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晴山房,由著名艺术经纪人郑萌萌于2017年创立,是注重以美术史观做收藏与经营的艺术机构。 秋晴山房致力于中国经典书画收藏,关注并推广当代新生艺术力量,跟国内外头部拍卖公司、知名艺术家合作,为实力藏家提供真正有收藏价值的精品。
秋晴山房,由著名艺术经纪人郑萌萌于2017年创立,是注重以美术史观做收藏与经营的艺术机构。 秋晴山房致力于中国经典书画收藏,关注并推广当代新生艺术力量,跟国内外头部拍卖公司、知名艺术家合作,为实力藏家提供真正有收藏价值的精品。
郑萌萌,于艺术品收藏行业深耕12年,拥有国内知名艺术品拍卖公司六年高管经验,是著名古画鉴定大师陈佩秋的入室弟子,精通书画鉴定,经手过超十亿元古董字画拍品,在北京拥有自己专属的艺术空间。
专场精品 先睹为快
KEY AUCTION ITEMS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2
张大千 竹溪六逸
155×78cm 10.8平尺
1946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竹溪六逸,丙戌二月,昆明湖上写,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出版】
1.谢稚柳题《张大千画集》1986年月历,图8,上海市美术印刷厂印制。
2.谢稚柳题《张大千画集》1987年月历,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出版,2025年。
【展览】
1.“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2.“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艺术空间,2025年7月。
【来源】
1.中国嘉德2011春,lot1322,估价800万-1200万,成交价920万;
2.北京保利2011秋,lot1675,估价1000万-1800万,成交价1265万;
起拍价:RMB 2,800,000
【描述】
1946年2月,张大千与友人泛舟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时作此图,此阶段张大千在北平陆续收藏并临仿了一批董巨派的重要作品,使他在敦煌临摹了大量重彩壁画之后,又再度接触到古代经典名作,那些工细而精谨的笔墨对其产生很大影响。约从1945年起,大千山水明显地进入董巨派时期。1945年11月,张大千飞抵北平,寓居颐和园。在北平,大千因缘际会收罗大量市场散出的宋元名画,浸馈日深,领悟颇多。此幅写竹溪六逸雅集之事,竹林掩映,溪流映带,六位逸士,吟诗作画。疏竹写得尤其清逸,风中摇曳之态,欹侧多姿。大千从1945年至1946年初,曾用心研习一本赵孟《九歌书画》册,绘成一卷《九歌图》,于衣纹白描所获甚多。此幅六位逸士衣纹简练,开脸高古,此时的大千已自松雪而上接龙眠,直窥吴带曹衣。
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山东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作者简介】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景星学社社员。他与二哥张善子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作品参考价格:
相同题材 尺寸略大 中国嘉德夜场2022年4370万
相同题材 尺寸略小 中国嘉德夜场2021年4025万
相同题材 尺寸小 中国嘉德夜场2020年2300万
作品场景图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3
徐悲鸿 秋风立马
130×75cm 8.8平尺
1936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廿五年春日悲鸿写于南京。
钤印:阳朔天民、幻波、幻波
【出版】
1.《荣宝斋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展作品集》P98-P99,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
2.《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出版,2025年。
【展览】
“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艺术空间,2025年7月。
起拍价:RMB 1,000,000
【描述】
1936 年(民国廿五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张力的一年:日本侵华步伐加剧(1935年发生 “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而国共两党仍处于对峙状态,整个社会笼罩在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紧张氛围中。此时徐悲鸿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南京是当时国民政府首都),既是艺术教育者,也是直面时局的创作者。他始终主张 “艺术当为人生”,反对脱离现实的空谈,创作中常融入对国家命运的关切。1936 年前后,他多次通过作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同时,他也在筹备个人画展,试图通过艺术唤醒民众意识。
