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树线:气候变化下的生态密码

摘要:今天要讲述的故事,是 “当高山树线遇上气候变化”。自上个世纪以来,地球持续升温,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后,北半球屡遭热浪侵袭。在海拔4千米以上区域,1991年至2012年每十年温度增幅达0.7度,令人咋舌。全球高海拔地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冰川

今天要讲述的故事,是 “当高山树线遇上气候变化”。自上个世纪以来,地球持续升温,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后,北半球屡遭热浪侵袭。在海拔4千米以上区域,1991年至2012年每十年温度增幅达0.7度,令人咋舌。全球高海拔地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冰川雪山、草地荒漠,还拥有全国第三大的林区,更重要的是具备我国最大面积的完整森林生态系统。

完整森林生态系统需满足大面积且近30年或50年无明显人为干扰破坏这两个核心条件。其分布在天山、大兴安岭有少量区域,而大面积集中在青藏高原、川西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其中西藏东南部的林芝一带面积最大。森林在向高海拔攀升时,会达到一个极限,被灌木或草地取代,形成林线或树线。以2米高的树木生长界限来定义,这是树木分布的海拔极限,也是探索林线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窗口。

瑞典科学家Kristian Körner经全球调研发现,林线土壤10厘米处的温度生长期稳定在6.7度左右,这表明温度是限制林线爬升的关键因素。从1900年至20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0.74度,依海拔与温度的换算关系,理论上林线应爬升135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德国博物学家洪堡在1802年对南美洲安第斯山钦博拉索峰的考察,到2012年,植被上限虽爬升了585米,但全球近一半林线位置并无明显波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以318国道旁的色季拉山为例,其阴坡以极尖长苞冷杉为主形成林线,阳坡则是以方枝柏为主的林线。过去200年,这里的林线一直维持在4300米多,虽有微小波动,但整体变化不大,不过林线密度有所增加。

研究发现,种子要在林线以上传播、萌发生长,从小苗长成大树并非易事。在林线过渡带,小苗众多,但小树罕见,这表明从小苗到小树的阶段可能是关键限制因素。通过实验,将冷杉小苗移植到更高海拔的阴阳坡,经过6年数据收集,发现气候变暖虽使乔木提前生长,却也导致低温事件频率增加,幼苗暴露在不利季节的频率上升,大量死亡,这就为色季拉山树线长期未明显爬升提供了有力证据。

青藏高原的林线情况较为复杂,从乌兰的林线哈里哈图到然乌湖边的林线,再到林芝的林线,呈现出上干下湿的特点。整体上,大部分林线有所爬升,幅度在0米至80米之间,且爬升幅度与灌木植被厚度有关。当灌木生长旺盛时,乔木难以突破;而灌木生长较弱时,乔木便能向上发展,这背后有着独特的生物学机制。

通过长期物候观测,发现变暖使乔木提前生长,积累更多干物质,灌木却延迟生长,从而导致乔木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全球林线数据整合显示,多数林线呈增长趋势,越靠北爬升幅度越快。

再看西藏森林变化,过去四五十年,森林面积和生物量(碳库)总体增加,但2000年前后出现结构转折,原始的云冷杉林减少,被松林或阔叶树取代,局部存在风险。如鲁朗镇1934年的火灾,九十年后植被仍未恢复,而全球大个体树木死亡现象也不断发生,这凸显了保护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紧迫性。我国不断发现高树,如不丹松、云南黄果冷杉、西藏柏木等,这意味着我们有责任守护这片珍贵的森林。

对于双碳目标,我们需从多尺度、多角度,运用植物生理、群落调查、激光雷达、遥感监测及模型模拟等手段,长期监测碳库变化,守护从高山树线到森林碳汇的生态宝藏,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奥秘,让高原的神圣宁静得以延续,让地球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树线的微妙变化,我们深知这不仅是大自然的律动,更是地球生态系统对人类发出的深刻警示与呼唤。从西藏的原始森林到全球的林线分布,每一处的变迁都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让我们以敬畏之心珍视这些发现,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融入日常生活与发展决策之中。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严谨的科研以及广泛的环保行动,我们才能确保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世代传承,让高山树线继续勾勒出地球的壮美轮廓,为子孙后代守护这一片绿色的希望家园,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文本来源@中科院格致论道的视频内容

来源:白兔讲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