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之,这部延续了《中国奇谭》第一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值得一看。
原本不打算看浪浪山的。
奈何那晚下班的雨太大,等不到雨停,去看出好戏吧。
买了8点场,没想到,最后哭得比雨还凶猛。
平凡人的经,才是最难取的。
一腔孤勇的小妖怪们,最后一无所有。
笑着开场,哭着结束。
时隔两年,小妖怪的夏天留给我们的,除了扎心还是扎心。
电影结尾,有人说,幸好还有大圣的四根保命毫毛。
那哪是保小妖怪的命啊,保的简直就是观众的命。
更多的细节不过多剧透了。
总之,这部延续了《中国奇谭》第一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值得一看。
甚至可以在今年争一争最佳国产动画。
开分8.6,上映四天票房就突破了2亿。
很多人冲着两年前被小妖怪惊艳的夏天来看,却没想到,平凡人的西游世界,还有更多的叙事可能。
当英雄和主角们的光,因平凡的人而亮时,这条哪怕注定要失败的取经路,也值得每个人,去闯一闯。
灵山,在脚下。
而在某种和现实联动的意义上,西游世界的灵山,在山西。
| 《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小雷音寺,取景山西佛光寺。
|黑神话里的小西天。
不光是因为前有黑神话复刻了不少山西古建。
还有个简单直接的原因,导演於水,就是山西人。
在电影中,小妖怪们走过的这条不长的取经路,几乎处处都可以看见山西的影子。
发现了没,《罗小黑》的导演木头,也把老家苍南搬进了动画。(之前写过苍南,可戳)
当然,这种主创们的故乡情节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动画越来越扎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里。
山水画卷,笔墨入境。
浪浪山,有惊喜。
导演於水说,每次去山西采风看到这些古代建筑,就仿佛跨越时空,与那个时代的工匠对视,这种令人震撼的共鸣让他想要落泪。
不似黑神话里的庄严肃重,在电影里山西古建,反倒有了一种水墨画的柔和之美。
那刻在骨子的中式美学,被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上影厂,带了回来。
从大王洞逃跑后,小猪妖、蛤蟆精、黄大仙、猩猩怪拼好四人队,赶在唐僧前头,一路往西去。
今天,不管你有没有看电影。
不妨先顺着他们的路子,走,我们先往“山西”取经去。
千辛万苦拼好队后,小妖怪们踏上取经的第一难,叫北张村。
村民们正为一个老鼠精苦恼不已,不仅抢吃的,甚至还霸占了村子里的寺庙。
这个寺庙一出场,可好认了。
墙上有“庄严”二字,恰好和永安禅寺一模一样。
又名永安寺。
寺庙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始建于金代,元初由浑源籍的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及其子在原废墟上重建。
这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元代建筑群。
“庄严”二字,来自元代寺院住持月溪和尚,榜书高近四米,苍劲雄浑,气势磅礴,更显大殿气派。
整座寺庙占地面积6448平方米。
主建筑传法正宗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内的重彩水陆法会壁画是精华所在。
各种人物形象882身、135组。
涵盖了佛、菩萨、仙官星君、帝岳诸神以及儒家礼教中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
向世界展示天、道、人的关系。
被称为“中国古代宗教人物的图像大全”,集中国宗教神祇之大成,其珍贵可见一斑。
誓要为村民出口气的小妖怪们,就这样闯进了寺庙。
企图借着大圣的名号震慑老鼠精,谁知,这肥头大耳肌肉爆棚的老鼠怪,谁也不认识。
三下两下,将一行四人揍得面目全非。
危机关头,老实猩爆发潜力,把对手狠狠捶进墙里,扣都扣不下来。
第一关,算是险胜。
接下来,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带着村民们的锦旗和瓜果干粮,继续上路,途中小猪妖想起了自己的老家浪浪山,就在不远处,于是一行人,决定先回家一趟。
瘫痪了的猪爸躺在床上,忙碌的猪妈妈正为孩子们的食物发愁,小猪妖出现在了家门口。
像极了我们打了一场胜仗带着朋友伙伴荣归故里的架势。
吃的管够,自然还得好好的给爸妈弟弟妹妹吹嘘一般,小猪妖不敢说自己被大王洞追杀,骗母亲进了大王洞,端上了个好饭碗。
