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植大蒜,想要蒜头大如锤,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就要掌握明确大蒜成长过程的需肥特点,科学合理地施底肥和追肥,满足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
8月7日是立秋,意味着酷热难耐的夏季逐渐远离,凉风吹至,白露突降,寒蝉疏鸣,农事繁碌。
随着后期温度的逐渐降低,收获季节来临的同时,进入九月和十月,新一轮次的大蒜播种又将要如火如荼地展开。
种植大蒜,想要蒜头大如锤,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就要掌握明确大蒜成长过程的需肥特点,科学合理地施底肥和追肥,满足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
需肥特点
因为大蒜植株的根系弱,是典型的吸肥能力差,需肥量高的蔬菜。
整体需肥特点。大蒜植株成长周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且耐肥性强,通过增施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能取得增产效果。
除常量元素肥料外,还要视情况补充微量元素的肥料,如施铜、锌等元素,就能起到增产和改善品质的效果。
整体来看,蒜株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低,营养物质大都由母瓣供应,随着叶片的增大和进入鳞茎膨大期,营养物质的需求逐渐增大。
阶段性需肥特点。氮磷钾肥中,氮肥的需求量最大,钾肥的需求量较低,磷肥的需求量最低,不同阶段内对不同元素的需求有别。
氮肥的需求集中在中后期,特别是抽薹期和鳞茎膨大期,总的吸收占比能高达70%;钾肥的吸收高峰期是返青期和鳞茎膨大期;磷肥的吸收高峰期是鳞芽分化和抽薹期。
底肥策略
底肥是大蒜茁壮成长的关键,底肥缺失,植株苗情就弱,长势就孱弱。
施肥原则。底肥的施肥策略,大蒜和其它类型的蔬菜相同,都是主要施有机肥,辅助施化肥,主要施常量的氮磷钾肥,根据土壤缺素情况辅助施微量元素肥料。
施有机肥的目的是补充长效的肥料,有机肥的营养物质释放过程缓慢,能为大蒜植株提供长期的营养物质,化肥肥效释放速度快,前期的要控制施用量。
肥料用量。底肥的施用量要根据土壤肥情决定,土壤肥沃,就能少施,避免过量施肥浪费,土壤贫瘠,就要多施,为大蒜生长提供营养的同时改良土壤。
正常情况,有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化肥以过磷酸钙、氮磷复合肥、氮钾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等化肥为主,基肥施用量要占总施肥量的5成。
其中,农家肥按照亩5000斤至7000斤的标准,氮肥按照亩20-30斤的标准,过磷酸钙按照亩40-60斤的标准,硫酸钾30-40斤的标准,如过去种植过大蒜,磷元素含量高,过磷酸钙可降低。
施肥方法。基肥采取的都是撒施法,把提前准备的农家肥和化肥撒施在地表,再深翻至土壤,撒施要均匀,避免肥料堆积,植株吸收养分不均衡,高低不齐。
追肥策略
追肥,要根据肥情、植株长势,灵活调整追肥量和追肥次数,成长过程关键性追肥包括:
提苗肥。当大蒜幼苗长出2-3片叶,就能施提苗肥,按照亩10斤尿素的标准施,施肥完,就要补充水分,中耕松土,促进根系下扎,避免过早烂母,还能促苗健壮,提高越冬能力。
返青肥。为促进春季幼苗的返青复绿,促进鳞芽和花芽分化,鳞芽和花芽分化期的幼苗不断长大,种瓣的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直到完全烂母。
返青肥,同样要结合水分管理开展,要按照亩20-30斤尿素,或者30斤氮磷钾复合肥的标准施,如养分供应短缺,鳞芽和花芽的发育就要遭到阻碍。
如前期的施肥量充足,大蒜的长势良好,就不用再过量追施返青肥,或者把返青肥和催薹肥合并,进行施用。
蒜薹伸长肥。3月底4月初,叶片全部长出,蒜瓣开始分化至提薹期,蒜薹和蒜头共同生长,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吸肥量达到最高。
过程中追肥,要根据浇灌,按照亩40斤氮磷钾复合肥的标准,进行追施,以促进蒜薹顺利抽薹和蒜头的膨大。
鳞茎膨大肥。蒜薹采收完,叶片的生长就停止,鳞茎的膨大速度加快,日常的管理重点成为延长叶片和根系的寿命,并促进养分向鳞茎转移。
如遇到蒜田的肥力不足的情况,就要追施鳞茎膨大肥,按照亩20-30斤的硫酸铵施肥,或者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
要提醒的是,施肥量和次数,都是以肥情和长势为依据,只要长势旺盛,正常成长发育,就要降低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来源:生活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