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特科技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已形成从模具设计、熔炼铸造到精密加工的全套生产工艺,产品可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是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供应商。
8月8日,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特科技)北交所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光大证券。
南特科技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已形成从模具设计、熔炼铸造到精密加工的全套生产工艺,产品可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是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供应商。
梳理来看,实际控制人蔡恒持股比例近49%,担任董事长职务;存在财务内控不规范,包括用个人卡与公司账户混用、用印审批流程规定不够清晰等;蔡恒配偶存在资金占用情形;募资缩水1.34亿元,仍要融资2.86亿元;扩产项目必要性遭问询;代建-租赁-回购的模式引关注;收入增速放缓,精密件贡献占比超77%;客户集中度高,主要由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贡献,也是应收账款主要欠款方;研发费用率在同行中垫底。
蔡恒持股比例近49%,财务内控不规范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09年11月,南特科技在珠海成立,2016年8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次年12月终止股票,到了2024年11月又再次挂牌,主办券商是光大证券。
蔡恒持股比例近49%。截至招股书披露日,蔡恒持有南特科技48.82%的股份,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且其还担任董事长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蔡恒出生于1972年,曾任职于珠海市香洲区金刚石砂轮有限公司、珠海市谊恒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009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蔡恒持股比例较高,需防范不当控制风险,南特科技表示,公司可能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持股优势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人事安排、利润分配、关联交易和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进行非正常干预或控制,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存在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
实际上,蔡恒与李丽玲是一致行动人,后者是其配偶的姐姐,持股比例5.2%。蔡恒配偶李巧玲曾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担任发行人董事。
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认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结合李丽玲资金流水、入股或增持发行人股份资金来源等情况,进一步说明李丽玲所持公司股份是否存在委托持股、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
财务内控不规范。2021年至2022年,李巧玲对南特科技存在资金占用的情形。在2020年,公司存在使用李巧玲个人卡结算公司部分收支业务,个人卡与公司账户混同使用的情况。
南特科技表示,截至2020年12月,个人卡与公司账户混同使用的不规范情形已完全停止,剩余401.86万元未及时转入公司对公银行账户,导致形成了资金占用。
2022年12月,李巧玲将全部本金及利息归还公司,资金占用已清理完毕,年化利率为6.5%,共产生利息55.04万元。
北交所要求南特科技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是否存在其他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如是,说明相关不规范说明相关不规范事项的具体情况、整改措施、整改是否到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得到有效执行,防范再次发生前述违规行为的具体措施。
据问询函,南特科技还存在发行人用印审批流程规定不够清晰、未严格执行付款、费用报销、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财务内控瑕疵,公司表示,将加强内部控制措施执行力度,确保内控制度规范的有效性,防范再次发生前述行为。
募资缩水1.34亿元,仍要融资2.86亿元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本次IPO,南特科技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718.33万股(含本数,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拟募集资金2.86亿元,用于安徽中特高端精密配件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安徽中特项目)以及珠海南特机加扩产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珠海南特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24,731.23万元、3,868.80万元。
募资缩水1.34亿元。南特科技第一版招股书拟募集资金42,004.18万元,即募资缩减13,404.15万元,除了上述项目之外,还包括台山南特精密机加工件扩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4,386.47万元、6,000万元。另外,上会稿珠海南特项目较此前缩水超3000万元,募资资金仅用于与机加扩产相关的建设,而研发能力提升项目资金由公司自筹。
扩产项目遭问询。安徽中特项目拟新建2个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并将新增1条铸件产线及16条压缩机零部件产线,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将新增年产31,500吨压缩机零部件铸件及3,047.12万件压缩机零部件(气缸、曲轴、轴承)精密件的生产能力。
