149分,理科综合300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王端鹏一科皆最优,总分竟高达729分。

这无疑大大超出他们三人的预期。他们连续看了三遍,才确信没有看错。王端鹏长吁一口气,这已是他高中的最后一关,终于通过了。

次日,校长就打来电话,再次确认王端鹏成绩,不禁也为之震惊。第三天,烟台二中得知这一佳绩,立即向王端鹏发来祝贺。他单科皆第一,成绩远超同级人。

学校上报教育部门。教育局查询后,发现王端鹏还曾获奥赛金牌,决定额外加20分到总分。

从此,王端鹏的高考总分正式定为749分,仅一分之差便是满分。不仅成绩突出,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王端鹏的杰出成绩引起重视。经教育部门核实,发现他还曾在奥赛中夺金。中国奥赛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竞赛,获得金奖等同巨大成就。

教育部门体会到王端鹏在学术水平和能力方面的非凡之处。考虑到奥赛金牌的难得功劳,决定按规定为他增加20分高考分数。

从此,王端鹏的高考总分正式由原来的729分,追加改为749分。这已突破常规,创下新纪录。仅以一分之差,就可达到理科满分750分的领先地位。

这一改变引起广泛重视。原本王端鹏仅以729分夺得考区状元,但经此修正,他不仅是考区独一无二的状元。更被公认为是当年山东省理科分最高的高考状元。而他开挂般的人生,也注定未来会有所作为。

来源:情感大师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