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我愿意|珠海80后退役军人李海欣的“黄金”振兴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6 19:25 3

摘要:一通来自故乡的电话,让在外打拼26年的李海欣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回到生他养他的珠海市斗门区黄金村。六年间,这位80后退役军人带领村民治水兴农、盘活资源,让昔日沉寂的水乡蜕变为产业兴旺的“绿明珠”,蹚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淘金”路。

一通来自故乡的电话,让在外打拼26年的李海欣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回到生他养他的珠海市斗门区黄金村。六年间,这位80后退役军人带领村民治水兴农、盘活资源,让昔日沉寂的水乡蜕变为产业兴旺的“绿明珠”,蹚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淘金”路。

黄金村

一通电话唤游子返故乡

清晨的黄金涌波光粼粼,李海欣漫步堤岸,目光掠过色彩斑斓的墙绘、整洁的巷道,最终落在正在建设的渔业文化馆上。“黄金村的渔业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把渔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融入文艺创作,让传统焕发新生。”谈起村庄规划,这位土生土长的黄金村人眼中闪烁着期待。

12岁离乡的李海欣,对村口的老榕树、河涌里的鱼虾、邻里的乡音始终念念不忘。2019年,一通来自家乡的电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他正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主管,待遇优厚,前景可观。村第一书记问他:“愿不愿意回来为家乡出份力?”身为党员和退伍军人,李海欣没有犹豫:“义不容辞。”

同年6月,他以村党委委员的身份回到黄金村,次年全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海欣

治水植绿重现水乡“绿明珠”

黄金村因黄金涌得名,相传百年前这里曾淘出过黄金。然而,这条“母亲河”曾因污染失去往日清澈。“一定要让水清、岸绿、景美!”李海欣下定决心。

他组建专班,带领党员和志愿者清理巷道杂物、整治污水直排,推进截污纳管工程。河道清淤后,白鹭重新飞回河畔,村民林姨欣喜地说:“水清了,鱼虾也回来了!”

与此同时,李海欣以“绿美黄金”为目标,在河岸种植落羽杉、洋风铃,打造“花漾走廊”,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如今,黄金涌两岸绿树成荫,一栋栋新建的“小别墅”拔地而起。“环境好了,越来越多村民愿意回村定居了。”李海欣欣慰地说。

农文旅融合蹚出产业“黄金路”

黄金村以鱼虾养殖和莲藕、番石榴、火龙果种植为主,但传统销售模式难以突破。李海欣深入田间调研,发现火龙果深加工是条新路。在他的推动下,红遍天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开发出火龙果酒、月饼、果酥等产品,延长产业链。

深入基层,带领村民谋发展

他还抓住“直播带货”风口,建立电商直播基地。2024年首场直播吸引2.1万观众,点赞超5100次。今年,他更引入学生团队助阵,“老农+学生”的组合让直播间人气火爆。返乡大学生小吴感慨:“李书记说,手机是新农具,流量是新农资,我们村的‘潮味’越来越浓了!”

此外,李海欣盘活闲置资源,与香港企业签约,计划投资3000万元改造旧供销社,打造餐饮、文化、休闲综合体。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37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00万元,今年预计突破120万元。

无架子暖民心带头谋振兴

“12岁离家,最惦念的还是这片土地。”李海欣的回归,是游子对故乡最深情的告白。

在村民眼中,这位书记“没架子,肯实干”——办公室深夜常亮着灯,清杂拆违他带头搬砖,敷设管道他上门沟通。78岁的老人竖起大拇指:“他是真办事的人!”

作为退役军人,李海深知凝聚力的重要性。他常说:“党员不带头,群众怎么跟?”在他的带领下,63名党员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中坚力量。2023年,黄金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李海欣本人也被评为珠海市“百千万工程”先进个人。

如今,黄金村的振兴故事仍在继续,李海欣的脚步坚定而有力,带领村民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文|杨雪薇 图 | 受访者供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