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温下的劳动者|工会贴心“凉策”直达高温一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5 07:33 2

摘要:近几日,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盛夏的“烤”验在全国多地同步上演!入夏以来,为守护烈日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健康,全国各级工会纷纷行动,要给高温作业和户外劳动者们实实在在的“降温”!

近几日,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盛夏的“烤”验在全国多地同步上演!入夏以来,为守护烈日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健康,全国各级工会纷纷行动,要给高温作业和户外劳动者们实实在在的“降温”!

此前,全国总工会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工会送清凉活动,并拨付近4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各级工会重点为两类“热”点人群撑起清凉绿荫,包括夏季露天作业的交通、物流、电力、建筑、环卫、公安、消防等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通知中明确,针对工会送清凉对象,送价值人均200元左右物资,具体标准由各省级总工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近年来,工会送清凉活动一直不断创新形式:从线下“避暑港”到线上“掌上清凉”,再到知识“防暑伞”,这个夏天,工会为在热浪中坚持奋斗的劳动者撑起一片专属的清凉!

平安度夏工会有“凉策”

图片来源:福州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为劳动者定制“工会方案”

福建工会贴近职工需求,为劳动者平安度夏定制“工会方案”。福建省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出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醒全省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健全完善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早晨6:30开工工作到10:30,下午3:00上班7:00下班。”模板安装工熊全平说,“起早贪黑”是项目工人们应对热浪的方式。

全省工会驿站还推出“夏季限定”爱心茶摊,配备特色凉茶及充电、热饭等十项服务。享受到工会“特定”的送清凉服务的外卖配送员王军不禁感叹:“最近驿站摆上凉茶桶啦,太周到了!天气这么热正需要呢,感谢感谢!”

“避峰作业+健康守护”

广东工地普遍实施“错峰施工+健康守护”。广州市总工会不仅为工地送去1900份椰子水与荔枝,更积极推动“高温补给点”建设,强化法律监督,保障高温津贴发放与健康权益。

东莞大岭山项目根据天气动态调整施工计划,不仅确保10:30-15:30高温时段工人可室内休息,还为工友们筑牢健康防线,特别制定了“建设者健康守护计划”。大岭山项目的钢筋工李来就“足不出户”地在工地上拿到了今年第二份的体检报告。

中建科工广州市黄埔区JKG-A-1地块项目则安排了每天往返工地和工友村30次的“专属公交”,已为一线职工保驾护航3月有余。“工地在山顶,住宿区在山脚下,走路要爬将近1公里的陡坡。有了免费公交,我们上工凉快、省劲多了。”焊工陈汉心表示。

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为筑牢高温劳动保护防线,多地工会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湖北省总工会于7月3日发布提示函,明确要求:日最高气温达40℃须停止露天作业,37℃-40℃时露天作业累计不超6小时且避开午间高温时段,35℃-37℃时需缩短工时且不得安排加班。特别强调高温津贴标准为12元/天(6-9月),严禁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

陕西省总工会7月7日发出的提示函同样严控高温作业时间,并着重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必需防护用品和药品,开展健康检查,及时调整不适宜高温作业人员岗位,确保中暑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青海省总工会7月4日发布的提示函除涵盖作业时间、高温津贴、特殊群体保护(孕产妇、未成年工)等核心要求外,更加强调安全生产,要求加强夏季安全教育培训、设备线路检查维护、隐患排查治理(聚焦火灾、爆炸、中暑、漏电风险),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加上“双保险”。

强化制度保障

上海市总工会发布专项通知要求各级工会重点关怀交通、物流、建筑、环卫、公安消防等露天作业行业,以及存在热源场所的劳动者,特别关注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监督企业足额发放高温津贴,改善劳动条件,并不得以防暑饮料替代高温津贴。同时,创新利用“职工之家”App“工会送清凉”专区,通过“清凉微课堂”、健康科普直播等数字化手段,提升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上海市总工会还拓展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等服务阵地功能,着力解决户外劳动者高温天“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痛点,整合社会资源,配备防暑物资,提供精准贴心服务,确保职工平安度夏。

“清凉驿站”撑起“遮阳伞”

图片来源:甘肃工人报

5035个工会驿站开启“清凉模式”

面对极端高温天气,湖北5035个工会驿站开启“清凉模式”,在闹市街头、生产线旁,为劳动者打造烈日下的清凉港湾。

例如,武汉市工会系统依托千余家工会驿站、职工之家等阵地,精准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

枣阳市组织该市21家工会驿站同步启动“夏日送清凉”专项行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供应绿豆汤、冰镇饮品及防暑物资。

“送清凉+”构建起立体化关爱体系

工会驿站不仅提供冰镇绿豆汤、清凉解暑茶,还为职工送去健康科普!金昌市环卫工人感慨:“还有中暑分级判断、热射病处置的趣味讲解,特别贴心。”

不仅如此,甘肃工会创新融合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权益保障、乡村振兴及新业态关爱等内容,开展高温劳动保护普法宣传,运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出联动“消费甘味农产品”等行动,实现送清凉与促消费双赢;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员等人群,推出“送清凉+入会”服务包,真正实现“一站式”关爱。