钤印“阳朔天民” 中,“天民” 有 “顺应天道、坚守本心” 之意,呼应其 “以画明志” 的追求;1936 年的徐悲鸿,既是沉浸于笔墨的艺术家,更是心系家国的 “时代观察者”。《秋风立马》中,“秋风” 的萧瑟与 “立马” 的坚韧形成强烈对比,恰是那个年代 “危机与坚守并存” 的缩影 —— 他以马的姿态,喊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的忧思,也埋下了对 “冲破黑暗” 的期许。这种 “以写实笔墨承载精神力量” 的创作,正是徐悲鸿 “写实主义” 艺术观的核心:艺术不止于技法,更要成为时代的镜子与号角。
【作者简介】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原名徐寿康,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并与厉麟似等联合发起创立了中意文化协会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其主要绘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泰戈尔像》《奔马》
作品参考价格:
相同题材 相同年代 相似尺寸 北京传是2010年3360万
相同题材 尺寸小 中国嘉德夜场2011年1092万
相同题材 尺寸略小 中国嘉德夜场2020年1207.5万
作品场景图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1
启功、范曾、董寿平、陈佩秋 名家书画合璧长卷
28.3×464cm 11.8平尺
设色纸本 手卷
款识:1.仰之弥高。大康。 钤印:大康
2.江东范曾作。 钤印:范曾之印
3.己未(1979年)春仲,寿平写梅。 钤印:寿平、董寿平七十以后作
4.墨舞笔歌,沉着痛快。醉倚梅花,山僧境界。启功作颂。 钤印:启功之印
5.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庚申(1980年)暮秋,健碧时在北京。
【出版】
《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出版,2025年
【展览】
“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艺术空间,2025年7月
【须知】
1、原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忠实旧藏。
2、附范存刚先生鉴定视频。(范存刚原为荣宝斋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起拍价:RMB 50,000
【作者简介】
1、启功(1912—2005),出生于北京,满族,字符白,又作元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当代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教育家、诗人、国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书法概论》《诗文声律论稿》《古代字体论稿》等十余种著作。
2、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着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着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3、董寿平(1904-1997),原名董揆,山西洪洞人。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对外友协副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擅长中国画、兼擅书法。1939年后又在四川各地举办多次个展。1956年沿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写生,创作了《长征》画卷。1979年、1983年、1985年应邀三渡东瀛,并在东京等地举办个人水墨画展览。出版有《董寿平书画集》、《董寿平画辑》、《荣宝斋画谱·董寿平画集》等。有“寿平松”、“董梅”、“寿平竹”、“画黄山巨擘”的美称,并被国外誉为“继承中国绘画传统、走出传统的书画大师“和”人间国宝“书画巨匠,堪称当今中国画坛一代宗师。
4、陈佩秋(1922-2022),女,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擅长中国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也是著名古代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的夫人。
作品参考价格:
名家手卷 上海荣宝2011年成交价105万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0
启功 草书临《自叙帖》长卷
34×240cm 7.3平尺
1974年作
水墨纸本 镜框
款识: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1.一九七四年秋,奥村一男先生命临即求诲正,启功。 钤印:启功、元白
2.施珠点校。一九八三年时客江户。 钤印:小乘客
【出版】
1、《景行维贤—启功作品集Ⅱ》P54-55,荣宝斋,2019年。
2、《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出版,2025年。
【展览】
1、“景行维贤—启功作品展”,荣宝斋主办,2019年5月。
2、“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艺术空间,2025年7月。
【来源】
北京荣宝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景行维贤·启功作品专场LOT 0151 成交价155.2万。
【须知】
