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日下午,六名外地游客驾车抵达广东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的网红景点“爱心潭”。这个被网友称为“连心谷”的地方,因其清澈溪水和幽静峡谷环境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吸引着众多寻找小众美景的游客。
> 湍急水流中,六名游客的夏日戏水之旅在八月的第一夜戛然而止,最终带走五条鲜活生命。
2025年8月1日下午,六名外地游客驾车抵达广东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的网红景点“爱心潭”。这个被网友称为“连心谷”的地方,因其清澈溪水和幽静峡谷环境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吸引着众多寻找小众美景的游客。
谁也没有想到,几小时后的夜色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将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当晚20时许,当地突降暴雨导致水位暴涨,六人瞬间被湍急水流卷走。其中一人幸运被困在潭中小岛上,而另外五人则被激流冲入河道,消失在黑暗的山谷中。
01 湍急水流吞噬生命
爱心潭位于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白马河畔,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被网友冠以“连心谷”的美称。尽管有从事文旅的当地人士提醒“爱心潭很危险”,但社交媒体上的精美照片仍吸引着大量游客冒险前来。
8月1日14时,六名外地游客驾车抵达爱心潭下水游玩。六小时后,山洪如野兽般咆哮而至。
当地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展开搜救。然而,事发区域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属于**未开发开放、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区域**。加上夜间能见度低、河流暗流密布,连日持续强降雨使搜救工作异常艰难。
至8月3日14时15分左右,经过近三天的紧张搜救,最后两名失联人员被找到。当地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确认:失联5人均已无生命体征。
“出事当天下午当地曾发生降雨,”白盆珠镇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信息。而就在事发前一天,惠东文旅部门刚刚发出警示:当前正值夏秋汛期,若游客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极易遭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伤亡。
02 野性呼唤下的致命诱惑
爱心潭悲剧并非孤例。就在三个月前的五一假期,广东清远英德市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网红野景点“一线天”同样上演了致命一幕。
一名驴友在溯溪过程中不幸溺亡,现场视频显示同伴们拼命施救,最终无力回天。更令人唏嘘的是,遇难者家属随后向同行21名队友索赔86万元,引发社会广泛争议。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早在2024年7月就发布通告,明确“一线天”等区域属于禁止开发区,非旅游区,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管理局工作人员强调:“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进入‘一线天’的网友,都是违规进入的。”
然而禁令难挡热情。当地一位民宿老板透露:“很多人都是偷偷进去的,去‘一线天’都是凌晨四五点出发,不然进不去。”这种“越禁止越刺激”的心理,让网红野景点成为冒险者的乐园。
“作为成年人,参加户外活动,固然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但擅入禁区,践踏法律红线的行为应当被谴责。”法律专家指出,“野游”本质是一种 “自甘风险”的行为,参与者应当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03 平台流量的双刃剑
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是网红野景点崛起的核心推手。在短视频平台上,“小众秘境”、“绝美野景点”等内容吸引着大量流量,却极少提示潜在风险。
“一线天”被网友冠以“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溯溪天花板”等称号,爱心潭则以“连心谷”的浪漫名字走红。这些精心包装的名称掩盖了其未开发、无保护的本质。
当美景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成千上万个点赞时,**安全警示被遗忘在角落**。网友们的评论充满向往:“太美了,求攻略”、“一定要去打卡”,却鲜有人问:“这里安全吗?”
保护区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大家不要看社交平台上疯传的这种野景点,那是未经开发的地方,不允许进入。”尽管“在所有路口都有设卡”,仍无法阻挡冒险者的脚步。
## 04 监管与自救的双重困境
面对频发的野游安全事故,**监管与责任认定陷入双重困境**。在水上娱乐领域,相关标准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
从事水上乐园建设三十多年的资深从业者透露:“国内水资源紧缺,乐园的水都是循环使用。”但科学的水处理系统投入巨大,个别经营主体为节约成本,导致**水质难有保障**。
更令人忧心的是野景点的安全真空。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委员钟信孚指出:“投资商并不懂得怎么建设水上乐园,这是最要命的。”许多项目为求快速开业,压缩建设时间,埋下安全隐患。
在法律层面,当事故发生时责任认定复杂。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分析:“驴友之间因信任形成特殊关系,当一人遭受危险时,其他人负有救助义务。如果未及时履行救助义务致使死亡,同伴应当承担责任。”
活动组织者责任更为明确:“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也是清远“一线天”事件中家属索赔的法律依据。
## 05 生命无法重来的警示
在爱心潭搜救现场,**专业救援队员在激流中艰难前行**,他们的头盔灯在黑夜中闪烁,照亮着险象环生的河谷。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最终以悲剧告终。
惠东县应急管理局在通报中特别强调:“爱心潭属于未开发开放、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区域。”这一表述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警示。
每一次野游事故后,都有类似的警示发布。就在爱心潭事故发生前一天,惠东文旅还发文提醒汛期风险;清远“一线天”事故次日,英德文旅也发布禁止前往未开放区域的警示。
然而警示总是被遗忘在下一次冒险前。
“作为一个成年人出来玩,要自己承担责任,不可能出了事就推到别人身上。”一位网友的评论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但也有人反思:“走路摔个跤都可以找最近的大楼或附近的商场索赔。如今这样操作只会让人与人之间更疏离,更冷漠。甚至反目成仇。”
---
救援队员在激流中艰难搜寻的身影终于停止。爱心潭的水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宁静,却带走了五条生命。在惠东文旅局发布安全警示的第二天,悲剧还是发生了。
社交媒体上,这个被称为“连心谷”的野景点打卡攻略依然可见,只是最新评论里多了点蜡烛的表情。而在清远的“一线天”,当地民宿老板低声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不想。”但保护区的警示牌依旧被绕过,寻求刺激的游客仍在凌晨悄悄出发。
搜救结束后的爱心潭畔,只留下几束被雨水打湿的鲜花。遇难者家属的悲痛无人能分担,而关于86万元赔偿的争论仍在网络空间发酵。下一次暴雨来临前,不知还会有多少颗向往“野趣”的心奔向危险。
来源:不懒睡着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