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距离第一部院线电影已经过去六年之久,TV番剧也断更四年,《罗小黑战记2》仍然展现了极高的IP粘性,目前累计票房已达3.7亿元。在这个史上豆瓣评分超8分最多的口碑暑期档,《罗小黑战记2》也依然凭借8.7分位列第一。
「电影是最好的IP放大器」,它需要以更广阔的大众视野、更精细的表达,让这个深耕二次元领域的IP突破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市场。
作者 | 陆 娜(北京)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每一个IP系列片的第二部都尤为重要,它的市场表现决定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叙事制作全面升级的电影《罗小黑战记 2》,毫无疑问又向前迈出一步。
即使距离第一部院线电影已经过去六年之久,TV番剧也断更四年,《罗小黑战记2》仍然展现了极高的IP粘性,目前累计票房已达3.7亿元。在这个史上豆瓣评分超8分最多的口碑暑期档,《罗小黑战记2》也依然凭借8.7分位列第一。
十四年间,这只小黑猫从表情包跃入TV番剧又成为电影主角,如今已成长为中国二次元领域极具辨识度的长线IP。导演木头和其带领的制作公司寒木春华也成为国漫中极具风格化特征的二维美学代表。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罗小黑IP在资本频繁更迭和产能供给的双重挑战下,如何维持十四年的生命力与口碑长青。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二次元IP的代表,罗小黑经历了从梦之城到融创文化,再到中文在线的三次版权转移。在资本变动的过程中,导演木头及其团队仍始终牢牢把握着创作主导权,未受外部变动影响。
面对TV番剧阶段性供给、电影制作周期漫长的空窗期,团队则灵活地通过表情包、盲盒、毛绒玩具等轻量化衍生品和内容维持IP热度。这一策略后来也顺应了潮玩经济、谷子热的崛起,让罗小黑成为粉丝心中的治愈情感符号。
期间,寒木春华始终以长期主义坚持内容品质,确保40集TV番剧、《蓝溪镇》漫画和两部大电影均保持高水准,且能看到团队在故事、技术上的显著进步。
电影这一内容形态在罗小黑不同媒介的创作序列被视为「IP放大器」。这次在《罗小黑战记2》中,团队既深化了经典角色,又通过引入新角色、扩充世界观、制作升级,吸引了新的关注并拓展了IP边界。配合提前布局的衍生品开发,罗小黑进一步形成IP运营的良性循环。
罗小黑IP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原创内容产业的独特生态。它既坚持着早期的草根韧性,又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商业智慧,更难得的是在资本洪流中始终保持着创作定力,最终实现了14年的口碑与势能延续。
1一个成长中的纯净视角
「最~喜欢师姐啦!」当罗小黑塞满美食的嘴里爆发出这声感叹时,或许不少观众在屏幕前也会有共鸣。
初次登场的鹿野师姐是《罗小黑战记2》中极为出彩的人气角色。其强大战力与专业能力,务实干练的「去性感化」形象设计,均无对传统性别审美地迎合,成就了国漫鲜活的女性新范式。
不止于鹿野,14年长线更新的罗小黑系列,一直都追求丰富立体的人物塑造,拒绝脸谱化。如TV番剧中小白的表哥阿根,看似随性却藏着守护的温柔,无限作为强者却有笨拙的 「带娃」时刻,连风息、灵遥这类反派都有着复杂的立场与过往。「为抢戏的配角OC」,一度成为罗小黑粉丝的「传统」。
精彩的群像设计得益于该系列的整体叙事机制,即始终通过罗小黑这一成长中的角色视角,展现这个人妖共存世界的内在肌理和生态关系。
制片人丛芳冰形容道,《罗小黑战记2》不断扩容的世界观和更复杂的人物关系,恰似一个孩子认知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小黑的眼睛就是观众的眼睛,因此观众会经常看到很多比他强的角色。而每一个作品中人物都是基础,围绕不同人物和其周遭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世界观。」
随着涉世未深的小黑在故事中逐步成长,主创团队在现实中持续进步,观众也在六年后得以陪伴式见证这个陌生世界背后还有着怎样一套复杂机制在运转。
丛芳冰表示,从最初TV番剧中的灵质空间,到大电影中不同会馆和执行者的生态,再到出现「若木」这类会颠覆传统生态秩序的元素,都不是设计过程,是将那个「早已存在的生态通过一部部作品呈现出来的过程」。
