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里可以‘合理发疯’,感觉浑身的‘班味’都散了!”这两天,奉贤金海街道“金”夜六点半青年夜校迎来收官,体验完最后一节戏剧心理疗愈课后,市民张伊仍显意犹未尽,“希望街道可以持续开展这类课程,真的很精彩,也希望课程名额多一些,抢课有点难。”
奉贤夜校丰富多元课程让年轻人每周都盼着来“充电”
青年下班 夜校开门 散散“班味”
“在这里可以‘合理发疯’,感觉浑身的‘班味’都散了!”这两天,奉贤金海街道“金”夜六点半青年夜校迎来收官,体验完最后一节戏剧心理疗愈课后,市民张伊仍显意犹未尽,“希望街道可以持续开展这类课程,真的很精彩,也希望课程名额多一些,抢课有点难。”
青年下班,夜校开门。在奉贤,青年夜校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下班后的选择。从艺术疗愈到体育健身,从传统文化到实用技能,丰富多元的课程让青年在下班后解锁了别样生活。青年夜校的名额为何如此抢手?青年更爱什么类型的课程?夜校如何为青年发展型城市注入活力?近日,记者前去体验感受。
家门口的课程丰富有趣
“现在,你在热带的海岛上,感受自己躺在柔软的沙滩上”“现在,你变成了面对敌军的将领,表现出你的愤怒与霸气”“此时,你成了柔弱的林黛玉,正为凋谢的花儿哭泣”……
在“金”夜六点半青年夜校《我是一棵树》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游戏“即兴喜剧”迅速活跃了气氛,原本略显拘谨的青年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进行无实物表演,想象自己扮演不同角色,或在教室内来回走动,或放松地躺在地板上,从而逐渐放松下来,打开心扉。在表现愤怒时,张伊模仿大猩猩捶胸顿足,“这些动作放在平时根本不敢想,没想到做起来,还挺解压,感觉内心轻松了许多”。
相比金海街道的“向内求解”,奉浦街道青年夜校的燃脂尊巴则让青年的情绪向外宣泄得更加淋漓尽致。晚上7点,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舞蹈房中,动感的拉丁风旋律让空间充满活力,在欢快激昂的音乐中,换上运动装的青年跟着老师一起踩着节拍、摇摆着手臂与全身。“甩掉公文包的重量,跟着我把‘KPI’踩在脚下。”老师一句有趣的引导,让气喘吁吁的青年纷纷大笑,舞动的幅度也更大起来。
西渡街道“青咖Times·浦江夜校”则聚焦生活智慧与文化融入。三伏天里,中医专家带来的养生课教青年刮痧、穴位按摩,搭配贴心伴手礼,成了最抢手的课程;沪语课上,海派文化专家带大家学说方言,帮助来沪青年加速融入城市。
“家门口的课程,丰富有趣的内容,让我下班后不再只是宅家刷手机,有了更多自我提升和社交娱乐的选择。”法律从业者朱严谨是金海夜校的“常客”,从搏击到爵士舞,她在课程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还收获了技能与活力。“这些夜校课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街道在用心让年轻人的精神更富足。”
让青年主动走进党群阵地
记者观察到,区别以往借助各类分散的空间阵地,如今奉贤的青年夜校课程大多开设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党群阵地。
相比中心城区,远郊奉贤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往可能在空间载体和功能完备方面并不具优势。但这两年,奉贤各街镇也在不断完善升级党群服务中心软硬件能力,为群众在“家门口”嵌入更多元的服务。
今年初,西渡街道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启用,2万多平方米的空间为办好青年夜校提供丰富坚实的物理载体。西渡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于薇介绍,后续,街道还将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探索在阵地中嵌入共享办公、项目孵化等新型服务模块。
奉浦街道也依托功能丰富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各类青年活动,在青年夜校外,每月还会常态化举办“周五下班有more有young”的青年活动——在某个周五晚上,打开氛围灯,准备好饮品和美食迎接下班后的青年,大家一起围绕青年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沉浸式讨论。
记者注意到,很多来上夜校课程的年轻人都是第一次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许多人体验过后都表示这里和想象中不一样,没有那种“严肃刻板、老气横秋”的感觉。在金海街道报了4期课程的青年小陆说:“以前觉得这些地方离自己挺远,现在每周盼着来这儿‘充电’,感觉就像找到了组织。”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