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中Lethal(2)-Essential-for-Life [L(2)EFL]基因家族在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通过深度测序技术,我们比较了登革病毒感染后14天的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中Lethal(2)-Essential-for-Life [L(2)EFL]基因家族在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通过深度测序技术,我们比较了登革病毒感染后14天的埃及伊蚊与未感染埃及伊蚊之间基因转录丰度的差异,发现L(2)EFL基因在DENV-2感染后被显著上调。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实验表明,L(2)EFL基因产物的诱导和过表达能够抑制DENV-2在细胞系中的复制,而RNA干扰(RNAi)介导的L(2)EFL基因产物抑制则增强了DENV-2的复制。此外,我们还发现L(2)EFL同源基因能够诱导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尽管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揭示了L(2)EFL基因在埃及伊蚊抗登革病毒感染中的潜在作用,为开发新的登革病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言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媒介昆虫传播。近年来,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大幅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埃及伊蚊作为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体内的基因表达变化对登革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埃及伊蚊体内与登革病毒感染相关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对于理解登革病毒的传播机制、开发新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L(2)EFL基因家族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热休克20蛋白(HSP20)家族。HSP20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分子伴侣、抗氧化、抗凋亡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SP20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L(2)EFL基因家族在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尚未有深入研究。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埃及伊蚊:实验室饲养的埃及伊蚊品系。登革病毒:登革病毒2型(DENV-2)毒株。细胞系:用于病毒复制的埃及伊蚊细胞系。试剂与耗材: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双链RNA(dsRNA)合成试剂盒、聚肌胞苷酸(poly(I:C))、RNAi试剂等。2.2 实验方法
2.2.1 深度测序分析
样本收集:收集登革病毒感染后14天的埃及伊蚊和未感染埃及伊蚊各若干只。RNA提取: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本总RNA。文库构建与测序:将提取的RNA进行反转录,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深度测序。数据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组样本之间基因转录丰度的差异。2.2.2 基因表达验证
实时荧光定量PCR:选取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确认其在登革病毒感染后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对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其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2.2.3 功能验证实验
基因过表达:使用poly(I:C)诱导L(2)EFL基因产物的过表达,观察其对DENV-2在细胞系中复制的影响。RNAi介导的基因抑制:合成针对L(2)EFL基因的dsRNA,通过RNAi技术抑制其表达,观察其对DENV-2在细胞系中复制的影响。2.2.4 eIF2α磷酸化检测
细胞处理:将细胞系分别用poly(I:C)处理以诱导L(2)EFL基因产物的过表达,或用RNAi试剂处理以抑制L(2)EFL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使用特异性抗体检测eIF2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3.1 深度测序分析结果
通过深度测序分析,我们比较了登革病毒感染后14天的埃及伊蚊与未感染埃及伊蚊之间基因转录丰度的差异。结果发现,L(2)EFL基因在DENV-2感染后被显著上调,其转录丰度较未感染组提高了数倍。这一结果表明,L(2)EFL基因可能在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基因表达验证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L(2)EFL基因在登革病毒感染后的埃及伊蚊体内确实被显著上调。这一结果与深度测序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确认了L(2)EFL基因在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3.3 功能验证实验结果
3.3.1 基因过表达实验
使用poly(I:C)诱导L(2)EFL基因产物的过表达后,我们发现DENV-2在细胞系中的复制受到了显著抑制。这一结果表明,L(2)EFL基因产物的过表达能够增强埃及伊蚊细胞对登革病毒的抗性。
3.3.2 RNAi介导的基因抑制实验
通过RNAi技术抑制L(2)EFL基因的表达后,我们发现DENV-2在细胞系中的复制得到了增强。然而,这种增强作用只有在多个L(2)EFL基因被同时抑制时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L(2)EFL基因在埃及伊蚊抗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冗余作用,即单个基因的抑制不足以显著影响病毒的复制能力。
3.4 eIF2α磷酸化检测结果
我们发现,无论是通过poly(I:C)诱导L(2)EFL基因产物的过表达,还是通过RNAi技术抑制L(2)EFL基因的表达,都能够诱导eIF2α的磷酸化。然而,关于L(2)EFL基因如何诱导eIF2α磷酸化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这一机制。
讨论
4.1 L(2)EFL基因在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L(2)EFL基因家族在埃及伊蚊抗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潜在作用。通过深度测序分析、基因表达验证和功能验证实验,我们确认了L(2)EFL基因在登革病毒感染后被显著上调,并且其基因产物的过表达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这些结果表明,L(2)EFL基因可能编码一种潜在的抗登革病毒蛋白,在埃及伊蚊体内发挥着重要的抗病毒作用。
4.2 eIF2α磷酸化与抗病毒反应的关系
eIF2α是真核生物翻译起始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其磷酸化能够抑制蛋白质的翻译起始,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本研究发现L(2)EFL基因能够诱导eIF2α的磷酸化,这表明L(2)EFL基因可能通过调控eIF2α的磷酸化来抑制登革病毒的复制。然而,关于L(2)EFL基因如何诱导eIF2α磷酸化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这一机制。
4.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尽管本研究揭示了L(2)EFL基因在埃及伊蚊抗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主要基于细胞系实验,未能在活体埃及伊蚊中进行验证。因此,未来需要在活体埃及伊蚊中进一步验证L(2)EFL基因的抗病毒作用。其次,关于L(2)EFL基因如何诱导eIF2α磷酸化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这一机制。此外,未来还可以探索L(2)EFL基因在其他黄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其在埃及伊蚊体内的其他生物学功能。
结论
本研究通过深度测序分析、基因表达验证和功能验证实验,首次揭示了L(2)EFL基因家族在埃及伊蚊抗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我们发现L(2)EFL基因在登革病毒感染后被显著上调,并且其基因产物的过表达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此外,我们还发现L(2)EFL基因能够诱导eIF2α的磷酸化,尽管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这些结果表明,L(2)EFL基因可能编码一种潜在的抗登革病毒蛋白,在埃及伊蚊体内发挥着重要的抗病毒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L(2)EFL基因诱导eIF2α磷酸化的具体机制,并在活体埃及伊蚊中验证其抗病毒作用。同时,还可以探索L(2)EFL基因在其他黄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其在埃及伊蚊体内的其他生物学功能。
杭州斯达特 (www.starter-bio.com)志在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优质的抗体、蛋白、试剂盒等产品及研发服务。依托多个开发平台:重组兔单抗、重组鼠单抗、快速鼠单抗、重组蛋白开发平台(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过欧盟98/79/EC认证、ISO9001认证、ISO13485。文章来源:https://www.starter-bio.com/articledetail.html?nid=235
来源:斯达特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