此外,用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还会带来对日常清透纯净的描摹。罗小黑的世界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细节和不知名人物,也因为天然的好奇心和被仰望的目光而拥有了尊严和魅力。
主创们甚至力求一闪而过的路人「不只是背景板,要像生活在那里,被拍到而已」。这种对日常的珍视,让会馆的烟火气、街头的喧嚣都变得具体可感,观众更易代入其中。
而这份对平凡生活的精心构建,恰恰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当人妖大战的阴影袭来,那些需要拼命维持的平衡,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温柔,在面临破碎时所带来的冲击就越是强烈。这让电影《罗小黑战记2》与那些充斥着血腥暴力和强感官刺激的影片形成对比,证明了反战主题也有克制留白的解法。
鹿野的加入,让这份思考又多了重维度。虽与小黑师出同门、身处同一阵营,但她身为战争遗孤,即使完成自我和解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处事方式。这种多元的价值碰撞不仅丰富了小黑的成长故事,也使得整个世界观更加多元立体。
与此同时,电影《罗小黑战记2》延续了该系列标志性的幽默风格,笑点设计自然流畅。比如小黑「装凶」时从萌猫变身巨兽时的体型反差,暴揍「师父」时炸起的绒毛,「最喜欢师姐但是师父第一」,都来自于角色本身的个性设定;而无限穿着哪吒痛衫打游戏的设计,在结尾甚至成为了参与叙事的梗。
这些恰到好处的轻松时刻,以及贯穿全片的罗小黑视角,为人妖之间的生存张力和影片紧张的战斗场面提供了情绪缓冲,让整体叙事节奏张弛有度。
2追求作画感的二维美学
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基础之上,电影《罗小黑战记2》同样令人赞叹并形成独特风格的是其影像表达。
从TV番剧阶段起,《罗小黑战记》均匀的线条、极简二分的色块就形成了强烈的辨识度。其画风不追求繁复细节,却通过笔触的轻重、节奏的调整,让角色的情绪与场景适配交融。「而当一个角色的信息量降低,动作变化才会成为视觉焦点,群像才有多样的空间。」与此同时,该系列中人物虽然造型卡通,但表演非常写实。
不同于许多作品因团队协作导致的画风割裂,罗小黑系列在「更自由」的二维表达上,美学风格依然保持高度统一。
在制作团队寒木春华内部,其风格的统一性来自于其员工多毕业即共事,画风本就接近,长期合作培养出的默契,以及从角色设计到场景规范的严格监修机制,更加确保了视觉风格的连贯性。
对外部合作方,团队则会提供详尽设定并制定工作规范。「细节到角色形态、衣物褶皱角度、近远景纹理差异等都会严格统一,以尽可能实现全篇风格的稳定」,制片人丛芳冰感叹。
制作层面的升级让这份美学更具表现力。与简约的形象设计不同,罗小黑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堆砌」的过程。这也是动画相较于真人影视的优势所在。
《罗小黑战记2》中手绘原动画从上部的7万张跃升至20万张,部分动作戏份采用每秒24帧技术(远超常规动画的12帧),配合提升的剪辑频率与镜头调度,让动作戏告别卡顿感。
观众反馈 「打戏精彩流畅,即便是一场跑酷的视觉密度都超载」,正是源于这种投入。这也表明「堆砌」并非无序叠加,而是围绕动作与场景的适配展开。包括耗时近一年打磨的飞机大战,以及片尾高潮的执行者大战场景,都是每一个环节不断加分的成果。
「我们一直想给罗小黑IP带来新意,呈现大家以往没看到过的状态。不仅是探讨更多元深刻的议题,也想在表现方法和动作细节上更加精致,为此我们会去在能力范围内呈现最好的效果。」电影《罗小黑战记2》两位制片人总结道。
在角色设计和场景拓展上,电影《罗小黑战记2》也大幅升级。比如设定难度断层第一的鹿野,试了两百多稿才定稿,单是她的一双登山鞋,线条复杂度就堪比首部一个角色。哪吒在这一部中则享受了「全屋定制」,藕帘后面,是他的NAZA衣帽间,二楼是起居室。
此外,与不同地域风格各异但人群聚集烟火气十足的妖灵会馆形成鲜明对比,新增的极地雪山、破旧厂房等宏大空间通过其冷冽空旷,拉远了角色之间的视觉距离,从而隐喻不同阵营之间对立情绪的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罗小黑战记2》全片超过50%的打戏并不是高潮叠加情绪越垒越高,正如其叙事和视角上的清透感,影片的影像节奏同样有所控制,在文武交替中给人喘息。
留心的观众会发现,在粤东会馆的每一个餐桌,都有各自的表演情境;小黑买冰淇淋摊旁还有小狗母子吵架的闲趣桥段……这正是二维动画的创作乐趣所在。除了导演明确的主线剧情,原画师能通过手绘接力,丰富背景角色的互动。而这也只能因创作过程愉悦,才有余裕添上这些巧思。
