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宝山区:“政校企”协同育人 释放“聚才效应”创新之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7 17:03 1

摘要:如何解放思想、转变思维、开拓思路?如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开花,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打造“人才引擎”?这是双鸭山市宝山区党政一班人日夜思考的难题。而变引人才为引思想,就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新方法路径。

如何解放思想、转变思维、开拓思路?如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开花,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打造“人才引擎”?这是双鸭山市宝山区党政一班人日夜思考的难题。而变引人才为引思想,就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新方法路径。

以“人才强区”破局,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环境是水,人才是舟。体制机制顺,则环境良,人才聚,则事业兴。为破解地理位置偏远、产业结构单一、财力不足,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大的实际难题,宝山区摒弃“小区”难引“大人才”的固化思维,因地制宜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外引内培积蓄发展动能,有效推动人才集聚与转型发展同频共振,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黑龙江人才振兴60条为牵动,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宝山区人才政策十条实施意见》《宝山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重点加强与国内领军企业北京软通动力、省内重点高校开展“政校企”合作,大力引进、集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派出四批次共26名博士、硕士分别到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的宝山区新安街道办事处及国有煤矿、国有发电厂等地进行跟岗锻炼,为宝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图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到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的宝山区新安街道办事处红色新安党建联盟基地进行跟岗锻炼。

推动产教融合。学习借鉴北京市委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把专业建到产业链上、把课堂移到生产线上,在实践实战中培养人才的先进经验,依托“市委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活动,先后与双鸭山技师学院、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北京软通动力、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建立宝山人才工作站、创业实训基地,重点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领域紧密合作,先后选派8名优秀业务骨干赴河北雄安新区、西安雁塔区参加软通动力实践培训,积极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到辖区煤矿企业调研交流,为煤矿企业改造升级、安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技术支持。

激发人才动能。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积极鼓励干部人才参加各类比武活动,激发学的动力、干的激情,跳起摸高、晋位争先劲头明显增强。2024年,在全市机关300余名党员干部公文写作“学讲比练”活动中,选派干部在比赛中取得“四区”排名第一好成绩,同时三名干部荣获个人三等奖;宝山区能力作风建设位列全市中游水平,扭转了连续三年排名“垫底”的被动局面。2025年一季度,宝山共有6项创先争优工作入选市榜,位列“四区”第一;今年上半年,宝山共有15项创先争优工作入选省市榜,位列“四区”第一;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区教体局、红旗街道、农场街道等部门取得中央、省、市各类荣誉。

以“多渠聚才”方式,打造人才强基矩阵

良禽择木而栖,君子待时而动。宝山区积极抢抓国家支持东北人才振兴专项政策机遇期,学习上海“伯乐”精准识才引才机制,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变引人才为引思想,打破地域壁垒,做好高校与企业携手共建工作,真正把各方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的良好生态。

人才蔚,则事业兴。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积极畅通渠道按需引才,持续加大公务员、选调生等刚性引才力度,近三年来,成功招录公务员83人、事业编103人,引进优秀硕士人才9人,11名选调生分别在乡镇、街道、纪委监委、组织等部门发挥作用;依托“市委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柔性引才活动,累计吸引100余名大专、本科学历人才,扎根宝山,服务基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制度体系,有力提升区域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人才聚,则企业强。坚持全职引才与柔性引才并重,聚焦企业需求精准引才,宝山区将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百年校训融入高质量发展肌理,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担任黑龙江碳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并亲自到碳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国能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交流,全力支持辖区企业与重点高校建立“研发飞地”“人才飞地”合作,实现技术研发在异地、成果转化在宝山。同时,发挥人才优势,积极推介宝山生态资源,吸引更多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落户宝山。选派4名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双向挂职,促进人才与事业的“双向奔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发来感谢信,对区委组织部积极助力校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给予高度评价。

图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到国能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5号机组进行调研交流。

人才智,则百业顺。巧借外智外力,助力创新发展,宝山区先后引进10名高层次人才,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一线进行培养锻炼,个人增阅历、基层增活力。邀请东北农大学生到七星镇农村田间地头讲解农作物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批青年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宝山实践历练,其中2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邀请哈商大文创专家现场指导骨编工艺技术;宝山区骨编制作技艺、老东北银器制作技艺现已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央视综合频道《非遗里的中国》节目播出。

以激活人才引擎,赋能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借才引才,为聚才留才;带才育才,为造才用才。如今,宝山区精心孕育出的人才“磁场效应”已然显现,不断提高区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

拆迁地变“幸福地”。全区22名处级领导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积极联系区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以及为宝山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突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共60余次,实地走访慰问30余次,征求吸纳意见建议35条,特别是在推进闲置土地绿化改造工作中,组织住建、环卫以及供水供电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开展实地勘察论证,严格依照技术规范施工,完成主城区6万平方米拆迁地块整体绿化、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升级、主干道路破损修复等工作,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校企合作“破难题”。为有效破解企业在技术方面难题,积极协调双兴技术研发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对接,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双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现已成为我市唯一一家荣获“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称号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项目34个。“感谢区级领导亲自到我们民营企业讲解《双鸭山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4条措施》,及时掌握我们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困难诉求,积极帮助我们对接高校,破解企业发展技术方面的难题,让我们民营企业倍感温暖”。双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感谢地说。

倾情服务“零距离”。为改善宝山区四个独立工矿区3.3万余名职工及居民的医疗保障服务现状,针对当前矿区缺乏符合门诊统筹、慢性病及“两病”医保定点资质的医疗机构难题,积极协调省、市医保局技术支持,以宝山区为医保试点,组建专业人才医疗团队,采取预约式服务,打造矿区职工和居民“家门口”医保服务站,切实解决参保人群购药难题,有力提高矿区职工幸福指数。

图为宝山区专业人才医疗团队正在为新安街道矿区职工及居民进行诊疗服务。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新时代新征程中,宝山区探索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变引人才为引思想的核心战略,致力于选才用才、择才识才、爱才留才,吸引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留在宝山、扎根宝山、奉献宝山,为双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宝山人才力量。

(赵宏伟 潘晓翠 记者高伟)

来源:食安黑龙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