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达到33357.1亿元,(全研发型)企业的研发投入约为120亿元,尽管产生了800亿元的销售额,但尚未转化为利润。这与2023年中国医药上市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强的情况相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达到33357.1亿元,(全研发型)企业的研发投入约为120亿元,尽管产生了800亿元的销售额,但尚未转化为利润。这与2023年中国医药上市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强的情况相符。
例如,116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2023年累计支出研发费用突破500亿元,但并非所有研发投资都能立即转化为利润。若早期的高投入与低产出持续存在,将明显不可持续,原因在于两者间的差距悬殊。
2024年,大企业研发管线的比重逐年下滑,全球前二十大企业的研发管线占比已缩减至约12%。这预示着未来商业化将更加集中,而研发将更加分散。
如何才能改变当下现实困境?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委会主委、CCHRPP创建者许重远近日在“‘新’质驱动构建临研新势力 ClinChoice昆翎中青年论坛”上指出,过去,临床研发工作主要聚焦在上游,包括发现活性化合物及合成、靶点确证,然后进入临床阶段。现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同样可以从临床入手,开展反向研究,探索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从适应证开始,寻找更佳靶点和通路,再向上游寻找化合物,开发药物,从而提升当前药物治疗水平的上限。
“我们可以进行相向研究,双向推进。我认为这也是政府当前主推的转化研究方向,医疗机构正被鼓励更多地实现成果转化,而非仅仅满足于发表一篇SCI论文和申请专利,将科研经费花费耗尽而不能实现回收。”许重远指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已经成功转化了七个新药品种,合同总额达4亿多元。这一成就反映了该研究所的创新能力,以及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显著成效。
例如,2019年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到17.17亿元,占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的九分之一。此外,通过制度创新,上海药物研究所打破了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壁垒,大幅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东北制药通过强化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加快了产业转化步伐,成功实现了包括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在内的多个新药制剂产品的生产与上市。
“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产品上架,研发的产品最终要上架销售,产品销售才能带来收益,才能回收投入的资金。尽管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彰显了企业的研发实力,但能够将研发成果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资金的回笼与增值,无疑是更加理想且务实的成果。未来一定是双向推进的时代,明年我们要更多致力于成果转化。”许重远强调,临床工作者还需要更多地理解规则,包括国内外的各种规则,并利用这些规则来助力研发工作。
眼下,推动临床研究创新转化成为创新研发落地的重要一环。
7000亿市场构建在即
从过去20多年开始,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到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ADC、CART、基因治疗、RNA疗法等,技术平台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和进步。而随着更多作用机制和新疗法的出现,患者的获益有了极大增强。
根据BCG数据,以肿瘤治疗为例,2020年中,94%的销售额主要来自小分子药物和单克隆抗体。例如,根据2020年全球销售额TOP100药品的数据,小分子药物和单抗、双抗、ADC等大分子药物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95%。预计未来这两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可能降至约70%,而剩余的部分将由新型药物占据,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以及放射性核素药物等。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1703亿美元,占全球生物药市场的58.54%,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约2300亿美元。这些新药物的结构性增长非常迅猛。
另据市场数据,中国肿瘤治疗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31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53%,预计2020—2025年肿瘤治疗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5%,并在2025年达到7000亿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7003亿元,显示出肿瘤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平台正积极拓展至其他领域。例如,细胞治疗在免疫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同时ADC也在其他领域显示出应用潜力。技术平台在治疗领域的扩展速度非常快。
BCG预测,精神神经、皮肤及消化代谢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2666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2880亿元,显示出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潜力。此外,从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热点话题来看,治疗领域中最热门的仍然是肿瘤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特异性疾病等,其次是抗衰老。
尽管抗衰老在治疗领域分类中并未被归入特定领域,但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自2015年的13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160亿美元。过去6~7年里,投资预测增长了9倍,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金。
例如,早在2013年9月,Google正式宣布将业务拓展到抗衰领域的研究,成立California Life Company(简称Calico),主要研究对抗癌症、衰老相关疾病及延长寿命的科技;并任命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董事会主席阿瑟·莱文森(Arthur D. Levinson)为Calico的CEO。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胡奇聪介绍,Calico病毒是一个新概念,自1955年国家成立老龄研究所以来,许多硅谷的抗衰老达人,包括贝索斯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
“许多企业正在抗衰老领域投入研发工作。例如,在门槛较低的保健品领域,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已有大量产品销售。此外,还涉及化药小分子、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以及干细胞治疗技术等领域,我们坚信这些领域未来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胡奇聪指出。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之下,从技术疗法角度来看,AI药物发现、抗体疗法以及AI技术学习等新兴技术导向的创新趋势正蓬勃发展。
对于中国创新药市场而言,自“712”事件发生以来,我国临床创新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根据《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在2023年已达到333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显示出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重视。这可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况。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和长时间的跨度,不仅为我国创新药研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试错与探索空间,还助力我国构建自主创新研发体系,赐予了医药市场锤炼实力的黄金时机。
