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突袭辽宁舰!33秒高燃反击!3个王炸细节让对手破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6 15:17 2

摘要:近日,在央视播出的《攻坚》纪录片中,罕见描述了外机突袭我军辽宁舰以及我军是如何在33秒之内进行反击的,其中三个细节让全网军迷沸腾了。

近日,在央视播出的《攻坚》纪录片中,罕见描述了外机突袭我军辽宁舰以及我军是如何在33秒之内进行反击的,其中三个细节让全网军迷沸腾了。

从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当时应该是有另外一个国家的军事侦察力量,注意到中国航空母舰在西太平洋的活动,随即起飞了高空无人机,想要对辽宁号航母战斗群进行实时跟踪监控。

这种情况,在此之前我们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没有采取过直接对抗的模式。而这次我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法,航空母舰编队在用雷达探测到对方的高空无人机之后,马上作出决定——起飞歼15舰载机!

随后在较短的时间里,歼15舰载机就在甲板上腾空而起。这也是我们的航空母舰战斗群首次起飞舰载机应对高空无人机这种类型的作战装备。

交战过程当中有三大细节直接让对手破防!

第一个细节就是在我军能在第一时间“咬住”目标,隐身技术不再是万能。

据央视纪录片披露,当这架不明无人机逼近第二岛链核心区域时,辽宁舰编队的雷达系统便已将其捕捉。

这不是一架普通的无人机,而是具备高空、高隐身与长航时特性的战略侦察平台,飞行高度超过一万米,续航能力达到数十小时,极可能属于某大国的前沿监控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这架无人机表面涂有先进隐身涂层,但仍未能逃脱中国舰载雷达系统的监控。

然而,真正的杀手锏,还在后面。

升空后的歼-15,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完成了编队,并且只用了7秒,就完成了对目标的火控雷达锁定。

中国的强势回击,击溃了对手的防线。他们赌的就是中国航母在恶劣天气下反应迟钝,甚至无法做出有效反应。然而结果却狠狠打了他们耳光,他们非但“没想到我们能起飞”,更“没想到我们这么快”。

而根据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柯雪龙事后回忆道:“那时根本没有时间多想,对方已经快要穿过我们的起飞线了,唯一的念头就是必须立刻升空迎敌,分秒必争。”

面对挑衅,辽宁舰紧急起飞4架歼-15舰载机。

这些挂载实弹的“飞鲨”并未采取激进驱离,而是以战术队形将无人机包围在空空导弹射程内。

央视画面中,歼-15的火控雷达持续照射目标,导弹发射指示灯全程闪烁,形成无形的威慑力。

“外机始终在我们的导弹容许发射范围内。”邓伟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海军的战术哲学——既展现决绝的防御意志,又保持高度的专业克制。

这种“压迫式护送”战术,此前已在应对P-3C反潜巡逻机时得到验证:歼-15分组贴身盯防,直至将对方“送”回基地。

这架“不速之客”,后来被普遍认为是美军的MQ-4C“海神”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它是为海洋监视量身定制的顶级装备,能在1.7万米高空飞行,常规防空武器难触其及,续航超28小时。

其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可对广阔海域进行360度扫描,识别包括航母在内的任何大型舰艇。

美方派遣这架无人机,意图再明显不过。当时,美军在西太平洋仅有“华盛顿”号航母刚完成维修,尚未形成完全战斗力,面对中国双航母,正值力量上的“空窗期”。此时利用无人机进行高强度情报搜集,是其合乎逻辑的策略。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枚“试探”的棋子,一头撞进了一张早已织就的天罗地网。央视画面无声地证实,辽宁舰的雷达系统对这种高空目标做到了有效探测与追踪。所谓的隐身涂层和高空优势,并没让它在中国海军的多层次探测体系面前全身而退。

而歼-15的出现本身,更彰显了中方装备性能和战术选择的自信。它不仅飞行高度足以匹敌MQ-4C,其载弹和火控能力,更是对“海神”无人机单向信息优势的有力回应。

要说这次事件最狠的,还得看背景。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双航母编队,带着055大驱、093核潜艇,在关岛附近海域合体亮相。

这配置直接对标美国航母打击群,而且中国海军只用了十年就从“零航母”走到现在。专家说,双航母的意义不光是数量翻倍,关键是一艘维护时另一艘接着干活,全年无休地在远海存在。

这场无声的较量背后,中国海军展现的,远不止是硬件技术的飞跃。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素质的成熟,一种战略认知的坚定。面对抵近的“挑衅”,中方没有选择激化矛盾,而是用一种教科书式的专业、克制,却又蕴含强大力量的方式,将危机精准管控。

这种“老戏骨”般的表现,懂得何时发力,何时留白,或许正是现代海权思维与传统“硬碰硬”哲学的根本分野。真正的胜利,不再仅仅取决于谁的枪声更响,而在于谁能用最小的代价,守护最大的安全边界。

当无人机最终调转航向,西太平洋的浪花依旧拍打着海面。但这片水域见证的,已是一场正在深刻发生的权力转移。这起事件留下的思考,远超事件本身:

在未来的全球海洋坐标轴上,旧的规则被悄然挑战,新的默契尚未完全形成,谁又将有资格,有能力,来定义这场静默游戏的新玩法呢?

面对美国11艘航母的绝对数量优势,中国海军已走出非对称发展之路。未来一旦中美开战,我国有着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在台海方向,以岸基航空兵和反舰导弹构建“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从航母编队的运用来看,我们可以凭借双航母编队甚至未来更多航母编队的力量,双航母编队配合075型两栖攻击舰,可形成“小多编队”灵活部署,在远海与敌方航母编队进行对抗,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

更关键的是,东风-21D、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与航母编队形成“空海一体”打击网。

信源:大江网_我国双航母远海实战化训练,细节画面首次公开:4架战斗机首次起飞查证无人机,外机始终在导弹容许发射范围内

来源:大胡子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