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巨大的电子屏幕上,8大行政村、76个自然村的卫星实景地图清晰可辨,数据流实时跃动。日前,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星火·追寻”红色筑梦实践团探访了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智慧运营服务中心。在讲解员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丁坞镇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巨大的电子屏幕上,8大行政村、76个自然村的卫星实景地图清晰可辨,数据流实时跃动。日前,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星火·追寻”红色筑梦实践团探访了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智慧运营服务中心。在讲解员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丁坞镇正通过一场深刻的“数智化”变革,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丁坞镇,这个曾经的鲁西北传统农业乡镇,曾面临村级组织薄弱、发展活力不足的挑战。如何破局?镇党委的回答坚定而清晰: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效率。丁坞镇积极拥抱数字浪潮,与高校智库合作,开发出“一网通管”智慧数字平台,将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
党建统领强基固本,“数字网格”织密治理体系
“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讲解员的开场白掷地有声。在智慧数字平台大屏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以鲜红党徽标识的党建统领模块。丁坞镇建立党建引领下“1+1553”的乡村治理体系,第一个“1”是指建强一个党组织核心,筑强基层党支部堡垒;第二个“1”指的是践行一份村规民约;第一个“5”指的是将道德评审委员会、综治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5个会整合成为“村民联合民主议事会”;第二个“5”指的是五级组织架构;最后一个“3”是指三公开,把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这种系统、多维的治理模式,让实践团队对基层党组织的规范运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依托“多员合一”改革成果,丁坞镇打造了一支“全科”型红色先锋网格员队伍。平台运用AI技术,创新性地为辖区内的居民构建了“立体画像”——家住哪里、要啥帮扶、信用咋样,网格员在手机终端,通过“丁坞运营”APP,都能精准掌握。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系统对干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科学归纳和量化,形成“成绩单”,支持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为干部的精准化、科学化考核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这极大提升了我们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一位网格员代表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切身体会。图为平台运用AI技术构建的“立体画像”。
智慧服务情暖民心,“指尖办理”践行初心使命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有温度”,是丁坞镇智慧数字平台建设的核心宗旨。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其便捷与高效。当实践团成员谈到“空巢老人如何克服数据障碍”的问题时,讲解员轻点屏幕调出服务地图:“我们以党组织为纽带铺设双轨通道——紧扣镇域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需求,由79名‘红马甲’网格员担任本村代办员,线下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为外出务工群体开通云端帮办专线,确保服务不落一人!”一举一行,彰显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智慧数字平台还建立了完善的事件上报和闭环处理机制。褚家村,网格员田雪伟通过“丁坞运营”APP上传村口垃圾外溢照片。信息瞬间被平台“派单”至镇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徐志渤在指挥中心大屏上确认后,立即调度清运车辆,不到一小时便处理完毕。“无论是公共设施损坏、日常民生诉求,还是安全隐患上报,都能通过系统快速响应,实现'上报-受理-处置-反馈-评价'全链条闭环管理,处理结果同步公开,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讲解员补充道。这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机制,正是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力体现。
数据赋能产业焕新,“清增活源”激活振兴动能
数字化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丁坞镇深谙此道,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全力盘活资源,激发产业活力。
依托智慧数字平台,当地整合了政法部门、国土部门、农业部门等部门现有资源,绘制出覆盖全镇的“资源数据云图”,闲置坑塘、厂房、宅基地、零散地块的位置、面积、权属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大屏,可以清晰地看到标注着“可开发利用”的闲置坑塘地块。同时,丁坞镇利用平台信息成功引入渔光互补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智慧数字平台还接入了高空瞭望、烟火自动识别报警等系统,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讲解员现场模拟:当无人机或高空摄像头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烟雾或野外火点时,系统迅速自动识别、精准定位、拍照取证,并立即将警报信息推送到指挥中心和相关责任人手机端,确保快速响应处置。“我们实现了从被动接收上级预警到主动发现、源头扑灭的转变。”负责应急管理的同志自豪地说,“这多亏了我们搭建的智慧安全应急指挥体系,24小时无死角守护着丁坞的蓝天绿水和安全生产底线。”
一上午的参观学习,震撼与思考并存。“此行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实践团队成员刘振兴感慨道。丁坞镇的探索实践,蹚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云端振兴”的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小网格转动大乾坤!实践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来自基层的智慧和力量带回校园,融入专业学习,时刻用知识和青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周树茂 通讯员 马亚杰 李若晗 赵泽睿涵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