上款人“奥村一男”,在京日本和平人士,1996年代表日本队出席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抽签仪式。“施珠点校”应为1983年启功先生在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做“启功书作展”时,奥村一男先生特意带作品请启功先生点校。上款人“奥村一男”,在京日本和平人士,1996年代表日本队出席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抽签仪式。“施珠点校”应为1983年启功先生在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做“启功书作展”时,奥村一男先生特意带作品请启功先生点校。
起拍价:RMB 300,000
【描述】
启功草书临《自叙帖》长卷堪称其笔下稀世珍品,为目前市场可见启功草书创作中数一数二的作品。此作以怀素经典为母本,融数十年碑帖研究之精髓,展现出 “临古而不泥古” 的超凡创造力,无论艺术水准、历史价值抑或市场稀缺性,均属顶级梯队,堪称近现代书法史上 “帖学传承的典范之作”。
此作为启功先生1974年临写的怀素《自叙帖》。他曾多次临写怀素《自叙帖》,可见启功对此帖的重视和用功。而这种用功也为日后启功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启功曾说:“能将点画线条写得粗细均匀,有如硬笔所书,那是功夫”,因此他的书法在用笔上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线条粗细均匀、清劲爽利、气脉横生,表现出奔放的气势和跌宕的韵律。
启功的这种用笔,取法怀素,二者的相似是有目共睹的。在此临本中,启功将此帖的特点再现得淋漓尽致。在结字布局上纵情放逸,大小斜正,一任自然,大起大落,一气呵成;用笔刚劲有力,左右穿插,上下翻飞,体势雄强奔放。纵览全局,如观大江东去,湍流激荡,巨浪排空,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细而察之,其点画布白,使转连断,又翰不虚动,笔不苟为,皆有法度可寻。可谓狂而不妄,放而不乱。作品整体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追求平淡天真的艺术个性。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出生于北京,满族,字符白,又作元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当代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教育家、诗人、国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书法概论》《诗文声律论稿》《古代字体论稿》等十余种著作。
作品参考价格:
手卷 中国嘉德2018年379万
相同题材 北京保利2010年212万
手卷 中国嘉德2015年178万
参考资料:
怀素 朝代:唐
字数:698字 尺寸:28.3cm*775cm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公元776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作品内容:自述其生平大略,节录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并摘同时代名家如钱起、虞象等八人赠诗精要,分“述形似”“叙机格”“语疾迅”“目愚劣“四个部分记录颂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是怀素篇幅最长作品,在狂草领域达到汉未魏晋以来第二个高峰,与张旭狂草构成唐代狂草制高点对尚法书风彻底否定,为后世草书名家借鉴,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 。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09
启功 行书七言诗
68×45.5cm 2.8平尺
1988年作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蜜蜂两股大于茧,知是前村花又开。一九八八年春日书宋人句。天俊同志雅正,启功。
钤印:启功之印、元伯、前贤句、启功七十以后作
【出版】
《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出版,2025年;展览:“丹青传家--重要家族珍藏臻品”,秋晴山房艺术空间,2025年7月。
起拍价:RMB 80,000
【作者简介】
作品参考价格:
相同题材 尺寸略小 中国嘉德2021年69万
相同题材 相同尺寸 字数少 中国嘉德2021年66.7万
相同尺寸 相同题材 北京荣宝2021年57.5万
尺寸略小 相同题材 近年成交 北京荣宝2023年40.2万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05
启功 致马国权信札两通三页(附实寄封)
26.5×18.5cm×2 0.4平尺×2
水墨纸本 信札
款识:
1、达堂我兄先生:累奉手教,未克即时上复,为歉奚似!
拙作论书百首,居然卒业,若非鼎力促成,恐仍拖延不能完卷也。所以古人戒「独学无友」。弟之懒散,即有友而不能严加督促如我兄之高谊,亦终将一无所成矣。
剪贴之第五册,日前已挂号寄深圳信箱,因不便在印刷品中夹信件,故另具书。照片事,现已拍得大部分,尚有几件未寻得底本,故拟拍完一齐奉上,如陆续制版,可分批寄,即先将已拍部分寄上,如何?请示!
照片是胶卷,有不是百首中之例,故为剪去。现此卷分段较零碎,想无大碍也。弟现在有两任务:一是开全国政协会,一是录像,拍摄书法之教学片。录像正与百首插图相结合,故有此方便之胶卷也。
开会期间,抽空请假拍片,腹背夹攻,狼狈殊甚。奉赠小诗,敢请稍宽时日,定当郑重写出,请释锦念!闻公东渡看文物,收获定甚丰富,可羡可羡!
