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浩渺的玉海之中,能与一件玉藏真正“结缘”,需要的不仅是眼光与实力,更是一份冥冥中的默契与懂得。
在浩渺的玉海之中,能与一件玉藏真正“结缘”,需要的不仅是眼光与实力,更是一份冥冥中的默契与懂得。
它或许静卧于匣中,历经流转,只为等待那个能读懂它纹理间流淌的故事、能感受它莹润光泽下那份坚韧气韵的知音。
本期结缘,邀君共赏
吉金沁玉骨,狞厉化温润
作品《大克鼎》
材质:新疆塔青料
克重:约2484克
规格:约154.3*152.3*160.6mm
作者:马洪伟
一尊古鼎,自青铜的幽光中而来,栖身于新疆塔青美玉的温润之中,以上海博物馆重器——大克鼎为原型,以品质上乘的塔青料为材,让千年礼器的庄穆灵魂,于此美玉中悄然苏醒。
形制端方,古意氤氲,双耳朴拙,如承远古遗风;鼎腹之上,浮雕流转:饕餮威仪凝于炯目,波曲纹似江河奔涌未息,飞棱脊线如裁开岁月。三足兽面,獠牙隐现,肌理间仿佛沁染着时光的铜绿,低语着西周礼乐的余韵。
玉性至柔,鼎气至刚。马洪伟以刀为笔,化玉之温润为青铜之雄浑,在墨玉深邃的肌理里,完成了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材质对话与精神交融。此鼎非仅为器,乃凝固的时光,是文明的低语,堪为案头清供,亦是传世珍藏,静待知音,共聆岁月回响。
作品《妇好鸮尊》
材质:新疆青玉
克重:约14公斤
规格:约490*325*220mm
作者:杨光
重达14公斤的的青铜化玉之作,是如今市面上难得一见的收藏重器,其造型复刻殷墟妇好墓青铜鸮尊,作者以青玉载商代神鸟之威仪,鸮尊本为礼器重宝,融写实与夸张,化威权为形魄。
整体形制呈圆中寓方之态,稳若山岳之足,如穹之腹,引颈欲鸣之姿,尽显古器气度。羽翎层叠如涛,双目炯炯摄魂,精雕间融青铜狞厉于玉质温润。纹饰繁复而序,阴阳相生,古韵今辉。
器皿之端庄与灵动,雕工之具象与抽象,材质之温润与锋芒,青铜之浑厚与精微,在此和谐共生,成就东方美学觉醒,一器纳远古雍容,化狞厉为君子德辉,铜玉交感,气韵绵长,琢磨生辉,历久弥新。
作品《何尊》
材质:新疆青玉
克重:约1295.3克
规格:约220*166.8*131.2mm
作者:魏玉忠
玉承中国,焕何尊新辉,此件藏品灵感源自西周国之重器——何尊,其铭文“宅兹中国”乃“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见证,作者择质地凝缜的青玉为材,精研古制,静心再造。
去青铜狞厉,融玉质温润:尊腹浑圆如揽月,圈足端方若承天。纹饰承古韵,饕餮隐现云雷地,夔龙盘桓四隅间。虽为新琢,然古意沛然,比例精准,线条拙雅,恍若穿越三千年星霜的太庙礼器。
以温润青玉融合青铜重器,化狞厉为雍容,古今辉映,华夏精神不朽传承于此。
作品《犀牛尊》
材质:新疆塔青料
克重:约5.7公斤
规格:约225*310*105mm
作者:高毅进
玉呈犀魂,再展大汉雄风,此重器择皮品质上乘的塔青料为材,重逾九公斤,玉色沉凝,玉质如脂,与青铜古韵浑然天成,严谨复刻西汉青铜犀尊形制,更以多层次立体雕工尽显磅礴:主体犀牛肌理雄健,气魄撼人;四肢饰牛首纹,古朴威严;通身繁密缠枝纹流转不息。
匠心独运处,尤在整体形制玉顶部等比圆雕小犀牛之精妙呼应,融青铜雄浑于美玉温润。作者精准承袭古代宫廷礼器气象,更借大料驾驭之稳、多层雕琢之精,将当代玉艺推向极致。
此作集大料之珍、古制之魂、今艺之巅于一身,以玉载青铜重器之魄,堪称彰显大汉雄风与玉雕神韵的殿堂级典藏重器。
