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研究如同种农作物,需要精心播种、耐心照料。2024年对我来说是个大丰收的年份,我不仅发表了人生第一篇SCI论文,还拿到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文 何定坚/图
讲述人:广西大学作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朱理祥
做研究如同种农作物,需要精心播种、耐心照料。2024年对我来说是个大丰收的年份,我不仅发表了人生第一篇SCI论文,还拿到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
朱理祥在进行实验操作。
从2021年被广西大学作物学专业录取开始,我就和甘蔗抗病育种研究结下不解之缘。甘蔗是广西的支柱产业,被誉为“甜蜜事业”,但它的无性繁殖会导致病菌积累,脱毒种苗就像给甘蔗“格式化”,能实现增产提糖,所以我特别关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研发和推广。
朱理祥查阅相关甘蔗脱毒信息。
研究的过程很煎熬,我曾连续三个月深陷一个实验,且迟迟无法突破,但我从未放弃。终于,我在病原菌便捷检测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写了篇论文。虽然投稿的过程很是曲折,三次被拒稿让我很沮丧,但好在今年3月,《Microchemical Journal》(《微量化学杂志》)最终接纳了我的稿件,经过修改和完善,我的第一篇SCI论文顺利发表。
朱理祥大多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
朱理祥在写实验记录。
我明白,只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今年3月,我和小伙伴组建了甘蔗芯动力团队,提出了甘蔗脱毒种苗繁育的新模式,配合广西大学选育的中蔗9号,我们的项目为蔗农实现了增产增收,获得同行专家和种植户的好评。
在植物光照生长室,朱理祥在观察甘蔗脱毒健康种苗。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我们的项目脱颖而出,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那一刻,我开心极了,这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科研成果价值的肯定。2025年,我打算继续深入研究病原菌和宿主甘蔗的相互作用,为广西的甘蔗产业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甘蔗前留影的朱理祥。
来源:南国早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