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世界杯冠军米尔去世,他曾创造德甲“冥场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6 15:07 2

摘要:继去年年初先后离世的主帅贝肯鲍尔和左后卫布雷默之后,前锋弗朗克·米尔成为第3位离开人世的1990年世界杯冠军队球员。这位红白埃森、门兴格拉德巴赫、多特蒙德和杜塞尔多夫名宿在德国当地时间周二凌晨2点半左右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7岁。

继去年年初先后离世的主帅贝肯鲍尔和左后卫布雷默之后,前锋弗朗克·米尔成为第3位离开人世的1990年世界杯冠军队球员。这位红白埃森、门兴格拉德巴赫、多特蒙德和杜塞尔多夫名宿在德国当地时间周二凌晨2点半左右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7岁。

生于1958年的弗朗克·米尔在8月5日凌晨去世。

不同于突然就离开人世的布雷默,米尔尽管也走得太早,但其实外界有一定的心理准备。5月底,米尔按计划前往意大利拍摄一部关于1990年世界杯夺冠的纪录片。结果在飞抵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后,他就在出租车上突发心脏病,随后被送往医院并置于诱导性昏迷状态,病情稳定后转到了家乡埃森的一家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但最终,他还是输掉了这场人生的战斗。

奥运会铜牌和世界杯冠军

其实中国的德国足球迷普遍对米尔并不熟悉,反倒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国足拥趸对这个名字会有印象。因为在1988年韩城奥运会上,身披11号球衣的米尔以联邦德国国奥队队长身份,在3比0大胜中国的小组赛首轮比赛中梅开二度,外加因故意从后踢倒带球突破的马林吃到黄牌。

1988年汉城奥运会小组赛首轮,米尔和中国队队长贾秀全赛前交换队旗。

那届大赛,米尔与克林斯曼是主力锋线搭档,两人总共斩获7球2助攻(克林斯曼4球1助攻),率队拿到了铜牌的队史最佳成绩。而仅仅两年后,两人又双双成为了世界杯冠军,克林斯曼依旧是主力,而已经31岁的米尔则只是克林斯曼、沃勒尔和里德尔之后的第4中锋,整届赛事都没有出场。意大利之夏后,他就再也没有入选国家队了。

继主帅贝肯鲍尔(后排左2)和主力左后卫布雷默(前排左4)之后,米尔(后排左6)成为第3个离开人世的1990年世界杯冠军队成员。

从1982年首次入选由德瓦尔挂帅的国家队,到1990年世界杯夺冠,米尔只是代表国家队出场17次,没有进球。除了1990年世界杯,他还参加了1988年欧洲杯,小组赛期间2次替补出场,而1比2负于荷兰的半决赛则与克林斯曼以及沃勒尔组成首发三前锋,但因背伤错过了1982年世界杯。此外,米尔还参加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小组赛2胜1负出线后在1/4决赛2比5负于南斯拉夫),打进1球。

1989年德国杯夺冠英雄

除了国字号层面的世界杯冠军和奥运铜牌,米尔还有另一项重要荣誉,也是俱乐部层面仅有的一个冠军——1989年德国杯。每次说起这场4比2击败云达不来梅的柏林决赛,多特蒙德球迷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梅开二度的诺比·迪克尔,但其实那场比赛中表现最好的球员是米尔。他除了两次助攻迪克尔破门,还攻入反超为2比1的进球,外加一次门线救险。在米尔看来,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佳比赛,“我终于赢得了一些东西,并且感觉自己表现出色。这是一个完美的足球之日。”

1989年德国杯是米尔职业生涯唯一的俱乐部锦标。

1989年德国杯不仅对于米尔而言如此重要,对于多特蒙德来说也影响深远,因为这是他们34年来的第一个顶级赛事冠军。而另一个里程碑意义在于,多特蒙德球员首次穿上了日后成为球队重要标志的黄黑相间长袜,而这个点子正是来自于米尔。米尔透露,球队当时内部气氛融洽,球员之间更像是朋友,他和佐尔克、德贝尔、迪克尔、卢施、库托夫斯基等人经常会在训练前后跟装备员兼大巴司机“轰炸机”维甘德坐下来喝杯咖啡,谈天说地。德国杯决赛前,考虑到贵为1987/88赛季德甲冠军的不来梅才是热门,已经输过一场德国杯决赛(1984年门兴互射点球输给拜仁)的米尔觉得必须做些不寻常的事情。于是在一次训练前喝咖啡时,他让维甘德在决赛球衣上搞搞新意思,并最终“研发”出了间条纹长袜。

更有意思的是,当黄黑间条长袜穿在其他大部分队友双腿上特别显眼,米尔却压根没穿出效果来,因为他习惯于把袜子拉到脚踝处,而且不戴护腿板。他说:“这并不是我想装酷,我纯粹是受不了戴护腿板。”就算有强制佩戴要求,“我也经常作弊。如果戴了护腿板,我就会在开场1分钟后,趁机把护腿板扔到场边。”