作品《鸮首瓠》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814克
规格:约245*98*70mm
作者:魏玉忠
整器承商周礼魂,融当代玉艺,以白玉之温润通透,对话青铜之神秘雄浑,令三千年文明回响凝于方寸之中,其灵感撷取商周青铜重器鸮首瓠之神韵,择润白和田玉为材,暖白光泽蕴藏温泽,风华内敛,鸮首傲立,炯目生威;盖钮玄鸟灵动,执柄瑞兽筋骨遒劲,生机暗涌。
盖钮与执柄间玉链环环相扣,流转无痕,巧思精绝。腹部浮雕仿古饕餮,辅以阴刻细琢,青铜狞厉神韵跃然玉上,古朴中见精微,威严中蕴生机,堪称集艺术神韵与传世价值于一身的玉雕佳作。
作品《凤耳尊》
材质:新疆塔青料
克重:约2174.7克
规格:约265.3*127.5*158.8mm
作者:马洪伟
此件玉尊,以新疆塔青料为材,玉质细润,玉色浓郁,墨色如夜,油光内蕴,体量雄浑若镇岳。尊身两侧高浮雕双凤首耳,锐喙如钩,翎羽层叠,腹壁琢饕餮兽面,威仪森然;盘虬纹环绕如雷云翻涌,霸气十足。
凝神细品,阴刻与阳雕融于玉尊之上,既承商周青铜之狞厉,骨相峥嵘;亦复融当代玉雕之神韵,气脉流动,一尊之间,古今交辉,将三千年礼器雄浑化入润玉乾坤之中,堪称殿堂重器,载古铭今。
玉案生云岫,墨池映天光
作品《云峦山水笔筒》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1500克
规格:约146*113*113mm
作者:洪晟、黄志银
静观,一件白玉笔筒立于书案之上,已成为书房至珍,凝脂玉料温润如握暖玉,晨昏相对,沁露莹光似与心绪共鸣。最妙在其通景之魂——筒壁之上,千仞山岚、林亭高士、云桥哲思、古道行旅次第流转,移筒转观,如游真山真水。指尖拂过,能触到山脊的峻拔、云霭的飘渺,甚至高士衣袂的翩然,作者以刀代笔,将宋人山水的空灵深远化入玉骨,尤其留白处氤氲的玉色,恰似画中烟云吞吐,引人入定神游。
此件玉作超脱器物的物理范畴,成就一方可置于案上的精神桃源,是谓提笔时见山,落墨时听松,三千年前“天人合一”的哲思,在温润玉光中悄然复活。藏此一卷玉质江山,便是藏下可居可游的永恒山水。
作品《兽足桥耳瓶》
材质:新疆青玉
克重:约1530克
规格:约243.5*121.6*92mm
作者:杨光
青玉为材,成就一方静立于案头的微缩山岳,它不喧哗,却自有雷霆。以最简的线条,驭最深沉的玉意,将东方“大巧若拙”的哲思凝于一身,指尖抚过,凝脂般的温润便从沉静墨色中沁出,似有大地深处的暖意,饱满的瓶腹蕴藏着沛然生机,三只古兽足稳稳托起千年光阴,蹲踞间威仪自成,最摄人心魄的,是那对凌空飞架的桥耳:弧线如虹,轻盈跃过浑厚的玉质,仿佛将凝固的玉色裁下一道天光。
瓶身大面弗琢,留白玄妙,晨昏流转间,幽微的脂光在浓纯的玉底上游移,时而如深潭,时而似夜穹,对坐凝望,看它沉默地吞吐光影,古朴浑厚的气韵便弥漫开来,连空气都沉静三分。
作品《玉瓶》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2.5公斤
规格:约300*131*69mm
作者:刘小华、李小威
择卓绝玉材,琢古韵雅器,形制极简,素面无华,尽显玉质静穆之美,瓶腹饱满浑圆,如蕴乾坤浩气,线条流转温润,暗合圆满至臻之境。
瓶口与底足,阴刻仿古纹饰细若游丝,却透金铁劲骨;双耳垂环轻悬,静中寓动,气韵自生。通体摒弃繁饰,天然肌理昭示大道至简之哲思。承于古意盎然的碧玉底座,两者相映,恍如亘古清辉穿越千年,在素玉清影间凝成永恒。
