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由于监管要求在2027年6月底前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就我们目前操作的城投非标融资业务而言,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业务操作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
目录
一、当前城投平台的常见融资方式及融资现状
二、作为“产投”主体的融资方式和渠道
2025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由于监管要求在2027年6月底前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就我们目前操作的城投非标融资业务而言,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业务操作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城投非标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依靠外部如施工单位等对差额部分贴息,但在新增项目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能落地的项目也越来越少。另外,监管对非标融资的限制,不少地方正在化债的背景下,对非标融资的接受度也不高。对于一些操作非标融资的机构而言,基本的准入条件是“非网红”城投或区域、非隐债主体、融资或担保主体在AA评级以上等等,具体操作业务过程中也担心成为“接盘侠”,而选择“首发”合作。为了便于大家了解目前城投平台的融资现状及未来转为产投后的融资方式,我们特梳理本文。更多内容也欢迎报名参加我们2025年8月9日的线下闭门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立的城市更新模式与业务机会讨论》,进行现场沟通。
一、当前城投平台的常见融资方式及融资现状
二、作为“产投”主体的融资方式和渠道
当然在城投转“产投”的背景下,未来也会迎来一些“非标转标”的业务机会,目前市场上也有针对城投平台的融资的S基金助力非标转标。城投未来转型成为产投主体,其融资方式也将面临着调整与改变。除了目前释放红利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财政性资金以及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及融资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作为可争取的资金外,我们认为如下几方面的融资转型方式和渠道值得重点关注:
1.结合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培育耐心资本等方式向资本市场发展;
2.作为产业类主体通过产业债等方式实现融资转型;
3.通过培育产业链、产业链集群,发展供应链金融;
4.通过有效资产运营,进行Pre-REITs—REITs、ABS等证券化融资;
5.基于“双碳”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手段融资转型;
6.在数智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目前市场热追的RWA也可能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之一。
来源:西政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