把袜子拉得很低和不戴护腿板是米尔的重要标志。

米尔的古灵精怪还体现球风上。他经常会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处理,例如在这场德国杯决赛中,他在中场左路接球后就突然转身加速连过两人,然后用并不擅长的左脚低平球传中绕过了最后一名防守球员,助攻迪克尔在禁区中央推射扳平1比1,“我必须用左脚内侧处理,然后兜出一点弧线,因为我从来不会用外脚背(胡梅尔斯听见肯定笑死)。”战至第58分钟,身高只有1.76米的米尔接应佐尔克的右路传中,高高跃起甩头顶入球门左侧,令不来梅门将雷克望球兴叹。除此之外,米尔还喜欢偷袭对手,例如用脚或头偷走门将手中的皮球。因此,很多人都把米尔称作“狡猾的家伙(Schlitzohr)”。

黄黑首秀就空门不入

如果说多特蒙德球迷每次说起米尔都会联想到1989年德国杯决赛,那么提到米尔这个名字,中立球迷几乎肯定会联想到另一场比赛:1986年8月9日多特蒙德客场2比2打平拜仁的联赛。在那场比赛进行到第41分钟时,场上比分为1比1。多特蒙德获得反击机会,米尔发挥速度优势趟过了冲出禁区试图铲球的门将普法夫,接着一路带入小禁区右侧面对空门,结果最后竟一脚踢在了立柱上(如下动图)

米尔当时究竟在想些什么?他后来透露,过掉普法夫后他突然想到了利特巴尔斯基,“因为他总能做出漂亮的假动作,然后用双腿把球夹住。然后我就想:我现在也要这么做。我要让滑铲的那个人,当时是普法夫,铲空气。但我跑得比球快,失误了,然后又草草收场。”于是,米尔创造了德甲历史上最著名的空门不入之一。时至今日,这个愚蠢的画面依旧被德甲官方在比赛中场休息时反复播放。米尔也自嘲道:“每个老奶奶、每个卖香肠的都记得那个名场面。”

尽管首秀就沦为笑柄,米尔的多特蒙德生涯却最终大获成功,他也成为了黄黑球迷的宠儿。在长达8个赛季里,他代表“黄黑军团”出场227次,打进66球,其中第一个赛季就斩获17个德甲进球,但后来逐渐从射手转型为助攻手,产量明显下降,单赛季德甲进球再也没有达到过两位数。

相比之下,米尔职业生涯初期效力于家乡球队红白埃森,以及随后效力门兴期间效率更高。1980/81赛季,他为红白埃森在德乙北区38轮打进40球而荣膺射手王,因此得到了门兴垂青。而效力门兴5年间,米尔在190场比赛中打进86球,其中在1983/84赛季以19球排在德甲射手榜第3,而球队则在与冠军斯图加特同分的情况下,因净胜球劣势屈居第3。加盟门兴后仅仅半年后,他就首次入选了国家队。

米尔为门兴效力5年并攻入了86球。

1991年,随着希斯菲尔德从克佩尔手中接过多特蒙德帅印,米尔被丹麦前锋波夫尔森和新加盟的瑞士射手查普伊萨特挤到了板凳上。希帅第一个赛季就率队拿到了德甲亚军,第二个赛季又成为了联盟杯亚军。1994年,米尔转会杜塞尔多夫,在德乙和德甲又各踢了一个赛季后就挂靴了。他一走,多特蒙德就在希帅手下修成正果,连夺两届德甲冠军,并在1997年拿到了欧冠冠军。整个职业生涯,米尔在德甲出场386次,打进123球,位居历史射手榜第31,在德乙出场157次,打进87球,在57场德国杯中斩获24球,还在31场联盟杯中攻入13球。

挂靴后,米尔住在位于明斯特和瓦伦多夫之间一个叫阿尔弗斯基兴的村庄以及西西里岛。他还经常参加元老队比赛,去年还身披多特蒙德传奇队球衣,与魏登费勒、奥沃莫耶拉、奥东科等一帮后辈并肩作战。得知米尔的死讯后,多特蒙德总裁瓦茨克表示:“‘弗兰基’在场上是个狡猾的家伙,而在场下则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人。1986年他加入我们时,情况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在1989年赢得德国杯、1992年获得德甲亚军以及1993年闯入欧洲联盟杯决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与米尔的家人和亲人同在。”而红白埃森的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朗则表示:“米尔不止是红白埃森走出的最伟大球员之一,而且还是个很好的人:脚踏实地、真诚可靠和充满正能量。”

米尔近年仍经常代表多特蒙德参加元老赛。

米尔的去世,令前队友沃勒尔感到震惊。这位德国国家队主管表示:“继贝肯鲍尔和布雷默之后,我们如今又失去了一位1990年世界杯冠军。米尔是一个真正的团队球员,他以自己的积极心态和幽默感,为美妙的团队精神和在意大利的伟大时光作出了贡献。他是个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都是一个积极意义上的狡猾的家伙。我们会怀念他的。”

来源:体坛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