当世良材罕遇,素器尤难成,得遇此般雅器,乃造化之缘,自当珍之重之,藏以养心。
作品《花熏》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1435.8克
规格:约148.4*210*228mm
作者:刘小华
经典且雅致的白玉花熏,工艺精湛,大小合适,可日常使用,亦可收藏观赏。整体形制端方如古礼器,掏膛薄匀,器身缀大小活环,垂悬错落若璎珞环佩,轻触清鸣如磬,余韵悠长。
双耳精雕香草纹,繁缛中见古雅;底足回纹勾连,为整器平添几抹古拙之韵,细细想来,此件作品可藏清赏,可伴琴书,玉环妙音,兼得实用与玄妙,良工遇美材,乃成此案上清供,诚可珍之。
作品《六合同春瓶》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1311.3克
规格:约227.3*107.6*85mm
凝天地瑞气,铸玉中乾坤,此新疆和田白玉赏瓶,玉质浑厚老熟,呈温润黄白色,油脂光泽细腻如羊脂,尽显“玉中君子”之风,器型硕大端方,气势恢宏。
瓶身四侧精琢活环玉如意耳,融唐宋庄重与明清灵巧于一体,暗合“四寿”之吉,喻天地四方祥瑞。盖顶浮雕如意纹与瓶身呼应。主体纹饰以精湛深浅浮雕呈现“鹿鹤同春”盛景:仙鹿昂首于青松下,仙鹤振翅掠碧波,辅以山水云雾,构图虚实相生。
“六合同春”乃核心寓意——巧借“鹿”谐“六”、“鹤”谐“合”,祈愿天地四方万物欣荣,万象更新。
作品《天官耳炉》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1651克
规格:约179*237*162mm
作者:焦一鸣
线条流转的天官耳,方折挺括,肃穆中透出空灵,赋予此件玉炉“礼通天地”的意境,呼应青铜礼器的宗教属性,润玉为材,雕琢圆浑若穹的炉身,三足鼎立如山,稳承天地之气。足端浮雕与立体圆雕巧妙结合,呈兽面狞厉,威仪凛然,炉盖与身契合无间,浑然若天成。
整器如古礼重生,将玉德之温润、雕琢之精魄、礼制之崇高三者交融,同时又在线条间透出时代之清朗风骨。
作品《宝相薄胎双耳瓶》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449克
规格:约140*330*80mm
作者:高毅进
玉质上乘的青玉,凝缜细润,可承薄胎玉艺,整体造型考究,瓶身挺拔秀逸,圆足稳立,气韵浑然,薄薄的瓶壁之上,浮雕对称纹饰,阴刻阳起,行云流水。
静观之,花卉舒卷处似有西域鎏金华彩隐现;缠枝婉转间,恍若暗合文人水墨之写意逸趣。融合圆雕、浮雕等玉雕技法,精琢双耳点缀,贵气满满。随光影流淌,虚实相依,整件作品以立体光影效果描绘诗意的视觉印象,捕捉瞬息万变的时间意象,古今交融,藏赏皆珍。
作品《花耳缠纹宝瓶》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1553.8克
规格:约460*170*110mm
作者:茹月峰
玉瓶之上,灵动与沉稳和谐共存,整器形制汲古而不泥古,琢瓶体圆融,作盖身合璧,严丝入扣,浑然若天工造化。
通体施满工缠枝莲纹,浮雕随器形流转,莲转随形,枝蔓生韵。刀工深浅藏妙,光影之中,典雅的纹饰在温润流转间,佛家宝相之庄严与天工治玉之玄机相生互映,是谓工意双绝,玉禅至境。
作品《为君难》
材质:新疆和田玉
总重:约5300克
规格:玉玺约182.4*119.2*119mm
底座约219.3*145*39mm
