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文物太会玩!3000年前的显眼包,现代人都看呆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6-16 02:17 6

摘要:哎呀,最近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那可真是火得不行,一个叫做“看·见殷商”的展览,把大伙儿的眼珠子都快吸出来了。

哎呀,最近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那可真是火得不行,一个叫做“看·见殷商”的展览,把大伙儿的眼珠子都快吸出来了。

本来以为历史这玩意儿,就是教科书上那些枯燥的文字,或者博物馆里那些玻璃柜子里的老物件,看着就犯困。

结果呢?

商朝人把文物玩出了新高度,简直是让人大跌眼镜,直呼“老祖宗才是真·时尚博主”!

这哪是3000年前的人啊,分明是穿越来的潮流达人,把咱们现在玩的那些花样,人家在商朝就玩得明明白白了!

要说这次展览里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能体现商朝人有多会玩的,那必须得提提妇好鸮尊这对“顶流CP”了。

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挖出了一座神秘的墓葬,墓主人可不是一般人,人家是商朝的女战神——妇好。

这女将军,不光能打仗,陪葬品也是琳琅满目,其中有两件青铜器,那叫一个漂亮,就是两只猫头鹰造型的尊,上面纹饰那叫一个华丽,内壁还刻着“妇好”俩字,简直就是商代青铜器里的颜值担当,跟现在的奢侈品定制款似的。

按理说,这么一对“孪生兄弟”,出土了应该放在一块儿好好保存,好好展示吧?

结果呢,造化弄人,这两只猫头鹰,一只去了国家博物馆,一只留在了河南博物院。

你说巧不巧,这不就是现在咱们年轻人常说的“异地恋”嘛!

而且这一“异地”,就“恋”了整整49年。

每次想到这两只青铜猫头鹰,一只在北京,一只在河南,我就忍不住脑补它们在博物馆里“隔空相望”的画面,简直是文物界的“年度虐恋大戏”,听着都替它们着急。

好在啊,这次“看·见殷商”展览,终于让这对“顶流CP”在分别了49年之后,首次“同框”了!

你想想,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啊!

现场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大家伙儿都抢着看这对重逢的“老宝贝”,好多网友都激动得不行,说“这哪是文物?分明是商朝版‘异地恋终团聚’!”这背后可不仅仅是文物合体那么简单,它承载了我们对历史的想象,对情感的投射。

我们不仅仅是在看两件青铜器,更是在感受它们背后的故事,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情感,真是让人感慨万分。

除了这对“顶流CP”,这次展览里还有一个“流量担当”,那就是亚丑钺。

这个名字听着有点怪,但实物那叫一个萌!

这个青铜钺,长得就像一个行走的表情包:圆溜溜的眼睛,龇着牙,咧着嘴笑,你说它明明是个兵器,是用来打仗的,结果却萌得让人想上去摸两把,简直是“丑萌丑萌”的代表!

策展人高红清说得特别好:“我们专挑‘好玩’的文物!”这话真是说到大伙儿心坎里了。

谁说历史就得一本正经?

谁说文物就得高高在上?

你看,三星堆那些稀奇古怪的“太空人”,殷墟那个呆萌可爱的“小猪佩奇陶猪”,还有这个“丑萌”的亚丑钺,它们都在告诉我们:历史也可以很“接地气”,很“有趣味”!

而且啊,这个亚丑钺的出土地还藏着一个冷知识,它是在山东挖出来的!

这可就厉害了,说明3000年前的商朝,文化影响力就已经辐射到山东这么远的地方了。

这不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周边联名款”嘛!

商朝人早就玩明白了,他们用青铜器这种“硬核”产品,把自己的文化符号传播到各地,简直是古代的“IP运营大师”,厉害得不得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咱们现在看的那些电影电视剧,尤其是玄幻剧,好多道具的灵感竟然都来自商朝文物!

就拿2025年火爆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来说吧,电影里敖光的佩刀、结界兽的武器,还有魔兵手里的那些神器,你仔细一看,简直就是照着商周文物设计的!