弟明年可能东渡,开书展,为荣宝斋与西武公司之约,具体日期尚未定也。欧初同志来,谈容师恢复甚佳,至为可喜。今冬明春,即春节前后,拟招弟往游,自可晋谒,亦我辈所共庆者也!匆此即颂撰安!弟功敬上。(一九八二年)
2、达堂我兄:违教有年矣,得来书至慰远念!命题大作书签,写呈求教。弟近来目力渐衰,视直线有一曲折,书不成字,尚祈谅察!新年在迩,敬祈阖家幸福、旅候增胜!弟功再拜。十二月十二日。(一九八五年)
【出版】
《达堂存札》P483、484、493,马达为主编,香港翰墨轩2023年出版。
【须知】
1.附苏士澍先生鉴定视频。
2.上款人:马国权(1931—2002)是中国 20 世纪杰出的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与启功、沙孟海、沈从文等诸多名家大师交往密切,通过书信往来探讨学术问题。启功曾称其为 “畏友”,二人长期交流急就章、草歌诀等书学问题,《达堂存札》收录了多通启功致马国权的信札。
起拍价:RMB 1,000
【描述】
这是启功于 1982 年和 1985 年致马国权(达堂)的两通信札(附实寄封),内容围绕学术合作、个人事务及久别问候,具体如下:
第一通(1982 年)
致谢与感慨:
因未能及时回复马国权多封来信而致歉;提及自己的《论书百首》得以完成,坦言若非马国权 “鼎力促成”,恐怕仍会拖延,感慨 “独学无友” 的弊端,自嘲懒散,全靠马国权的督促才有所成。
书稿与照片事宜:
已将剪贴的《论书百首》第五册挂号寄往深圳信箱,因不便在印刷品中夹信,故另写此信说明;关于照片,大部分已拍摄,剩余几件未寻得底本,计划拍完后一并寄上,若需陆续制版,可先寄已拍部分,征求马国权意见。
说明所拍胶卷中,非《论书百首》内容的部分已剪去,虽分段零碎,但想来无大碍;提到自己正忙于两项任务:参加全国政协会、拍摄书法教学录像,录像与《论书百首》插图结合,因此方便获取胶卷。
近况与邀约:
感慨开会期间需抽空请假拍片,“腹背夹攻,狼狈殊甚”;承诺为马国权题写小诗,恳请宽限时日,定会郑重写出;听闻马国权东渡考察文物,称 “收获定甚丰富,可羡可羡”。
提及自己明年可能应荣宝斋与西武公司之约东渡办书展,具体日期未定;欧初同志来访时告知容庚(容师)身体恢复良好,十分可喜,对方邀请自己今冬明春(春节前后)前往,届时可登门拜访,认为这是 “我辈所共庆者”。
第二通(1985 年 12 月 12 日)
久别问候:
感叹 “违教有年”(久未受教),收到马国权来信后,深切慰藉了远方的思念。
赠书与近况:
应马国权之请,为其大作题写书签并寄上,坦言自己近来 “目力渐衰”,看直线都觉得曲折,字已写不成样子,恳请谅解。
新年祝福:
新年将至,恭祝马国权阖家幸福、旅居安康顺遂。
两通信札既体现了 1982 年二人密切合作《论书百首》时的默契,也展现了 1985 年久别后彼此的牵挂,字里行间满是学者间的相互扶持与真挚情谊。
【作者简介】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07
启功 草书临陆机《平复帖》
110×53cm 5.2平尺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启功临。
钤印:启功之印、元伯
【须知】
1、附苏士澍先生鉴定视频。
2、根据苏士澍先生所述“启功之印、元伯”为刘博琴所刻(刘博琴(1921-1984)号竹翁 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曾祖刘宽夫为金石名家,与赵之谦关系甚密,收藏颇丰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金石书画名家。
起拍价:RMB 120,000
【作者简介】
作品参考价格:
相同题材 尺寸小 北京荣宝2018年46万
相同题材 草书 中国嘉德2021年40万
参考资料:
纵:23.7厘米横:20.6厘米材质:牙色麻纸本
年代:西晋,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书法家。
《平复帖》共九行、八十四字。它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皆有参考价值。