变革并非一蹴而就
中国创新药实际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可见,美国在2021年获批的创新药数量为49款,而中国在2023年获批了40个创新药,中国在创新药批准数量上正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另据最新数据,中国在全球医药研发中的贡献显著,其研发数目占全球的20.8%,仅次于美国。在特定领域,如细胞治疗管线,中国所占比例更是高达36%,在多抗领域占29%,核酸类药物占12%,小分子药物占20%。此外,肿瘤实体瘤在中国的占比高达26%,而神经疾病领域的相关数据稍低为15%。中国在研抗癌药物管线中,有821款处于不同临床开发阶段的抗癌候选药物,其中包括404款me-too/me-better和359款first-in-class(FiC)药物。
“近两年,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在不断提升。我们之前解决的是创新药有或无的问题,大部分创新公司做的是me-too,拼的是数量问题。之后,竞争转向了速度、质量和创新,全球首创的新药也在不断涌现。”胡奇聪指出,创新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许多me-too及fast-follow类药物的转型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尽管中国的创新药物发展迅速,但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投资已变得较为困难,由于风险偏好不同,中国仍存在一定的落后,中国较为优秀的初创企业大多集中在研发后续阶段。以基因编辑为例,全球多家公司已领先中国约8年。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在多抗和双抗领域基本领先全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企业在研发上市药物数量、三抗药物研发数量以及全球上市药物数量方面,多抗/双抗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中国在ADC和CAR-T领域与全球保持同步,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在CAR-T疗法领域,中国已跃居全球领先地位,临床试验数量迅速攀升。
根据智慧芽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5日,中国已有714项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登记注册,204项在Chinese ClinicalTrial Registry登记注册。然而,在mRNA治疗和基因治疗以及核药领域,中国仍需进一步发展以缩小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
ClinChoice昆翎中国首席医学官兰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从CRO的视角可以明确地看到,国内创新药水平的显著提升。然而,过去临床试验中针对同一适应症和靶点的竞争尤为激烈。
这也是由于,中国在PD-1、AD2HR2、CAR-T等领域存在明显的扎堆现象,大量重复研究层出不穷,而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或仅寥寥数家。此外,中国创新药物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有待提升。以美、欧等海外医药市场为例,其利润线和销售额线表明,专利保护期较长且me-too药物竞争不激烈,故前期投入后,上市初期两年的利润依然可观。
相比之下,中国虽前期投入巨大,但获批后的医保价格偏低,加之me-too药物泛滥且专利保护期短,导致生物仿制药上市后常面临量价齐跌的困境。
“90%以上的创新药物在中国市场是无法回本的,无法盈利。因此,许多公司也在削减管线,这两年来,一些项目在进行中就停止了。中国TOP10药企的平均收入差距是20倍,对中国销售市场的依赖度高达20%,净利润差距为3倍,中国医药企业的净利率尚不足10%,而受集中采购等因素影响,海外市场的净利率则高达20%,两者间的利润水平相差达60个百分点。”胡奇聪说,中国药企被大型企业并购的概率较低。
“但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同质化竞争现象已显著减少,这实际上标志着市场正趋向更加理性。随着市场的成熟,将会有更多的一流药物问世。当前,针对每个靶点,研究人员正积极尝试单抗、双抗、ADC等多种手段,并探索创新方法,如小分子TKI等多个靶点均处于活跃研究状态。”兰洋说。
寻找竞争“主战场”
在中国创新药不断发展的当下,想要打破现实壁垒,聚焦全球市场成为创新药市场布局的主流趋势,而欧美也成为中国创新药企聚焦的主流战场。
众所周知,海外进行临床试验的费用高昂,尤其在美国。相比之下,中国的临床试验成本相对较低,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这一成本优势依然明显。另外,考虑到销售收入的因素,可以看到中国的药企在研发投入和购买实力上与海外公司相比存在差距,因此不能仅凭资金多少与之竞争。
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另辟蹊径。为此,政府正在尝试各种方法解决支付问题,致力为创新药物提供更多的支付支持。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企业端开始转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研发模式。据统计,2023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金额已超过350亿美元,增速迅猛。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不断增强,展现出新的活力与格局。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已经实现了从技术、产能到品牌的全面升级,特别是在高端制造、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表现尤为抢眼。这些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型品牌,以国际市场为核心,全力推动产品、产能和品牌的全球化输出。
以百济神州为例,该公司在今年10月初高调宣布,其PD-1抗癌药物Tevimbra(替雷利珠单抗)在获得FDA批准六个多月后,终于在美国正式上市。Tevimbra在美国的定价远超国内20倍,这无疑为更多本土创新药企的“出海”之路增添了信心。
近期,ADC药物的交易活动频繁,百时美施贵宝(BMS)以84亿美元的总价购买了百利天恒的核心管线EGFR/HER3双靶点ADC药物BL-B01D1;翰森制药与GSK达成了涉及HS-20089和HS-20093两款ADC药物的交易,总金额分别达到15.7亿美金和17亿美金。
“走出去的”浪潮下,企业出海正在步入4.0阶段,其中,科技企业出海成为了本轮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各国数字化转型加速,对高端科技产品和服务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国内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催生了大量独角兽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同时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高端位置,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开启科创企业出海 4.0 的新征程。
胡奇聪表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在研发方面,仍需不断努力,力求打造出顶尖的产品,并投入部分精力开发下一代平台及首创型产品。然而,这两个新方向虽具潜力,但风险亦不容忽视。“我们应立足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购策略,以提升研发效率。”
Equal Ocean创始合伙人黄渊普此前曾公开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未来世界局势将趋于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企业出海将进入“深水区”,企业应重视主要市场、寻找新增量并测试新方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当前出海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选择,根据最新数据,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海外收入的公司数量从45%提升至53%,海外收入总额达到8.51万亿元,同比增加3500亿元,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18%增长至20%以上。此外,海外收入中民营企业的贡献度也显著提升,从22%上升至31%。”
黄渊普强调,“出海”企业应注重全球化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考与指引。
来源:新浪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