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濠宣讲”】礐石街道开展“擦亮‘建筑之乡’金字招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主题宣讲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6 17:40 2

摘要:为深入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展现礐石街道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担当、新作为,7月31日,由区委宣传部、礐石街道主办,珠浦社区、葛陈社区协办的“百千万工程”“濠宣讲”活动在礐石街道党工委党校举行,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内群众参加活

为深入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展现礐石街道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担当、新作为,7月31日,由区委宣传部、礐石街道主办,珠浦社区、葛陈社区协办的“百千万工程”“濠宣讲”活动在礐石街道党工委党校举行,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内群众参加活动。

活动中,来自珠浦社区和葛陈社区代表依次登台,以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故事,生动讲述了各自社区建筑历史发展和“百千万工程”实践经验。珠浦社区代表讲述了社区凭借建筑崛起之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通过“百千万工程”在规划优化、产业升级等方面实现多元发展的历程;葛陈社区代表则分享了社区依托建筑业发展壮大乡贤队伍,以慈善事业回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等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为“百千万工程”的推进给出了生动范例。

近年来,礐石街道珠浦社区和葛陈社区以“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为双轮驱动,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两个社区虽同属“建筑之乡”,却各具风采,共同为礐石“百千万工程”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珠浦社区:从“石开基业”到多元振兴的辉煌蝶变

珠浦社区背倚香炉山,濠江穿境而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孕育了“中国建筑之乡”的传奇。从宋代开基到改革开放,珠浦人以打石为生,锤炼出坚韧匠心。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珠浦建筑人勇立潮头、敢闯敢拼,从最初的施工队发展壮大为十余家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强企,让“建筑之乡”的美誉响彻四方。

珠浦的振兴不仅依靠建筑产业,更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多元突破。社区依托巨峰景区资源推动“印象桃里”商业综合体开放运营;通过“三清三拆”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使旧池塘焕新,古巷变身打卡点;多措并举改善民生服务,推动污水处理、学校焕新、道路提升等实措惠及千家万户。

葛陈社区:薪火相传的建筑技艺与慈善反哺

葛陈社区的建筑基因深植于潮汕文化土壤,从明代先祖拓荒定居到如今“建筑之乡”享誉四方,葛陈人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奋斗史诗。社区现存300余座传统民居,如“驷马拖车”“四点金”等,是潮汕建筑技艺的活态博物馆。2022年扩建的陈氏祖祠,融合嵌瓷、木雕等非遗工艺,成为集潮汕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展馆。

改革开放后,葛陈建筑队伍迅速壮大,45家规模企业遍布全国,解决了社区60%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为慈善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葛陈慈善会成立以来,投入超2亿元升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老人活动中心、修缮学校、保护古树“腰佝松”,形成了“产业反哺慈善、慈善助力民生”的良性循环。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葛陈社区通过乡贤座谈会、走访企业等方式凝聚乡贤力量,盘活闲置土地建成农民公寓“华园豪庭”,通过整治首层商铺招商环境,优化莘园北路入口商业铺面业态,实现集体收入增长。2023年以来获捐约22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帮扶,使社区发展更有温度与活力。

下来,礐石街道将继续发挥“建筑之乡”优势,探索“百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基层智慧。同时,将继续丰富基层宣讲活动形式,传播礐石声音,讲好礐石故事,带动干部群众投身参与“百千万工程”,共绘礐石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信息来源:礐石街道 部分图片来源:南方+ 记者:余丹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来源:快乐的枫叶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