技法精湛,择材优渥,此玺形制取法雍正印式,玉质凝脂老熟,印钮以立体雕、镂空雕等技法巧琢三龙破云,虬躯盘踞穹隆:龙首怒张獠牙,镂空龙须挟风雷之势,口吐激浪裹玲珑玉珠;龙尾游转隐现,似霹雳裂空。印身阴刻胤禛御笔诗文,字锋铁划银钩,墨韵沁骨,古意苍然。
碧玉底座镌刻“为君难”三字,雄健如凿山岳,碧玉底座浮雕祥云环抱四足,云纹虚实流转,若御座生烟。是谓一方玉玺,将帝王“夙夜祗惧”的治世哲思,凝作乾坤气象,宜赏宜藏。
作品《辟邪》
材质:新疆和田玉
克重:约2370克
规格:约364**208*70mm
作者:张清雷
取温润青玉为材,凝神兽之神魂,瑞兽昂首向穹,身姿矫健如惊雷破云,体态蜿蜒若游龙戏渊,威仪中透凌云之逸。
细观其韵:兽首须发卷曲飞动,似风云际会;躯干肌理隐现虬劲,蓄雷霆之力,线条宛转,圆雕浮雕交融互生,刀工洗练,通体打磨生辉,玉光温润。
作者以现代玉语重塑古兽形神,将商周狞厉之气化入凝练的线条之中,形神兼备,镇邪祟而引祥瑞,纳吉兆以守乾坤,辟邪纳吉的千年祈愿,尽付于昂首一啸的美玉之中。
游刃千峰秀,温玉万古青
作品《竹林七贤》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克重:约10.86公斤
规格:约330*260*120mm
作者:黄永顺
择凝润籽料为材,成就玉面之上的竹林雅集,玉质老熟油润,通体披洒金皮,灿若星河,浑若天成,作者随型依势以玉肉为嶙峋山峦,玉皮化苍茫天地,于籽料乾坤间深藏魏晋风骨。
正面循内山子雕法,巧琢七贤隐逸竹林:或倚石抚琴,清音似涧流幽谷;或对弈衔杯,忘机超然尘外。竹影婆娑,刀锋流转处,疏狂眉目、飒飒清响皆跃然玉上。
背面虬枝盘空,古木以卷云皴法精雕,皴擦如龙蛇走笔,气韵苍劲。与正面竹林虚实相生,刚柔互济,共筑深邃文心。
毋庸置疑,此乃一方可握之山水,一卷不朽之魏晋,尽显“天人合一”之大境。
作品《深山访友图》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克重:约10.9公斤
规格:约218.5*263.7*133.6mm
作者:沈建元
玉作山子雕,可谓是书案之上的微缩河山,逾十公斤的体量,呈现出磅礴的气势,择凝籽为材,玉质润泽,巧留洒金皮漫染峰壑,古意天成。
作者运刀如笔,以深浮雕劈出层云叠嶂,透雕镂空松风幽涧;飞阁悬瀑隐现其间,缩万里于咫尺乾坤;高士执杖探云径,童子揖礼引松涛,衣袂生风,眉目传情;松针密织如青雾,叶脉纤毫毕现;楼台飞檐刺破玉穹。
红木底座虬枝盘绕,与此玉山气韵同呼吸,整件作品材、艺、意浑化入神,凝神静品中,顿悟“天地为庐,玉宇澄怀”之意境。
藏玉说:玉雕艺术之真谛,终归于“用”与“赏”的和谐,无论是厅堂陈设的仿古尊彝,亦或是置于案头一方的文房清供、山水玉山,其温润光华,皆在朝夕相对中滋养藏家的心性,将历史之厚重、艺术之精妙,无声融入茶烟琴韵的日常,此非器物之陈设,乃精神之栖居。结缘于此,非止于藏宝于室,更是将一段凝固的文明史诗、一份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迎入生命长河,与之共鸣,承此清缘。
PS.上述所有作品相关信息皆以证书为准。
关于藏玉拍卖直播
藏玉拍卖直播,甄选值得收藏、购买的好物,每晚开启精品玉雕无底价拍卖!精品内藏,美玉佳缘,在直播间,您可与主播“面对面”交流,知晓更多作品细节,让您足不出户感受玉雕魅力,参与线上精品大拍,名家精工、藏家精选,更多美玉,期待与您结缘!
来源:藏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