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叶螨”危害,不同于其它病害,主要识别是2点:一是整体叶片属于“绿色带着黄色”,不是局部;二是翻看叶片背面,直观可见“小红点”或“小黑点”的害虫。
如下图,来自山东菏泽的种植户,玉米叶片泛黄已经到了“棒三叶”了。
而且,来自河南周口的夏玉米,“叶螨”危害也比较严重,如下图。
玉米“叶螨”危害,不同于其它病害,主要识别是2点:一是整体叶片属于“绿色带着黄色”,不是局部;二是翻看叶片背面,直观可见“小红点”或“小黑点”的害虫。
玉米上的“叶螨”主要有3种,可能是其中一种爆发,也可能是多种混合发生。
1)二斑叶螨:以刺吸式口器在叶片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出现成片小的白色失绿斑点在严重为害时,叶片呈焦糊状,在叶片正面或枝杈处结一层白色丝绢状的丝网。
2)截形叶螨:成、若螨群聚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
3)朱砂叶螨:其扩散的主要途径为爬行扩散和吐丝垂飘,也可以通过动物活动及人的农事操作或风雨传播。先在下部叶片、根茎处为害,然后逐渐向整棵植株蔓延。
不管是哪一种“叶螨”,防治方法是一样的:可以喷施“阿维哒螨灵”加“甲氰菊酯”,或者喷施“丁氟螨酯”加“甲氰菊酯”等,或在当地农资店购买杀螨剂,重点喷施叶背面。
但是,成株期的玉米喷施比较困难——“大小行”种植的玉米防效大于“等行距”种植。一般喷药之后再补喷一次可以提升防治效果,因为“叶螨”繁殖量大,且繁殖系数高,一旦有漏喷的地方会很快蔓延。
另外,今后种植玉米,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早喷药。或者遇到干旱时,提前在拔节期到喇叭口期喷施“虫螨腈”和“甲氰菊酯”等兼有杀螨效果的杀虫剂,虫、螨兼治。同时,在授粉之前一定不要喷施任何含有促长激素的叶面肥(如芸苔素、吲哚乙酸、复硝酚钠等),以免促进植株旺长、植株幼嫩,一方面容易引发虫螨加重,一方面也会诱发倒伏和茎折。#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
来源:俟建忠乡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