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色彩密码,每种都有故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6 15:27 2

摘要: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一条超有意思的讲解,原来在咱们的文物里,这些古老的颜色一点也没失去它们的灵气。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粉、金,一个个色彩,每一种都自带故事。咱们老祖宗用手里的工艺,一把把地把美感和情调都定格在文物里,真是把“好看”这个词玩明白了。

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一条超有意思的讲解,原来在咱们的文物里,这些古老的颜色一点也没失去它们的灵气。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粉、金,一个个色彩,每一种都自带故事。咱们老祖宗用手里的工艺,一把把地把美感和情调都定格在文物里,真是把“好看”这个词玩明白了。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红。红墙、红漆、红宝石,一眼就让人情绪高涨,心里暖和。像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漆耳杯,时间都过了两千年,红色还瞧着这么招摇。还有满族贵族的红宝石腰饰、细腻渐变的玻璃鼻烟壶……红,在身边时,热烈又讲究,像过年桌上的第一串鞭炮。

再往下看,是橙色。橙色在文物里很有生活气。唐代彩绘侍女俑,穿橙色衣服,一副千年前的时尚KOL派头。闽南大门的风狮爷陶灯座,橙黄陶土不光守家门,还添了不少亲切气息。还有玛瑙凤凰和橙色梅花杯,那种温暖感就跟冬天下午晒到的阳光似的。

说到黄色,绝对是皇家的专宠。小时候总觉得皇帝爱穿黄袍,原来连文物也被黄得艳压群芳。雍正那会儿的珐琅黄釉碗,宋人做的缂丝团扇,都是亮黄色,一看就是“天子气”。但黄也能很接地气,清代百蝶盖碗、素三彩荷花杯,就给黄加了些温柔和俏皮劲儿。

绿色给人最舒服的那口气。玉器里的清润,瓷器上的新绿,唐代那种青瓷灯盏、荷叶盘,放到今儿也毫不落伍。绿玻璃瓜盒、早期青铜牌上的绿松石镶嵌——不光审美在线,还是对自然的致敬。绿意盎然里,其实是古人心里的诗和远方。

蓝色看着最梦幻。不信去大同的北魏蓝玻璃瓶或唐代描金蓝琉璃盘看看,你会发现蓝色能把人带到深海或漫天星空。那种从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域美,到景德镇青花交织的烟云气,更是让文明的路变得绚丽多姿。

紫色,真是贵族色。紫禁城、紫微星,名字里都有“贵气”的味道。钧窑紫釉花盆、清代紫晶鼻烟壶,低调里闪着一丝张扬。古时候,谁要是能把“紫”穿在身上,绝对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粉色就是温柔小甜心。清代料石鼻烟壶粉得通透,莲花盖碗、桃花色玻璃瓶,全是生活的细腻和雅气。明清时期那种花形杯子,既神器又走心,就像春天初来时姑娘微笑的一抹粉。

最后说说金色,这才是永恒不败的C位。明代白玉云龙帽顶镶金托,战国金怪兽,还有唐代鎏金铜龙,每一样都闪着光。皇后用的金凤帔坠,老宝贝们在金色里点亮了尊贵和美感,金光下全是文化里的细水长流。

说到底,这些文物不是柜子里的“老家伙”。从釉色、青铜到织物,每一缕色彩都有祖辈留下来的讲究、审美,还有那份对世界的尊敬。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别只顾拍拍照,多花几分钟慢慢看,看一眼色彩里的风雅和智慧,真心觉得祖宗们太会玩色了!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正义凛然香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