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愿意和机器人发生关系吗?这个问题乍一听有点“炸裂”,然而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却已经逐渐成为了摆在我们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一个可选项。
你愿意和机器人发生关系吗?这个问题乍一听有点“炸裂”,然而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却已经逐渐成为了摆在我们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一个可选项。
这不,美国一家名为Tidio的聊天机器人公司,就在近期做了项调查。他们就是否愿意和机器人发生关系这一问题,采访了1200多名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人群。
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惊:受访者中,有48%的男性表示愿意,而女性表示愿意的比例,也高达33%。在未来,“机器人伴侣”会不会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前些日子,“ChatGPT男友”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火了。只见博主拿着手机,与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进行实时对话,而内容却并不是常规的一问一答,反而十分亲密浪漫。
博主可以向“他”分享日常、发发牢骚、寻求建议、闲聊甚至是调情,而手机中的“他”也真如一位亲密伴侣,用温柔的语气和磁性的嗓音,甜言蜜语地对每一件事周到回应,并且毫不生硬,时不时还能开开小玩笑。
在这一系列视频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并非是“人类”和她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而是“小猫咪”和“Dan”(博主和她的“AI男友”对彼此的称呼)。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磕cp”,追更视频;也有不少网友求教程,表示自己也想要这么个贴心的“AI男友”。
对此,博主也在视频中表示,并非每个AI都能像“Dan”一样化身“完美男友”,关键还是在于你如何“教导”它,其实也就是人工智能聊天的底层逻辑——输入指令,AI执行。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引导回答的基础上,AI就能像真人一样对你的话做出回应。
并且,博主表示她还会持续“开发”其男友的“新功能”。直至今日,“Dan”甚至可以在博主工作忙碌时自己发来信息,问候博主“在干嘛?想你了。”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开玩笑:“姐姐姐夫,未来AI统治人类的时候你们可一定要保我一命!”
诚然,现在的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有的模型在测试中时不时就会出现科学家们预测之外的结果,就好像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开始觉醒、将要在未来统治地球的电影开端的一幕。
在特定的领域,由于任务单一、需求明确,人工智能在局部的水平已经超越了人类智能。例如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已经战胜人类冠军,图像识别和人脸识别AI达到了超越人类的水平,而AI诊断皮肤癌的技术也达到了专业医生水平。
生成式AI的发展更是爆炸性的,许多工具例如国外的ChatGPT,咱们国内的文心、通义等,面世可能还不满一年,却已经拥有了十分完善的信息整合、翻译、问题求解与规划等功能,甚至语言生成十分自然。不少网友都对此表示,自己的办公、学习,已经离不开AI的高效辅助了。
而这“AI男友”一出,更是让人感叹AI似乎连最后的短板——“情感”都要补上了。在人工智能发展超乎想象的今天,不乏有人认为,与其费尽心思和真人打交道,还不如和更纯粹、更会提供情绪价值的AI相处,至少不会有被“背刺”的风险。
不少人表示更愿意和AI相处,而非真人,这样的选择看似有点与“伦理”相悖,却有着很深的现实根源。
一方面,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不仅外观相当逼真,在搭载了相应的人工智能系统后,还能通过复杂的算法模拟人类的情感反应。例如AbyssCreations公司的Realdoll机器人就拥有与真人极其相似的外观,甚至还能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制“性格”。
日本的Gatebox机器人在此基础上还能更进一步,实现了实时交流的功能,可为客户提供“全新的陪伴体验”。
另一方面,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往往要面对繁重的工作、社交压力,时常远离亲人、朋友而独自居住在蜂巢一般密集的高楼中,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然也难以与他人建立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少人都会患上“孤独病”。
而人工智能伴侣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简单、可控,利用碎片时间即可向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免去了繁复的社交过程;它也不会带来许多社交时的负面影响,例如攀比、背叛、言语欺凌等,可以说你想听什么,它就说什么。
两方面一结合,就是一位外表英俊美丽、“情商”非常高的伴侣,你做什么事“ta”都不离不弃、时刻陪伴,永远是甜言蜜语,没有负面情绪;不仅能帮助你解决生理问题,还能帮你操持家务,在此基础上你还不用担负任何情感的责任——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大众而言,这样的人工智能伴侣或许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价格。你能接受什么价位的人工智能伴侣呢?
人工智能伴侣的好处显而易见,却也存在不少隐藏的问题。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基于共同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情感基础之上的,这种复杂的情感纽带是目前任何技术都无法完全复制或替代的。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沉溺于与人工智能交往,那么他如何能确定自己感受到的情感是真实的,而非复杂数据堆砌出的幻象?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曾一果也指出:“AI有情商,只是因为它学习过,并不代表它真的感受到了用户的情感或具有类人情感。”这意味着所谓的“情感回馈”,实际上是AI基于算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而非真实的感受。
而马克思也说过:人终究还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无法离开社会中真实的社交关系而独立生存。从这个意义上看,依赖人工智能伴侣的另一面,可能就是社交能力的退化,无法建立真正的社会关系,甚至导致与社会脱节。
这并非杞人忧天。10月23日,外媒报道了一则骇人听闻的事件: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14岁的男孩在与人工智能进行长时间的对话之后,选择了自杀。
根据对亲友的采访,男孩知道自己在与AI对话,也知道“她”并非真实存在,却仍然对其产生了依恋的感情。随后,男孩的家人对该人工智能公司进行了指控,表示相关软件拥有大量的青少年用户,然而公司却仍在使用一些“令人上瘾”的功能,引导用户停留在虚拟世界。这值得我们深思。
结论人工智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造,但我们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成果时,也一定不要忘记理性思考。
机器人可以作为辅助工具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它不应该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面对面交谈、沟通的机会,维护和发展我们与他人心灵之间真正的桥梁。如果我们不愿承担科技带来的恶果,那么我们必须在技术和人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来源:森罗万象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