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美本早申战局突变!TOP50录取趋势与避坑指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6 20:45 3

摘要:2025-2026美本申请季的战鼓已经擂响!随着8月1日Common App系统开放,新一轮申请角逐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顶尖大学的早申政策迎来重大调整——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宣布针对商业和会计专业试行ED政策;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首次增设ED轮次;

> 早申政策洗牌,中国申请者如何在变局中抓住机遇?

2025-2026美本申请季的战鼓已经擂响!随着8月1日Common App系统开放,新一轮申请角逐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顶尖大学的早申政策迎来重大调整——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宣布针对商业和会计专业试行ED政策;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首次增设ED轮次;而卡耐基梅隆大学却悄悄移除了ED2申请通道。

这些变化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早申已从备选项升级为主战场。想要在2026Fall申请中突围?你必须读懂这些趋势与策略。

01 早申政策大洗牌:新增与取消背后的博弈

南加大商学院的ED试点堪称今年最具突破性的政策。申请者需在11月1日前提交申请,12月15日获知结果,且必须承诺入读。这一政策明显剑指优质生源锁定——毕竟南加大新增EA后申请量曾暴增20%+,录取率却跌破10%。

同样不甘落后的密歇根安娜堡,首次为2026Fall本科申请开设ED通道。作为公立名校中罕见的绑定式早申,其11月1日截止、12月底放榜的安排,将直接分流原本涌向EA的申请洪流。

另一边,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却反其道而行,突然取消ED2轮次。究其原因,校方发现ED阶段录取率(13.62%)与整体录取率(11.4%)差距微弱,ED价值未充分体现。更关键的是,往年许多优秀申请者将CMU视为ED2备选,导致RD阶段招生压力激增。

政策调整背后的逻辑逐渐清晰:大学正在通过早申机制精准筛选“真爱粉”,避免成为RD阶段的备胎。这种趋势从莱斯大学新增ED2后ED申请人数暴涨89.99%就可见一斑。

02 申请人数激增:内卷升级下的数据预警

早申池正在以惊人速度扩张。2024-2025申请季数据显示:

- 全球早申人数达883,078人,同比增长7%

- 中国学生提交13,115份早申,增长8.28%

- 人均申请4.44所学校,比五年前飙升29.82%

“广撒网”策略的背后是日益加剧的焦虑。同校竞争已白热化——北师大实验国际部学生斩获21枚北卡教堂山offer,但最终入读者仅5-7人;而上海平和、世外学生在纽大ED阶段录取人数分别定格在13人和7人。

更严峻的是公立大学EA通道的拥堵。弗吉尼亚大学EA申请量飙升至41,885份的历史峰值,佐治亚理工EA2录取率却骤降至8.15%。随着德州奥斯汀等公立强校首次推出EA,公立名校的早申门槛将持续抬高。

03 录取率分化:冰火两重天的早申战场

早申录取率呈现明显分化态势:

- 回升阵营:MIT(5.98%)、耶鲁(10.82%)、布朗(17.95%)录取率创近年新高

-下滑阵营:杜克(11.11%)、宾大(12.60%)、埃默里(30.05%)持续走低

这种分化在中国学生录取数据上更为突出:

- 康奈尔大学早申录取79名中国学生,**暴涨49%**

- 芝加哥大学早申录取80名中国学生,其中ED0占三分之一

- 范德堡大学ED2录取却暴跌33%,RD录取更骤减62%

值得注意的是,绑定式早申(ED)优势持续扩大。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早申录取占比达53.61%,弗吉尼亚大学更是高达69.11%。与之对比,采用非绑定EA的密歇根安娜堡,今年EA阶段仅录取62名中国学生,同比下降32%

04 中国学生破局指南:精准定位与策略优化

ED选校需重新校准坐标系。随着TOP30保底神话破灭,选校策略亟需调整:

- 避免盲目冲高:芝大RD阶段仅录6名中国学生,早申错失等于机会归零

- 警惕同质化竞争:杜克ED在北京仅录1人,同校同机构申请者集体折戟

- 把握政策红利:南加大商学院ED、密歇根安娜堡ED作为新设通道,前期录取概率可能提升

标化策略迎来关键转折。斯坦福大学恢复SAT/ACT强制要求,佐治亚大学早申录取者SAT中位数达1350-1500。尽管南加大仍实行标化可选,但录取学生中51%提交了成绩。当多数申请者认为“可选即不需提交”时,优质标化反而成为差异化利器。

避开材料完整性陷阱。佐治亚大学早申阶段超1200人因材料不全被拒,占比高达5.6%。建议建立申请材料清单,邀请第三方交叉审核,避免功亏一篑。

05 申请战术升级:时间管理与资源调配

早申时间轴大幅调整。杜克大学ED截止日推迟至11月4日;塔夫茨大学ED1延至11月4日;加州系申请窗口调整为10月1日-12月2日。这些变化虽增加准备时间,但也可能导致多校材料提交撞车。

文书创作需前置。加州理工录取者案例揭示成功秘诀:早申放榜前已完成RD全部文书。今年CA系统新增AI使用声明条款,卡耐基梅隆等校明确反对用ChatGPT代写文书,强调“AI永远不该取代你独特的声音”。

经济资助政策出现地域差异。为规避加州AB 1780法案限制,斯坦福宣布退出州资助项目,但自掏腰包维持奖学金——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者免学费+食宿。这类隐形福利需提前挖掘。

早申格局的洗牌远未结束。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刚刚宣布2026Fall直接录取改革,强调“通过定量课程评估学术潜力”;斯坦福一边扩招150人,一边恢复标化强制要求——这些信号表明,顶尖院校正在重新定义优秀申请者的标准

2026Fall的申请者站在战略转折点上:CMU取消ED2后,其ED阶段录取中国学生增长16.9%;密歇根安娜堡新增ED后,原EA名额将部分转化为ED配额。绑定承诺正在兑换为录取概率,而精准匹配比盲目冲刺更重要。

早申战场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既懂政策风向,又能展现独特学术指纹的人。

来源:LeslieCh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