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泌尿外科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年发病率每年以近7%的速度增长,城市男性中,50岁以上群体尤其高发。而最让人揪心的是——60%以上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有一种癌,长在男人身上,却总是躲着不出声。不是不疼,不是不危险,而是太过“安静”。等你察觉的时候,它往往已经走到了晚期。它叫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并不是稀罕病。它在全球范围内,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中国的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
中国泌尿外科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年发病率每年以近7%的速度增长,城市男性中,50岁以上群体尤其高发。而最让人揪心的是——60%以上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这不是“吓唬”,这是现实。你要问,为什么发现得这么晚?因为它真的太“狡猾”。
前列腺癌在早期,几乎不给你任何“存在感”。它不像胃癌会疼、不像肺癌咳嗽、也不像肝癌消瘦,它就像房间里一只不动声色的猫,悄悄长,悄悄扩散。
一些患者以为是“老年人尿频”“男人小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一查,癌细胞已经突破前列腺包膜,甚至跑到了骨头、淋巴……这时候,治疗手段就不再是“切掉就好”的问题,而是要面对长期抗战,甚至终身用药。
你可能觉得,不就排尿不畅嘛,谁没个前列腺增生?但你知道吗?超过30%的前列腺癌患者,前期症状和前列腺增生几乎一模一样。它们就像“双胞胎”,一个是良性,一个是致命。
更“狠”的是,前列腺癌的生长机制并不简单。它是一种典型的“雄激素依赖性肿瘤”。就是说,它靠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养活”。雄激素水平越高,癌细胞越有活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年轻患者,一旦发病,进展反而比老年人更快。
而如果你觉得它只是“老年病”,那又错了。
最新临床数据显示,在中国,45岁以下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年轻不再是“免死金牌”,反而因为忽视检查、忽略症状,更容易错过早期干预。
很多人问医生:“我到底该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问题?”
说实话,靠症状判断几乎不靠谱。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要么没有,要么太像普通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夜尿多、尿流变细……这些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查!
早期发现的关键,是定期做PSA检查。这是一个血液指标,全名叫“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目前临床上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研究显示,50岁以上男性每年查一次PSA,可将晚期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近40%。而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得过(比如父亲、叔叔、兄弟),那么建议从45岁起就开始筛查。
PSA就像是“前列腺的报警器”,一旦升高,就要警惕。不是说高了就一定是癌,但一定得进一步检查,比如前列腺超声、MRI,必要时做穿刺活检。
也有患者担心,穿刺太痛,怕有风险。其实现在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已经是非常成熟安全的技术。医生会精准定位,局部麻醉下操作,大多数患者都是“十几分钟搞定”,当天就能回家。
说句难听的,怕穿刺的痛,不如怕癌症的拖。前列腺癌并不是无药可治。
它是泌尿肿瘤中“最有希望控制”的一种,尤其在早期,手术治愈率可以超过90%。即使是中晚期,也能通过内分泌治疗、放化疗、靶向药物等方式,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关键是,能不能早发现,早干预。
有个老病人,65岁,退休教师,身体一向自律,早睡早起,不抽烟不喝酒。就是不信体检。他说:“我身体感觉好着呢,查什么查?”直到有一天,尿血了,才慌了神。检查结果是:晚期骨转移。
这不是个例,是太多人的缩影。我们总以为身体会“告诉”我们哪里不对,但有些病,它从不发声,却步步为营。
说到这,可能有人想问,前列腺癌是不是“西方病”?中国人得得少?过去确实是。但现在,中国男性感染率上升迅猛,这和饮食西化、生活方式改变、寿命延长有关。吃得油、坐得久、动得少,这些都是“帮凶”。
还有一点被忽视的,是慢性炎症。研究发现,长期的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可能与癌症发生有关。炎症反复刺激、细胞长期受损,可能会诱发恶性变。年轻人也别掉以轻心。不是到了退休才会得癌,癌症也不看年龄,只看你有没有给它“机会”。
那到底该怎么防?不是靠“多喝水”,不是靠“吃保健品”,而是两个字:筛查。50岁以上男性,每年查一次PSA;有家族史的,提前到45岁;已有前列腺增生的,更要高度警惕变化;一旦指标异常,及时进一步检查。
这不是医生“吓唬你”,而是实打实的“救命账”。你可能觉得,查一查太麻烦。但真得上了癌,才知道——再贵的药不如早发现,再长的治疗不如早动手。身边有不少患者,刚确诊那会儿,整晚睡不着。不是怕疼,是怕后悔。怕自己明明有机会早点发现,却因为大意,错过了。
一个60岁的司机师傅,查出癌症后,坐在病床上跟医生说:“我一开车就尿急,早该注意的。可我以为是喝水多……谁想到是癌?”前列腺癌不是一下子就晚期,而是你一次次忽视,一次次“等一等”,它才有了机会。
医生不是神仙,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告诉你真相。别等身体“喊疼”,才后悔没听话。这病,不疼不痒,却能“要命”。而命,有时候就藏在你愿不愿意做那一次检查里。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张旭,李强.前列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28(3):205-209.
[2]王伟,刘志强.中国男性前列腺癌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3,44(6):401-405.
[3]陈立,周斌.PSA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21,22(4):289-292.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