因此在制片人曹紫建看来,二维动画每一帧都藏着画师的生命切片。不同手绘画面除了揭示罗小黑的剧情走向,也记录着创作者当下的状态和温度。而在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后,主创们自然也对角色生发出更深的感情。
3.「电影是最好的IP放大器」
在14年的长线积累中,罗小黑系列虽更新频率不高,却凭借温暖治愈的内核与鲜活的角色群像,沉淀出极强的IP粘性。
作为系列第二部电影,《罗小黑战记2》承担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它延续了IP一贯的高品质制作水准,在深化小黑、无限、哪吒等经典角色的同时,又借势推出新人物,如鹿野「外表坚毅独立但内心细腻又不善表达」的特质,就引发了大量共鸣。
另一方面,通过更丰富的群像塑造,电影为同人创作提供了更多素材,让IP在圈层粉丝中能持续保持活跃度。除了主角团的大量二创外,配角甲、乙的社畜表情包,池年长老的胸肌等也一度成为热门梗图。
罗小黑官博也善于与粉丝互动,不仅高频转发评论相关二创内容,还在线催更,偶尔还针对内容和角色补充一些设定。受益于14年来形成良好的创作共识,电影《罗小黑战记2》片尾字幕的致谢名单也出现了同人作者的名字。
正如制片人曹紫建所言,「电影是最好的IP放大器」,它需要以更广阔的大众视野、更精细的表达,让这个深耕二次元领域的IP突破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市场。
而电影的商业化是事件驱动,强调短期爆发。在宣发层面,团队同样围绕放大器逻辑设计。电影《罗小黑战记2》上映时,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了线下首映礼,粉丝们可以进行打卡互动,在官方快闪店购买周边。
周边衍生品是很好的一种「让观众进入罗小黑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IP商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不同于多数电影衍生品的后置开发,罗小黑的衍生从TV番剧时代便是长线行为。早在2012年,寒木春华就自主开发毛绒周边补贴收入;2016年,罗小黑IP就开设了天猫官方店铺,周边衍生品也成为观众接触IP世界的重要入口。
这次电影《罗小黑战记2》的衍生品更是提前规划,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用品到潮玩联名,均紧扣IP「陪伴」内核,目前累计共有近二十个品牌授权,还和名创优品联名营销在三个城市开了罗小黑主题店。上映三周内,罗小黑IP也一直在天猫站内动漫周边热销品牌榜TOP5,哪吒痛衫更是备受好评。
但也有行业人士提醒,罗小黑的独特性在于它兼具「动画电影IP」与「二次元长线 IP」的双重属性,二者在衍生开发存在结构差异,需要注意可能引发的张力与失衡。
中文在线2023年收购后,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但创作主导权仍掌握在创作团队手中,所有商业化物料也均需寒木春华审核。为进一步释放IP价值,中文在线近日宣布将推动罗小黑IP向游戏、出版、衍生品等领域拓展,进一步触达从学生党到家庭客群、从二次元到大众消费者。
对于如何更好地维系IP热度,不同角色有不同诉求,在商业层面如何分配话语权,如何定位IP,以及随着市场波动如何更新对于IP经营的认知,值得长期思考。
而将目光进一步向外扩展,则会发现从刀耕火种的国漫阶段走出来的罗小黑,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化IP,走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电影《罗小黑战记》曾在2020年创中国动画在日最大规模放映,连续两周进入日本周末票房前十,也是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在海外发行的票房冠军。
电影《罗小黑战记2》也已经正式官宣将由面白映画与索尼旗下Aniplex联合发行,于今年11月7日登陆日本院线,由花泽香菜(小黑) 和宫野真守(无限)再次担任日语版配音。
有着普世价值观和独特美学风格的罗小黑IP,文化壁垒和门槛不高,动画形式也更容易被全球观众接受。影片在欧美等多个国家的发行计划也正在推进中,并将针对不同市场定制特定的宣发策略。
制片人曹紫建特别提到,这次在全球发行时,团队一定要求保留《罗小黑战记2》片名标识的五个中文字。「我们想让大家都知道,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去了。」
来源:新声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