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频陡降的患者会跟我咨询助听器移频功能,仿佛找到了一个救星。对于验配师而言,高频陡降型听损是最难验配的一类人群,效果满意度普遍很低。移频技术适用的人群还是有限的,甚至是少数的。今天我帮大家梳理下,究竟什么样人群适合开启移频。摘要:很多高频陡降的患者会跟我咨询助听器移频功能,仿佛找到了一个救星。对于验配师而言,高频陡降型听损是最难验配的一类人群,效果满意度普遍很低。移频技术适用的人群还是有限的,甚至是少数的。今天我帮大家梳理下,究竟什么样人群适合开启移频。
一,什么是移频技术?
简单说,我们的耳朵像个钢琴,高频听力严重受损,就好比钢琴的高音区琴键坏了,怎么用力弹(放大声音)也没用。移频技术就不去跟这些“坏琴键”较劲,而是聪明地把高音区的声音信息,像“搬家”一样,挪到你还能听见的中低音区去播放。这样,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就能被你“听”到了。它不是在原位置放大声音,而是把声音巧妙地“平移”到你听力还好的地方。当然,这个“搬家”过程会对声音有些改变,可能听起来会有点“不自然”。
二、 适合什么人群?
如果你的听力图看起来像个悬崖,高频部分一下子掉得很厉害,那么传统助听器可能效果不佳。移频技术可能会帮到你,主要适合三类人:
1. 高频听力陡降严重的人:中频2K之前较好(≤60分贝),高频4K以后听力超过90分贝,普通放大不管用。
2. 确认有“耳蜗死区”的人:耳朵里处理特定高频的细胞完全失效,放大也没意义。
3. 学说话的听损儿童(特定情况):当孩子高频补偿不足,又无法做耳蜗手术时,移频能提供必要的声音刺激,帮助学习语言发音(孩子对声音改变适应力更强)。
三、 效果如何?是一把“双刃剑!
移频技术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 能听到高频辅音信息: 更好地感知和区分“s”、“sh”、“f”等决定言语清晰度的辅音,减少沟通误解。
2,重获环境声音: 重新听到久违的鸟鸣、电话铃声、倒车雷达等高频提示音,提升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3,对儿童言语康复的帮助: 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失真”这个概念的。有高频死区的儿童,听见,比“完美”更重要,移频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接收言语信号,促进言语和语言能力的发育。
局限与负面反馈:
1,音质失真与不自然感:由于声音经过了“搬家”处理,其原有的音色和频率关系被改变,导致许多用户初期会感觉声音“失真”、“不真实”。有很少人可以慢慢适应,但更多人始终无法接受这种失真感。
2,对音乐感知的影响:音乐包含了丰富的谐波关系,移频技术会破坏这种关系,导致音乐听起来不和谐甚至刺耳。因此,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缺点。
3,效果高度依赖个体差异和专业调试: 移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听力损失情况、大脑的适应能力以及验配师精准、个性化的调试。参数设置得过强或过弱,都可能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干扰原有的有效听力。
总之,我们要理解移频技术是一种“妥协”的方案,是用一定的音质自然度去换取高频信息的感知度。它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局限。有的验配师为了成交,会把移频技术夸得天花乱坠,但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地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它,并通过科学的验配和耐心的适应,来决定它最终是“神器”还是“鸡肋”。
来源: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