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9日上午,当马来西亚双溪毛糯医院医生法兹拉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亲眼目睹该院耳科主任廖华教授操作“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技术”的神奇,以及显著临床效果时,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法兹拉坦言,自己从事耳显微外科手术20余年,这次来中国“取经
(通讯员 刘禹 徐勇)7月29日上午,当马来西亚双溪毛糯医院医生法兹拉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亲眼目睹该院耳科主任廖华教授操作“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技术”的神奇,以及显著临床效果时,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法兹拉坦言,自己从事耳显微外科手术20余年,这次来中国“取经”收获极大,他要把持续灌流耳内镜技术这项中国的创新技术,尽快学会并带回马来西亚。
今年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科举办了第十届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培训班。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搭建的这一学术平台,以“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技术”技术优势为依托,不仅吸引了国内同行来汉学习,更吸引了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耳科医师来华“取经”。
培训班结束后,8月1日廖华教授又受邀赴越南完成两台耳内镜手术直播,并在第四届国际耳科及听力学会议上发表专题演讲。
此次越南之行,廖华教授采用持续灌流模式进行了2台手术演示,全程流畅展示了手术关键步骤与创新操作技巧。通过实时转播与多语言解说,越南全国耳科医生在线观摩了手术全程,并就术前诊断、术中要点难点、术后康复等问题展开即时讨论互动。
直观感受到“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的神奇后,国际同行纷纷表示,持续灌流模式在解决传统耳内镜手术的出血、单手操作及磨骨困难等问题上的优势明显,必将造福更多患者。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廖华教授以“耳内镜外科的创新与发展”为题,结合团队多年临床研究成果,分享了许多复杂病例的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视频,深入解析中国耳科团队的规范化诊疗经验。会场讨论热烈,并决定再次邀请廖华教授参加今年底的亚洲耳科及头颈大会。
持续灌流耳内镜手术的创始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廖华教授介绍,从21世纪初开始,国内耳科医生就已经尝试进行耳内镜手术,但这一技术一直未能得到广泛推广,主要受限于4个方面。首先,耳内镜手术要求医生单手操作,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其次,镜头容易被污染和起雾,影响手术视野。再次是耳道狭窄、磨骨难度大。此外耳内镜可能会对患者内耳和面神经造成热损伤。
作为我国耳内镜外科领域的积极探索者,廖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CIM-EES)技术,提出了耳内镜手术隐形“第三只手”的新理念。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术式通过将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持续灌注于耳内镜术腔,并通过负压吸引引导水流流出,建立起持续稳定清晰的水下手术操作环境,有效解决了传统耳内镜手术中镜头易污染、术腔出血影响视野等难题。如同提供了隐形的“第三只手”。2024年由廖华教授主要执笔完成了《耳内镜外科持续灌流模式专家共识》。廖华教授团队成员连续包揽2023和2024年中华医学会耳内镜外科视频大赛冠军,并多次获得中国耳内镜外科大会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开创的“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技术”作为耳内镜外科领域的一项创新手术理念,已成为国内耳内镜外科技术的代表,获世界耳科学界关注,特别适用于鼓膜穿孔、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硬化、中耳良性肿瘤以及局限于内听道的良性肿瘤的微创化治疗。
责任编辑:肖凯
来源:健身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