珠海南特项目拟新建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并将新增6条压缩机零部件产线,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将新增年产1,118.48万件压缩机零部件(气缸、曲轴、轴承)精密件的生产能力。
换而言之,南特科技上述两大项目扩建将新增31,500吨压缩机零部件铸件、以及4165.6万件压缩机零部件。
2022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铸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77%、93.44%、101.71%,期末产能为99,200吨,当年外购及来料铸件(松下电器提供铸件,公司加工)38,670.03吨。
本次扩建新增铸件31,500吨,约是去年产能的32%,考虑到产能利用率大增,扩产步伐较为平稳。
同时期,精密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29%、90.47%、90.98%,期末产能为23,100万件,而本次扩建产能约是期末产能的18%,扩产步伐同样较为平稳。
北交所在问询中要求南特科技结合在手订单及预计订单获取等情况,量化分析并说明该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新增产能消化的可行性。
据披露,国内空调总产量由2022年的22,247.30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26,598.44万台,2024年在格力电器压缩机零部件供应商中排在第一,在美的集团压缩机零部件供应商中排名第四,不过公司并没有大额在手订单,后续情况仍有待观察。
“代建-租赁-回购”模式遭问询。安徽中特项目采用“代建-租赁-回购”模式,北交所对该模式的商业合理性进行问询,要求公司说明募集资金中是否包含租赁及回购厂房相关支出,若包括,相关租金及回购价格的确定依据及公允性。
根据回复,安徽中特项目租金、建安工程费、土地购置费合计10993.11万元,约是拟投入募集资金的44%。
格力、美的是大客户,研发费用率垫底
收入增速放缓。2022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34亿元、9.38亿元、10.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8%、12.55%、9.86%,增速呈现放缓态势;净利润分别为0.47亿元、0.84亿元、0.98亿元,同比分别变动-23.44%、80.51%、16.66%,波动较大,去年放缓明显。
对比来看,南特科技的收入规模并不算突出,以2024年为例,华翔股份、百达精工的收入分别为38.28亿元、15.35亿元,均超过公司;不过,公司扣非净利润表现较为优异,仅次于华翔股份的4.04亿元,高于联合精密、百达精工两家同行。
收入依赖精密件。南特科技的收入主要由精密件贡献,近三年分别为6.43亿元、7.17亿元、7.97亿元,占比分别为77.08%、76.37%、77.27%。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铸件贡献的收入较低,近三年分别为0.74亿元、0.84亿元、0.79亿元,占比分别为8.86%、8.99%、7.64%,占比不及加工服务,后者近三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91%、9.69%、10.7%。
换而言之,公司收入受空调行业、以及相关企业采购量影响,若行业或企业发生重大变动,则会对企业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客户集中度高。最近三年,南特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7.44亿元8.1亿元、9.05亿元,占比分别为89.2%、86.35%、87.78%,其中对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销售额远超其余客户,2024年分别为4.69亿元、3.63亿元,占比分别为35.25%、45.46%。
公司表示,如果出现主要客户因发展战略变更、经营状况不佳、宏观经济环境重大不利变化等因素导致对公司产品需求减少,或公司无法持续跟进客户新产品的迭代工作,或公司对新客户及产品新应用领域的开拓不及预期,将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业绩和盈利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应收账款高企。最近三年,南特科技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03亿元、3.94亿元、4.13亿元,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是应收账款大头,前者分别为1.5亿元、1.77亿元、2.07亿元,后者分别为2.16亿元、1.65亿元、1.62亿元。
同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0.27亿元、0.22亿元、0.22亿元,其中格力电器分别为1,179.69万元、955.92万元、1,083.91万元,美的集团分别为1,140.95万元、833.31万元、812.41万元。
南特科技对格力电器的销售额低于美的集团,但对前者的应收账款却高于后者,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研发费用率垫底。最近三年,南特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56.12万元、2,142.51万元、2,389.9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5%、2.28%、2.32%。
对比来看,可比同行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69%、3.76%、3.69%,进一步来看,联合精密、百达精工、华翔股份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均超过公司,2024年分别为3.5%、3.18%、4.38%,显然公司需要加强研发投入。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南特科技拥有各类有效专利共9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发明专利数量相对偏少。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
来源:短平快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