是天下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5
康有为 行书四屏
99×44cm×4 3.9平尺×4
水墨纸本 镜心
款识:1、神鬼天龙日夜围,六时说法万花飞。金轮千转相不动,紫府灯光紫焰微。更甡。
2、鲲鹏变化且随风,出入千重云水中。行到光音应少驻,铿锵天乐海云红。游存。
3、万花飞舞妙音天,大醉骑龙过日边。未解吞针尽一钵,还应面壁度千年。广厦父。
4、华严国土时时现,大地光明无语言。只是众生同一气,要将悲悯塞乾坤。旧作四章,康有为。
钤印:康有为印(三次)、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四次)、更甡
鉴藏印:醉墨书屋
起拍价:RMB 280,000
【描述】
康有为的这组行书四屏,内容是他创作的四首七言绝句,字里行间融合了佛道哲思、个人心境与宏大情怀,既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也暗含着经世致用的抱负。以下逐首解析:
第一首
“神鬼天龙日夜围,六时说法万花飞。金轮千转相不动,紫府灯光紫焰微。”
开篇 “神鬼天龙”“六时说法” 化用佛教意象(“六时” 为佛教昼夜计时,“说法” 指佛陀宣讲佛法),描绘出一个被神圣与超自然力量环绕的境界,仿佛在宏大的精神场域中,佛法如 “万花飞” 般普度众生。
“金轮千转相不动” 中,“金轮” 象征佛法的轮转与永恒,而 “相不动” 则指向 “诸法空相” 的禅意 —— 外界纷扰万变,内心却能保持安定。
“紫府灯光” 借用道教 “紫府”(神仙居所)的意象,以 “紫焰微” 暗示精神之光虽不炽烈,却持久不灭,暗含对内心信仰与精神力量的坚守。
第二首
“鲲鹏变化且随风,出入千重云水中。行到光音应少驻,铿锵天乐海云红。”
首句 “鲲鹏变化” 源自《庄子・逍遥游》,以鲲鹏的巨化与随风而行,隐喻人生境遇的变幻与顺势而为的智慧。
“出入千重云水” 既写天地之广阔,也暗指个人经历的波折(康有为一生历经维新变法、流亡海外,遍历多国,与 “千重云水” 的漂泊感呼应)。
“光音” 是佛教 “光音天”(天界之一),“天乐”“海云红” 则描绘出抵达理想境界时的景象:听闻天乐铿锵,眼见海云映红,暗含对精神归宿或理想世界的向往,也透露出历经动荡后对安宁的期盼。
第三首
“万花飞舞妙音天,大醉骑龙过日边。未解吞针尽一钵,还应面壁度千年。”
“妙音天” 为佛教护法神(象征音乐与智慧),“万花飞舞” 延续前两首的空灵意境;“大醉骑龙过日边” 则以狂放的想象,展现超脱世俗的豪迈气概,似暗含对传统束缚的突破(呼应其维新变法的激进性格)。
后两句转折:“吞针尽一钵” 是佛教苦行典故,“面壁度千年” 则化用达摩面壁的故事,表达即便未能参透极致的修行境界,仍愿以坚韧之心求索千年,体现对精神修炼的执着与自省。
第四首
“华严国土时时现,大地光明无语言。只是众生同一气,要将悲悯塞乾坤。”
“华严国土” 出自《华严经》,象征圆满无碍的理想世界,“时时现”“大地光明” 强调这种境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潜藏于世间,无需言语即可感知。
末两句 “众生同一气,悲悯塞乾坤” 是全诗的核心:认为万物众生本为一体,应怀 “悲悯” 之心包容天地。这既体现了儒家 “仁爱” 与佛家 “慈悲” 的融合,也暗含康有为作为改革者的情怀 —— 即便历经挫折,仍希望以悲悯之心关怀众生,以经世之志改造社会。
【作者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所著《广艺舟双楫》中提出的“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品参考价格:
相同题材 尺寸大 中国嘉德2020年126.5万
相同题材 尺寸大 近年成交 西泠拍卖2023年103万
相同题材 尺寸大 近年成交 中国嘉德2024年97.7万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4
陆俨少 雁荡泉石
34×45.5cm 1.4平尺
