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充满创意与惊喜的录取季,各大高校的通知书可谓是“百花齐放”,北京化工大学用航天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通知书,不仅能切西瓜、拍大蒜,还经得起火烧水泡;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书点燃后会显现校训 ,以燃烧的形式呼应教育理念。而吉林农业大学的可食用录取通知书,更是在网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惊喜的录取季,各大高校的通知书可谓是“百花齐放”,北京化工大学用航天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通知书,不仅能切西瓜、拍大蒜,还经得起火烧水泡;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书点燃后会显现校训 ,以燃烧的形式呼应教育理念。而吉林农业大学的可食用录取通知书,更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源于一位东北男生收到吉林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新奇举动。他突发奇想,拿着录取通知书,玩起了“通知书卷大葱”,并将这一趣味场景拍摄成视频分享到网上。本是一个充满创意和趣味的分享,却没想到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的导火索。
不少网友看到视频后,纷纷表达不满,指责男生的行为是对学校的不尊重。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这可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对学生的认可,怎么能如此随意地对待,还用来卷大葱,太不严肃了。”同时,也有网友担忧食用纸张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纸怎么能吃呢?上面还有油墨等印刷物质,吃了肯定不健康,这不是瞎闹嘛!”一时间,批评和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将这位男生和吉林农业大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事情很快迎来反转。吉林农业大学迅速做出回应,发布声明辟谣,称今年学校推出的录取通知书确实独具特色,其中附带的内页纸张是由学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而成,这种“蘑菇纸”由特殊蘑菇纤维制成,无需传统造纸工艺中的碱洗、漂白等环节,兼具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优势,并且通过了食品安全检测,理论上是可以食用的。学校方面还解释,设计这一特殊纸张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学校在菌物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给新生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入学记忆。同时,学校也强调,虽然纸张可食用,但并不鼓励学生食用,主要还是建议学生将其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留存。
这一回应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也让那些之前激烈批评的网友们一时语塞。原来,这看似荒诞的“通知书卷大葱”背后,竟是学校满满的创意和心意。随着学校回应的传播,网络上的风向也开始发生转变。有网友赞叹学校的创新精神:“别的学校通知书千篇一律,吉林农大却把科研成果融入通知书,太有创意了,这才是真正的特色!”还有网友调侃道:“人家的通知书是用来珍藏,吉林农大的通知书还能用来尝鲜,厉害了!”当然,也有部分网友依旧持保留态度,认为录取通知书的主要功能还是通知和证明,搞这些花样有些本末倒置。
在这场由“通知书卷大葱”引发的舆论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公众对于高校创新的多元态度。创新固然值得鼓励,但如何在创新与传统认知之间找到平衡,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在追求创意和个性表达时,也应充分了解背后的意义,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而吉林农业大学这次凭借独特的录取通知书成功出圈,无论争议如何,都无疑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所学校以及它在菌物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也是一次成功的“创意营销” 。
来源:云中w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