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利通区:“四个一”工程助力百姓增收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1:33 1

摘要:近年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创新实施“四个一”工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交出亮眼答卷:精准消除监测对象168户,新增就业4260人,发放产业贷款1.74亿元,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23005元。

近年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创新实施“四个一”工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交出亮眼答卷:精准消除监测对象168户,新增就业4260人,发放产业贷款1.74亿元,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23005元。

精准施策筑牢返贫防线​

“要不是党的帮扶好政策,我们这个家就散了。”回忆起两年前的困境,利通区郭家桥乡清水沟村村民王瑞仍心有余悸。2023年,王瑞确诊白血病,辗转多地治疗导致家庭医药负担沉重。同年9月,他被精准识别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很快多项医疗救助和生活补助陆续到位,乡里为他妻子何静就近落实了公益性岗位。在持续的综合帮扶下,今年7月,王瑞家成功消除了返贫风险。

为了确保像王瑞这样的家庭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利通区组织力量对全区进行拉网式“回头看”,聚焦国家及自治区反馈问题和自身排查发现的56个突出问题,制定了“1+1+10”整改攻坚体系(1个整改方案、1个攻坚方案、10个专项工作清单)、细化了114条措施,目前问题整改率达75%(42个已整改,14个持续推进)。建立了26名处级干部包抓乡镇和重点村机制,区、乡、村三级干部联动,走村入户,“面对面”了解困难,“点对点”解决问题。

同时,利通区创新推行“3+2+1”办实事机制(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每人至少3件、副处级包抓干部每人至少2件、科级干部及帮扶责任人每人至少1件),分两轮集中办理民生实事。首轮已为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办理实事2100余件,基本实现了重点帮扶对象全覆盖。第二轮正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

产业赋能激活振兴动能​

在扁担沟镇的现代化牛舍里,养殖户马小梅正忙碌着给牛喂饲料。十几头新购入的牛犊正茁壮成长。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马小梅仍清晰记得不久前的困境,面对牛肉价格回升带来的扩栏良机,她却因资金问题一筹莫展,得知镇里推送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她申请了20万元贷款,这笔关键资金迅速到位,让她得以购入牛犊、升级圈舍。如今,她的牛存栏量已成功翻番,并开始筹划引入自动化喂养设备。

马小梅的转忧为喜,是利通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2025年,利通区推出并落实了“四个一”创新举措,即开展一次全面的“回头看”,解决1万人就业,发放1亿元产业贷款,办一批民生好事实事。截至目前,全区精准帮扶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68户563人,新增就业4260人,累计发放贷款1.74亿元,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23005元,在乡村振兴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就业创业铺就致富坦途​

吴忠市利通区同利村移民安置小区的黑燕,步行不到五分钟就走进村里的制衣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她手指翻飞,熟练地操作着。

“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里老人孩子,心里总是牵挂。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中午还能回家做饭,日子舒心多了!”黑燕笑着说。同利村作为利通区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点,承接了5341名来自同心县的移民。利通区立足实际,积极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让移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高闸镇周闸村毛庄子边沟治理项目现场,村民马兵正和乡亲们一起忙着修砌沟渠。“在家门口干一天能挣280元,还能跟着老师傅学点修渠筑路的手艺!”马兵说。这个总投资517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直接为当地11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吴忠市利通区构建“培训-就业-增收”全链条服务体系,开展直播带岗、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开展乡镇巡回专场岗位推介会,直播带岗、就业服务热线等方式,持续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推送、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确保“一次匹配不成功,持续服务不断线”。

截至目前,已实现帮扶就业5618人,其中企业就业274人,个体经营34人,种植业978人,养殖业1064人,灵活就业2667人,项目吸纳就业340人,已落实就业去向261人。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