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人民日报聚焦“提高质量、改进文风、贴近读者、引人入胜”目标,传承弘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脉动,保持端庄大气基调,在核心报道、理论评论、舆论监督、版面设置、栏目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增强报道思想引领力、实践指导力、精神感召力上持续下功夫,推出了一批以小
本文转自【新闻战线微信公众号】原创 于春晖
近年来,人民日报聚焦“提高质量、改进文风、贴近读者、引人入胜”目标,传承弘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脉动,保持端庄大气基调,在核心报道、理论评论、舆论监督、版面设置、栏目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增强报道思想引领力、实践指导力、精神感召力上持续下功夫,推出了一批以小见大、见人见事的通讯报道,组织了一系列清新明快、说理透彻的理论评论文章。
就理论宣传而言,我们主要从理念、策划、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质量、改进文风。
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性+专业性”“新闻+理论”的理念,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大众化,打造新栏目新品牌。人民日报理论宣传与《求是》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期刊相比,既有共性要求,都需要保证理论文章的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又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就是要突出新闻性。因此,编委会提出理论版改文风要坚持“政治性+专业性”“新闻+理论”的理念。为此,我们着力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道理、学理、哲理的研究阐释,组编文章努力在理论根基、学术涵养、实践背景、现实需求、科学指向五个维度上把问题讲清说透,以“七个量”即正向能量、知识含量、信息含量、思想含量、逻辑力量、文字质量、眼界气量为组稿、选稿、定稿标准,在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重大概念上发挥引领作用,推出“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访谈录”“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等新栏目,打造党中央机关报理论宣传特色品牌。
二是按照“新闻+理论”的理念和速度策划刊发重头理论文章。按照这样的思路,今年元旦以来,我们组编了一大批好文章。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我们以“新闻+理论”的理念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及时约请臧安民同志加班加点,撰写《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一文。文章理论阐释、案例实例有机结合,文风生动清新,2月10日以整版篇幅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又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4月22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了《美国滥施关税及中国反制措施的法理视角透析》《坚持多边主义正道 捍卫国际贸易秩序》双头条文章,从法理视角阐释总书记思想和中国反制美国滥施关税措施的正义性,也体现了“政治性+专业性”“新闻+理论”品质。
三是秉持“全社一盘棋、开门办理论”的理念创新理论宣传策划机制。理论宣传提高质量、改进文风,需要按照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要求,建立有力有效的机制。编委会坚持“全社一盘棋、开门办理论”,建立由分管理论部的社领导牵头的理论宣传策划工作机制。该机制成员单位有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人民网、人民日报出版社、环球时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新闻战线杂志社等,办公室设在理论部。这一新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理论宣传优势,调动了成员单位参与理论宣传的积极性。报社还改进理论版文章融媒体传播机制,对理论文章的网络传播进行统一策划协调,提出理论版头条文章要放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首页前五条位置推送,打造网络舆论传播的知名品牌。现在,理论版头条文章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点击量基本都超150万,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统筹策划,兼顾网上网下,在做好优质版面内容的同时,积极推进理论版重点文章的多媒体转化传播,加强原创融媒体产品策划生产,努力将理论版文章转化为图文、动图、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制作领读学习短视频,进一步探索理论文章的可视化传播途径。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理论部)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5年7月(下)。
责任编辑:王月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韩昀蓁(实习)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