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就连“语音”也加入了这场AI热潮中,为世界各地的人带来新奇的体验。2022年,一款以鹦鹉作为icon,名为Parrot: Voice Generator AI App(以下简称Parrot)的AI声音模拟器上线,伴随着AI风口,去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至
扬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
会讲笑话的聊天机器人,即时生成的搞笑图片,突破常理的创意视频......AI深度融入人们生活后,屏幕前的快乐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
如今,就连“语音”也加入了这场AI热潮中,为世界各地的人带来新奇的体验。2022年,一款以鹦鹉作为icon,名为Parrot: Voice Generator AI App(以下简称Parrot)的AI声音模拟器上线,伴随着AI风口,去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至今总用户数量约330万,总内购收入约330万美元,平均下来,每位用户都会付费1美元,与市面上很多高下载,低付费转化的应用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至今 Parrot全商店总收入,图源:点点数据
点点数据显示,应用在2024年高峰时期单日下载超过2万,而后一直保持在4000左右。近期,应用数据再次出现了一波小高峰,单日下载一路飙升至1.5万,单日收入增长至1万美元。并在全球近25个国家地区进入当地娱乐畅销榜Top50,其中包括英国、美国、尼日利亚、赞比亚等等。
是什么样的一款简单的娱乐AI工具,能获取这么多国家用户的喜爱,并拥有如此高的付费转化呢?
AI以假乱真,名人“亲自”送祝福
鹦鹉天生擅长模仿各种声音,Parrot便从应用名字到icon都采用了“鹦鹉”的形象设计,也契合了应用声音模拟的核心功能,并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让用户看到鹦鹉,就自然而然能够联想起这款应用,鹦鹉形象也就成为了极具辨识度,且能连接用户心智的数字资产。
作为一款娱乐性质的AI应用,Parrot的主要特点在于简单、易上手,它并不像一些功能复杂的产品,甚至需要教程才能发掘很多“隐藏玩法”,Parrot几乎做到了零门槛。整个过程只需要三步,选择声音模板—写出想让声音说的话—制作视频并分享。不过,越是简单的过程,就越需要精细化地处理,才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同时提升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可替代性。
在声音模板的选择上,Parrot主攻“名人赛道”,美国总统、明星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应的声音,还有部分像章鱼哥等知名动画角色的声音模板。官方数据显示,当前已经为用户提供了数百种声音,并且每天还会从社区中新增声音,因此未来也存在着无限可能。
文案创作方面,也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核心”环节。Parrot支持用户输入300字以内的内容用于选择角色的有声视频生成,字数的限制也能够将生成时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产生AI视频的“一致性”和“可控性”问题。目前有很多用户将其用于好友的生日祝福、精神鼓励以及恶作剧等生活场景中。
在生成与分享环节,娱乐性质的AI生成,传播途径主要还是依靠社交媒体。Parrot支持直接将生成的视频分享或复制链接至instagram、X、TikTok等主流平台上。特别是当使用明星同款模板时,这些内容往往能借助名人效应获得更高的传播度,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
总的来说,Parrot用三步极简的操作降低了创作门槛,却在每个环节中都做了细节处理。从语音模板选择到个性化编辑,再到社交平台的无缝分享,构建了一个完整的AI创作闭环。
此外,Parrot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创造了创作者和接收者的双重娱乐体验,创作者享受着“以假乱真”的名人视频制作乐趣,而被分享者则能够收获被偶像“点名”的惊喜。当这些带着名人声线的“定制祝福”在社交圈传播时,AI也随之成为了传递快乐的情感纽带。
专业AI配音,垂直赛道挖掘新机遇
