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排行榜的权重设置压根没考虑福建特色。集美大学在航海和水产两个专业砸了7个亿建实训基地,但评估指标里校企合作只占8%权重。福师大为了冲教育学论文数,把师范生实习时长从半年压缩到三个月,直接导致去年教招考试通过率下降5个百分点。这种数据游戏在长三角早有教训:浙江工
刚过一本线的福建考生和家长最近被排行榜整懵了。
集美大学在2024年ABC排行榜上从第5掉到第7,就业率却反超排名更高的福大。
家长群里炸开锅:排名下跌的学校还值不值得报?
其实这个事暴露出更严重的问题——福建高校正在集体陷入"排名的诅咒"。
排行榜的权重设置压根没考虑福建特色。集美大学在航海和水产两个专业砸了7个亿建实训基地,但评估指标里校企合作只占8%权重。福师大为了冲教育学论文数,把师范生实习时长从半年压缩到三个月,直接导致去年教招考试通过率下降5个百分点。这种数据游戏在长三角早有教训:浙江工商大学曾为了冲排名砍掉丝绸设计专业,结果杭州十几家服装企业联名抗议,最后被迫恢复招生。
福建高校的中段塌陷比表面更严重。华侨大学土木工程毕业生在印尼工地能拿1.8万月薪,但在USNews学科排名里连前200都进不去。江苏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都在80左右,但福建同档次的集美和华侨已经掉到100开外。更致命的是行业认可度断层——厦门建发集团招会计只要厦大和福大,泉州服装企业招设计师只认闽江学院,中间层高校的文凭在本地企业眼里还不如高职技能证书。
解决出路可能在"产教混搭"。宁波诺丁汉大学去年把机械专业课堂搬进吉利汽车研究院,学生毕业设计直接对接产线改造。这种模式福建完全可以复制:宁德时代在福安的新基地需要大量储能人才,福大要是能把新能源专业实验室建在厂区里,学生实操能力秒杀省外同类院校。漳州水产产值占全省42%,集美大学完全可以把水产养殖课堂开在诏安渔排上,让学生跟着养殖大户实操三年,就业时还看什么论文指标?
今年泉州三中两个理科生很有代表性:648分的报了福大化学工程,643分的选了厦门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后者毕业时手握三项发明专利,直接被宸鸿科技预定为技术储备干部。选学校这事就像买海鲜,活的带鱼虽然个头小,可比冻柜里的三文鱼实在多了。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