那个玉刀,跟敖光的佩刀是不是一模一样?

青铜鸟首加上金面具,不就是结界兽的“同款”武器吗?

还有那个虎纹铜钺,跟魔兵手里的武器简直是“双胞胎”!

策展人揭秘说:“我们特意做了对比展区,观众惊呼:原来商朝才是玄幻剧祖师爷!”这个发现真是太让人惊喜了!

咱们现在追捧的那些玄幻小说、仙侠剧,它们的灵感源头,竟然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

这说明啊,中华文明的想象力,从3000年前就开始“狂飙”了,而且一直没停过。

商朝人不仅能铸造出精美的青铜器,还能在这些器物上留下充满想象力的纹饰和造型,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真是让人佩服!

当然了,办一个这样的展览,那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策展人高红清透露,为了这次展览,他们简直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你想啊,像湖北崇阳铜鼓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国家文物局特批,只借1个月!

就1个月啊!

这简直是“限时限量”的“顶流”待遇,能借到那得多不容易。

还有那个殷墟牛尊,那可是个“香饽饽”,差点就被博物馆“扣下”当镇馆之宝了,为了把它借过来,策展团队估计没少“磨嘴皮子”,费了老鼻子劲了。

更别提那些专家了,为了确保展览的学术性和准确性,他们进行了7轮论证,把最新的考古成果都加进去了。

这背后,是无数次激烈的学术探讨和争论,真是为了给咱们老百姓呈现最好的内容,下了血本了。

有网友就调侃说:“这借展难度,堪比让顶流明星跨公司拍戏!”这话一点不夸张。

每一件文物的出借,都涉及到文物保护、运输、保险、安全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

这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协调沟通。

所以,当我们站在这些文物面前时,除了欣赏它们的美,更应该感谢那些为展览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你以为商朝人只有祭祀打仗这些“硬核”的事儿?

那你就太小看我们的老祖宗了!

他们不仅是“硬核”的战士和祭司,更是热爱生活、充满情趣的“潮人”!

前面说的亚丑钺就是最好的证明,青铜器上都能刻“表情包”,这说明商人不仅有高超的铸造工艺,还有幽默感和艺术情趣,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还有妇好,她可不是一般的王后,她还是将军,而且还特别爱收藏玉器!

她的墓葬里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

这说明她不仅有政治和军事才能,还有高雅的艺术品味,简直就是3000年前的“斜杠青年”,活得那叫一个精彩。

更逗的是甲骨文,咱们都知道那是用来占卜记事的,结果里面竟然有“今日雨?不雨?”这样的字样!

这不就是商朝版的“天气预报”吗?

而且还是“选择题”,让你猜今天下不下雨,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这说明商朝人不仅用甲骨文记录大事,也关注日常生活,甚至不乏幽默感。

他们把文字玩出了新花样,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真是让人佩服。

这些细节都在告诉我们,商朝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刻板和严肃。

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仅在物质文明上达到了高峰,在精神文化上也有着丰富的表达。

看完这个展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3000年前的商朝人,活得比我们现在还鲜活!

他们打仗、祭祀、玩艺术,甚至还给我们留了一堆“未解之谜”,等着我们这些后人去探索、去解开。

要是真能穿越回商朝,你最想带走哪件文物呢?

有搞文创设计的就说了,那必须是亚丑钺啊!

做成联名T恤绝对是爆款!

想想看,一件印着亚丑钺“表情包”的T恤,走在街上那回头率绝对是百分之百!

这不就是把历史穿在身上,把文化融入生活嘛,多有意思!

还有历史老师就说了,那肯定选甲骨文啊,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作业刻在骨头上”的恐惧……哈哈,这个太有画面感了!

当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体验,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自然会大大提升,学习起来也更有劲儿。

这次展览,不仅仅是给我们展示了几件文物,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历史的全新解读。

它告诉我们,历史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是鲜活的,有趣的,甚至可以是“潮”的。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一份情感。

通过这些“显眼包”文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商朝,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代。

这正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源泉。

咱们中国人就是这么牛,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都这么会玩,咱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来源:史可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