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伟达CEO黄仁勋刚费尽心思让“中国特供版”H20芯片重获生机,转头就栽进了更深的坑。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一纸约谈,要求英伟达对H20芯片的“后门”风险做出解释。
英伟达CEO黄仁勋刚费尽心思让“中国特供版”H20芯片重获生机,转头就栽进了更深的坑。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一纸约谈,要求英伟达对H20芯片的“后门”风险做出解释。
这背后,是美国参议员科顿捅出的关键一刀。他要求受管制的人工智能芯片必须配备“位置验证”功能。本想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的H20,瞬间从“慷慨解囊”变成了“不怀好意”。
这戏剧性的转折让刚向台积电紧急追加30万颗H20订单的英伟达措手不及。黄仁勋刚结束他的年度第三次访华行程,甚至特意换上唐装表达诚意。他前脚宣布美国商务部已批准对华销售H20,后脚就遭遇了自家议员的“背刺”。
技术上看,“后门”绝非空穴来风。硬件后门由精密设计的触发机制和隐蔽载荷构成,能实现定位追踪甚至远程操控,常规检测很难发现。更危险的是软件层面的猫腻——驱动程序完全可能伪装成正常通信,悄悄搬走用户数据。
英特尔CPU的前车之鉴触目惊心。研究人员曾在英特尔管理引擎中发现NSA留下的后门“reserve_hap”,这个隐藏开关能让美国国安局远程控制全球近八成电脑。当核心基础设施被植入这种“定时炸弹”,国家安全便形同虚设。
国家安全的天平上,怀疑不需要理由,自证清白才是义务。 正如英国当年审查华为源代码后仍以莫须有“后门”为由实施禁令一样,如今中国依法审查英伟达芯片合情合理——毕竟,是美国议员自己递出了这把“怀疑的刀”。
黄仁勋的黑色皮夹克能撑起4万亿美元市值,却难挡大国博弈的凛冽寒风。他的“魅力外交”让H20短暂解禁,但随之而来的订单潮反而让英伟达陷入更深漩涡。
这场风波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当芯片成为科技较量的主战场,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市场的170亿美元年收入固然诱人,但美国泛安全化的大棒终究会砸回自己头上。
国产替代的进程正在这场危机中悄然加速。当中国不再需要问“怎么相信你”,才是科技博弈真正的破局时刻。
黄仁勋的皮夹克,还能再撑多久?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