猪妈妈激动地跑到洞口大喊,誓要告诉这片山头,那片山头,自己的儿子出息了。
带着妈妈装满的水壶、行囊,小妖怪们消失在了山中。
你牵着马,他挑着担,过了一山又一山,他们来到小雷音寺。
为了将小雷音寺的庄严呈现出来,导演专门去了五台县佛光寺采风。
在央视的采访中,他说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觉:
“爬上一段特别陡的台阶,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庞大的木构殿宇,蓝天白云下,能看到对面的五台山,那一刻我特别感动,一下子就懂了古人的感受。”
佛光寺也成为电影里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一群妖怪排练了半个月,扮成如来佛祖,企图将唐僧四人骗过去,没想到先抵达的是不识如来的小妖怪们。
几经拉扯和对决,双方的谎言被识破,取经小队分崩离析,最终为了帮村民救出被抓的孩子们,一场小妖怪和大妖怪的决战,开始了。
这里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也是山西古建出场频次特别高的时候。
光透过云层直射而下,光芒四射,一派佛光普照的盛世。
小怪们高兴极了,将白龙马留在殿外头,四妖迫不及待地入殿,拜佛求经。
他们来到的小雷音寺,外观就是佛光寺。
这座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的寺庙,在唐代被重建。
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来到这,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
“大佛光寺,国之瑰宝。”
是中国目前仅存的几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
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和艺术极高。
亦有“亚洲佛光”之称。
除此之外,在小雷音寺剧情中出现的山西古建元素,还有很多。
比如,小猪妖烧掉袈裟时,背后的佛塔复刻了佛光寺里的祖师塔。
这座古塔,建于北魏时期。
是唐代会昌五年灭佛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也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两塔之一。
四大天王塑像,则来自大同古城的善化寺。
这组明代彩塑,威严庄重的同时,表情细腻生动,栩栩如生。
他们分别手持宝剑、琵琶、伞、蛇,代表的是"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
在西游世界里,太原晋祠水镜台的出场率特别高。
两扇圆圆的窗户,似建筑的大眼睛,一眼看去自带一丝萌感。
它源于明代,殿、台、楼、阁为一体。
是当年酬谢主神圣母邑姜演戏的舞台,后演变为祭谢晋祠诸神的戏台。
以上大家比较熟悉的场景之外,在电影里,导演还埋了许多的山西彩蛋。
浪浪山梯田,就在晋城王莽岭。
四大天王铠甲纹路,来自高平铁佛寺二十四诸天造像。
其他一闪而过的背景,还有吕梁碛口古镇的影子,有长治崇庆寺的罗汉、太原天龙山石窟,和长治太行山大峡谷、临汾壶口瀑布等等。
这些取景画面,留给你们去电影中对应啦。
当年我们动容,是狠狠带入了小猪妖视角。
他想离开浪浪山,去闯荡闯荡一番,大王洞看起来是不错,可依旧觉得一辈子这样怕是无趣得很。
像是我们第一次离开家乡,是出走浪浪山;
鼓起勇气离职,换工作换城市,也是出走浪浪山。
可现实,往往翻越万重山,等待我们的是另一个浪浪山。
「浪浪山」没有特定所指。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时围住你的困境,也可以看作那个有妈妈牵挂,有兄弟姐妹盼着你归的老家。
是啊,当真离开的浪浪山,对“浪浪山”的牵挂却无处不在。
小猪妖路过家门,要回去看看,把好吃的东西给家人带回去,把自己的小骄傲说给妈妈听。
导演於水似乎也在透过小猪妖映射自己。
这个从太原走出来的山西娃,不仅把老家画进电影,也把对家乡的眷念缝进了妖怪“浪浪山”。
剧中毛驴斗笠复刻了晋东南特色。
私心或许是要告诉人们,“原来浪浪山的山,是山西的山。”
「离开浪浪山是年轻人的挣扎,但山西人懂:翻过太行吕梁,心还拴着家的窑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浪浪山,
一座又一座,翻过了的,还没翻过的,翻过后失败了的……
数不清的浪浪山。
而最温暖、最令你牵挂的那个,叫老家。
来源:那一座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