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说专业 | 书法学——王丽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6-20 15:19 9

摘要:“书法”是我从六岁开始,唯一一门没有因为繁重课业而放弃的课外兴趣。尤其随着年级的增加,似乎越来越能在书法中体会到掌控毛笔和用笔墨书写的乐趣。高二那年,我意外得知“书法”可以在大学中作为一门专业,且属于当时北京高考的“提前批”序列,抱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态,我开

王丽雯

专业:书法学

年级:2012级

生源省份:北京

毕业中学:北京市第九中学

就业单位和职务: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

Q

一、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什么选择书法学专业?

“书法”是我从六岁开始,唯一一门没有因为繁重课业而放弃的课外兴趣。尤其随着年级的增加,似乎越来越能在书法中体会到掌控毛笔和用笔墨书写的乐趣。高二那年,我意外得知“书法”可以在大学中作为一门专业,且属于当时北京高考的“提前批”序列,抱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态,我开始同步准备文化课和艺术考试。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中央财经大学成为我“梦校”的首选。不同于其他以美院和师范为背景的院校、以培养艺术家和教师为指归的课程设计,中财书法学依托学校自身强大的财经背景,形成了“艺术+财经”的特色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书法实践、学术研究等专业能力训练之外,该专业还注重“艺术品投资”、“艺术品管理”和“文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学习,日后可在与书法相关的文化产业、艺术经济等领域,承担相应的专业性工作,是行业中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中财书法学从书法人才的专业培养,到面向社会就业途径的多方面拓展,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培养模式,是我在择校时非常看重的部分。

Q

二、在中财大学习和生活当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在中财学习和生活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极其难忘,大学本科读书的四年经受了太多的历练和蜕变。尤其在专业课方面,老师们极其认真负责努力带领我们延展自己的认知领域,突破固有的研究范式,积极延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或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不论是学者发表的题目,还是讨论中不经意流出的只言片语,都是那个当下极其新颖、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想法,给当时的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原来书法不单是“写字”这么简单,书法是一门连通中国古代文化内核的学问,且做这门学问可以是不枯燥乏味的、竟然可以做得如此有意思。这些学界大佬的到来,极大丰富、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之后的研究品位。如此一系列精彩绝伦的研究讲座,激发了我想要做学术研究的兴趣,也为之后的读研深造打下了基础。

Q

三、在书法学专业就读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些收获对后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相比于具体的技能,我觉得对我后来工作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在本专业就读期间,透过广泛的阅读和研究训练,让我重新培养起了面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严谨细心的做事态度。这让我在脱离学校环境之后,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的时候,可以内心保有一份定力,不至于心慌意乱和手足无措,我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抱有积极前进、终生成长的学习心态,有好奇心的同时又不冒进,在谨慎细心态度的加持下,使得日常工作上不会出现巨大纰漏和差池,也可以保证工作井然有序、保质保量地完成。

Q

四、毕业后择业、就业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样的?对书法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的学习和就业有什么样的建议?

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在求职的过程中,内心必定要经受一番煎熬和挣扎。但我相信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所以要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允许各种可能性的发生,允许自己做各种尝试,允许自己可以“犯错”,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终究能找到自己愿意付出心血、甘之如饴,可以奋斗终身的事业。相信“相信”的力量。

当下,书法艺术从业者既需要“通才”式的宏观把握,又需要“专精”式的深度突破。所以学弟学妹们在书法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自己的边界,不断做排除法,真正了解自己的“特色属性”。明确自身定位,是创作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亦或是全面发展型的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对应不同的工作岗位。越早做定位,越可以早早筹划职业方向和择业路径。

Q

五、其他考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下,担当着继往开来的重要角色。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文化复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一整套行业体系的各个阶段,仍缺乏大量对口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首先,在基础阶段的书法美育教育,仍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去。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守护文化根脉的“筑基工程”,而专业师资则是关键的执行者。其价值不仅在于“教写字”,更在于透过笔墨唤醒文化基因、塑造审美人格

其次,以研究书法历史和理论为己任的学者——高校教师、文博、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他们肩负着梳理书法艺术发展脉络、构建学术理论体系、守护文化遗产精髓的学术使命。相较于艺术史中的其他领域,如绘画、佛教美术、工艺等,书法领域仍有许多历史文献,尚待整理;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仍未厘清,尚待深入研究;亦或是荒芜之地,尚待“开垦”,填补研究空白。由此更需要热爱探索、热爱思考的书法专业人才的加入,他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亦是解码文化基因、把握文明走向的开拓者

最后,无论是研究成果的发表、还是历史文献的整理、亦或是文物图像的汇集,都需要专业的出版单位进行编辑、印刷、出版、销售,才能让社会大众透过阅读了解学界对于自身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和最新发现、解读。而在这个过程中,亦需要书法专业人才投身其中,才能保证相关内容的有效呈现和准确出版。而在学术书籍之外,还有许多具备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同样需要书法专业编辑的把关与审校。书法编辑是知识传播的桥梁,透过自己的工作,让书法书籍出版面世,一方面推动学术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专业学习门槛,从而达成提升全民审美素养、促进社会教育的现实价值。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