在Parrot之后,这一细分赛道也从娱乐体验向专业工具迈进。2023年8月,类似的一款应用Voices: Change Your Voice(以下简称Voices AI)上线,不仅涵盖了Parrot中的娱乐垂直玩法,还将内容扩展至更专业的领域,甚至可以直接用于电视片段、商业广告等等。
与Parrot的定位不同,Voices AI自身定位为一款“专为iOS用户设计的顶级语音应用”,致力于为创作者们省去高昂的真人配音费用。除了选择300多种名人政客、好莱坞明星等声音模板外,应用还支持用户上传或即时录制自己的声音,并通过AI声音克隆技术,将其提取复制后应用到任何文案当中。这一功能也被很多用户用来做YouTube的画外音。
而想要做到能与专业配音相媲美,则需要最大程度保证音频的品质。为此,Voices AI推出了语音增强功能,支持用户上传2GB、2小时以内的音频文件。理想情况下,可以将背景嘈杂、声音模糊不清的音频提升至专业工作室录制的标准。虽然此过程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但即使用户离开页面也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Voices AI还增加了当前十分流行的AI生成音乐功能,可以一键创作完整的歌曲,时长约在3分钟左右。在最新的版本中,应用新推出了与AI角色对话玩法,选择喜欢的人物角色,即可与其进行逼真地电话交谈。这种能让用户跨越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帮助很多用户实现了与崇拜的偶像进行一场“超时空对话”的梦想。
在Voices AI中完成创作后,可将其直接分享至Twitter、Facebook、Snapchat等社媒平台上,实现内容的高效传播。
总的来说,Voices AI 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正在从单纯的娱乐工具转型为专业的AI配音解决方案。并基于AI声音克隆技术,能够精准模拟不同年龄、性别和风格的声线特征,将其音色还原度已接近专业配音水准。在功能拓展方面,更是融合当下流行的AI玩法,为内容创作者创造着更多可能性。随着AI语音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这类工具正在重塑传统配音行业的模式,其商业化应用前景也愈发清晰。
娱乐迈向专业,用户不买账?
虽然功能上有所重叠,但由于Parrot与Voices AI的定位差异,用户对其评价和预期也有明显区别。Parrot中的不少用户表示,其语音模仿效果十分逼真,和朋友一起制作分享很有趣。并且其内容很适用于欧美人喜欢的恶作剧场景,特别是名人搞笑的视频往往能够收获很高的关注度。
而Voices AI则不同,由于其主打专业配音,用户群体往往都是对配音有着极高要求的,因此口味就会变得“挑剔”。例如,米老鼠的配音是英国人,AI味比较重等细节问题。虽然应用围绕AI增加了不少创新玩法,但想要真正达到专业、可代替真人配音级别,细节方面还有很大的可优化空间。
点点数据显示,Parrot周订阅3.99美元,高级版周订阅6.99美元,高级版年订阅39.99美元,终身订阅59.99美元。不过,由于其娱乐属性,用户黏性和长期留存并不高,因此大多数用户更愿意选择短期订阅,用于一时的轻松搞笑。
而Voices AI由于其专业程度及AI算力成本要更高,订阅价格则更贵一些。周订阅7.99美元,月订阅14.99美元,其余内购项目都是积分购买,1000积分2.99美元。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用户按需购买,但也造成了变现不高的情况。自应用上线两年时间以来,总收入约95万美元,其中约47%来自内购,与Parrot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由此可见,Parrot凭借其低门槛、高传播性和低价订阅等特性,成功塑造了一款以娱乐为导向的轻量级应用。虽然用户留存率相对有限,但其付费转化表现突出,用户普遍愿意为其娱乐价值买单,这为其商业变现提供了稳定基础。
反观Voices AI,或许是由于AI技术研发投入较大,产品定价相对较高,虽然内容库丰富度占据优势,但付费转化率表现平平。二者呈现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也折射出了当前AI语音领域娱乐化与专业化两条不同的商业化探索方向。
结语
如今,AI语音技术已发展到能够“以假乱真”的程度,为人们带来了沉浸式的娱乐体验。从与虚拟偶像对话到定制个性化语音,这些应用场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情感交流的方式。然而,技术突破也伴随着新的社会风险,如语音诈骗、身份冒用、声音版权界定模糊等,甚至可能威胁到个人隐私安全。要推动AI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来源: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