“错峰施工+智能驿站”双保障

得益于海南工会开展的送清凉活动,中铁建工集团谭仙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工地不仅调整了作业时间,工人们还收到海南省总工会与省交通运输工会送来的清凉物资,工地上的工会驿站也已建成投用,方便他们工余时避暑休憩。项目工人廖年团表示:“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不出工,避开了最热时段。”同时,全省预计为27万多名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万宁市总工会联合市住建局依托流动工会驿站开展主题党日送清凉活动,为建筑工人送上800份绿豆烧仙草、凉茶等防暑物品;昌江县总工会联合工商银行昌江支行,为公安铁骑队员、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送去150余份消暑物资;文昌市总工会则为4600名一线职工准备了老盐柠檬水、椰子水等解暑饮品;三亚天涯区推出24小时智能工会驿站,刷脸即可享受空调、饮水、应急医疗等便捷服务。

此外,工会还深入企业督促防暑措施落实,并为高风险岗位职工建立健康档案。

固定驿站+流动服务

大连瓦房店市总工会的“流动驿站”车辆满载物资穿梭于工地,为施工、养护工人及环卫工送上防暑物资、健康体检和法律咨询。在管网改造现场,工人李师傅翻看健康手册笑道:“平时太忙顾不上体检,工会服务太贴心了。”冰镇绿豆汤、西瓜和清凉包让工友们直呼“舒坦”。可移动的驿站让服务从“等你来”变为“送上门”,预计将覆盖千余名高温作业者。

“花式”防暑降温包保健康

图片来源:河南工人日报视频号截图

清凉“大篷车”+“爱心义剪”

河南郑州的饿了么“蓝骑士”们迎来了一抹流动的蓝色清凉——挂着“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条幅的“大篷车”穿梭全城8个地标商圈。外卖骑手扫码即可领取含防晒衣、面罩的清凉包,还能参与转盘小游戏。河南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负责人表示,从“过来领”到“过去送”,这种形式转变体现了工会将服务送到工作场景、会员心坎的努力。

与此同时,郑州市高新区总工会开展的“爱心义剪”送清凉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在高温下奔波的户外劳动者解决“头等大事”。高新区42家工会驿站已经织成一张覆盖城乡的“清凉守护网”。驿站内整齐摆放着饮水机,旁边的医药箱里,防暑药品一应俱全,而且配备了充电设施及休憩的桌椅。

外卖骑手小张一边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一边说:“我们天天跑单,风吹日晒,根本没空去理发店。‘娘家人’把服务直接送到工会驿站,让我们在歇脚的间隙就能理发,一点也不耽误工作!”

“甜蜜接力”与智能驿站的双重守护

图片来源:花都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广州市总工会联合爱心企业启动2025年“清凉一夏·致敬高温下的您”活动,将一直持续至10月12日。活动期间,将在全市11个区56家工会驿站免费派发超8万支雪糕,延续自2022年累计送出25万支的“甜蜜接力”。启动仪式上,雪糕、凉茶、防晒冰袖、风扇等物资供户外劳动者免费取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口腔医院医生提供针灸、口腔检查等健康服务,志愿者则送上义务理发,快递小哥张华安直呼“身上清爽,心里舒服”。

与此同时,广州工会驿站智能化水平持续升级。以芳村工人文化宫驿站为例,24小时自助门禁(手机扫码开门)、智能灯光(人体感应开关)、视频监控等设施一应俱全,实现全天候“不打烊”服务。网约车司机李先生对此深有感触:“晚班无处歇脚的问题解决了,渴了能喝热水,累了能休息,智能驿站很贴心。”

广州白云机场工会将带着甜蜜滋味的关爱延伸到企业里。印有“白云有爱·清凉一夏”的流动雪糕车每日驶入20个高温作业区,12种口味的雪糕为机坪上的劳动者驱散灼热。机场还依托160余处网格化“爱心驿站”,提供饮水、空调、应急药箱等全方位服务。

“云”上送清凉

广西柳州市总工会启动“奋战当‘夏’ ‘云’送清凉”活动,巧妙运用“线上预约+线下核销”的智慧模式,计划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全市20家工会驿站和22家中石油加油站网点,为5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及户外劳动者送去防暑物资。活动依托“智慧工会”小程序,劳动者只需提前线上预约,次日即可凭二维码到选定站点便捷核销领取。建筑工人刘红娟第一个完成核销,顺利领取到矿泉水、豆奶等防暑物资:“扫码就能领‘清凉’,比传统的手动登记方便快捷多了。”针对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环卫工人,活动还贴心设计了家人或站点协助预约的渠道。这种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创新形式,有效解决了灵活就业群体流动性强、集中领取难的问题,让“清凉”更精准地触达烈日下的身影。

爱心凉茶铺

浙江嘉兴秀洲区的“爱心凉茶铺”在大街小巷延续百年凉茶铺的温情。从2016年社区6个凉茶铺起步,如今服务点已遍布新塍全域,其中6家更升级为户外职工爱心驿站。今年服务再升级,暖心志愿服务点遍布主要路段,服务也从单纯送凉茶到配置防暑包、急救包,并组建流动补给车队。环卫工人金永观喝着乌梅茶感叹:“有地方休息喝茶吹空调,真方便!”服务将持续100天,重点覆盖三伏高温时段。

从冰淇淋车到凉茶铺子

从防暑物资到健康守护

从流动驿站到错时施工

“娘家人”的关怀随热浪升级

让劳动者清凉度夏!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