设色纸本 镜心
款识:雁荡泉石。陆俨少写。
钤印:俨少、嘉定、宛若
起拍价:RMB 30,000
【描述】
雁荡山是陆俨少喜欢的题材,他和黄宾虹、潘天寿一样对天台山、雁荡山情有独钟。郭熙早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东南之山多奇秀”,并援引雁荡山为例,雁荡山遂成为画家笔下爱物。陆俨少称雁荡山是“云泉之源”,多次到雁荡山写生作画。他也的确在对雁荡山的描绘中独创了画云、画水的新技法,陆俨少笔下的雁荡,多激流险滩,线条变幻无穷,对水的描绘达到了生动逼真、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云的处理也有独到之处,他独创的 “墨块”、“留白”勾云法,强化了画面山峦雾霭的变化,达到了 “独诣”之境。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县内,素有“海上名山”、“寰中胜境”之美誉。山中多诡形殊状的峰嶂洞瀑,尤以瀑布闻名,历来都是山水画家的理想去处。陆俨少一生最爱雁荡,曾于1963年、1982年两游雁荡山,并以雁荡山为母题创作了多幅作品。
本幅画作展现了陆俨少晚年浑厚雄健、沉着痛快的典型风格。画面以大刀阔斧的用笔和繁复的色墨状出青山叠翠的雁荡胜景。此作构图由“取势”而下笔,胸有成竹、笔笔生发、步步为营,将静态的山水画得跌宕起伏,将连绵群峰画得宛如游龙,营造出排山倒海的雄浑气势。但见山峰或陡立或斜卧,险峻壮观;茂幽谷林,曲折迂回;飞瀑流泉,势如闪电。
其用笔饱满酣畅,老辣而醒目,在传统山水画中有着水墨交融的流动感,达到了“元气淋漓障犹湿”的高超境界。此图最妙处在于云水,由于表现手法不同,云是弧形带圆,水是弧形带扁;云势氤氲,曲然而生,线条简练;水则潆洄曲折,或奔或咽,线条故繁。加之水是平面,云是立体,水流盘曲,用笔繁细;云色混茫,用笔粗简。故云水相植,厘然判别,既不相混淆,又映带呼应,相映成趣。绝妙的画云水之法,形成了画面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诸般景物鲜活异常。咫尺画面,让人浮想联翩,显示了“陆家山水”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陆俨少(1909-1993),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陆俨少1927年拜冯超然为师,并与吴湖帆相识,在两位先生处,看到不少历代名家真迹。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作品参考价格:
尺寸略大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172万
相似尺寸 朵云轩2020年拍卖82.8万
*点击拍品图片,查看拍品详情
LOT 16
唐云 铁线悬苍玉
58×47cm 2.5平尺
1990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杭人唐云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廿六日画。
钤印:老药、大石翁
【须知】
说明:附燕京书画社发票(电子版)
起拍价:RMB 5,000
【作者简介】
唐云(1910-1993),浙江杭州人,现居上海,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大石、大石翁等,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擅长花鸟山水,偶作人物,画中之精神取法古人而得之,所作不受物象之局束,大胆落墨,细心收拾。所作能将北派雄厚刚强的笔意与南方秀逸灵动的笔墨相结合,清丽洒脱,生动有致。生前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来源:沐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