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开店30家!喜茶在硅谷狂飙,单店销量辗压星巴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7 23:11 1

摘要:更令人震惊的是,今年年初,喜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首家LAB店,首日销量竟突破3500杯,日均2000杯的稳定销量,直接让星巴克同地段门店望尘莫及!

就在这个月初,喜茶在苹果总部所在地——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开出了又一新店,开业当天排队盛况堪比iPhone发售!

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中国的茶饮品牌,竟在短短一年内在海外开出超30家门店,门店数量暴增6倍!

更令人震惊的是,今年年初,喜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首家LAB店,首日销量竟突破3500杯,日均2000杯的稳定销量,直接让星巴克同地段门店望尘莫及!

01

喜茶狂飙硅谷,

门店年增6倍,单品引爆市场

当地时间 8 月 1 日,喜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Cupertino)Main Street 的门店正式营业。开业当日,门店外早早便排起长龙,休闲区域也被粉丝填满 。

该店所处的库比蒂诺市位于硅谷核心地带,毗邻苹果公司总部,周边汇聚了大量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科技从业者,商业氛围浓郁。

喜茶此番入驻,使其成为首个进驻苹果总部所在地的新茶饮品牌 。

为庆祝新店开业,喜茶推出前三天买一送一活动,并向当地消费者赠送城市专属冰箱贴。

此外,为贴合当地茶饮爱好者的口味偏好,喜茶基于“Think Awake” 理念,将马黛茶、羽衣甘蓝、奇亚籽三种超级植物混合,制成能量冰沙,推出全新限定饮品 “iYerba”,传递来自南美的自然活力。

随着库比蒂诺门店开业,喜茶在美国布局的门店数量已超过 30 家。

目前,喜茶已成功进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日本等 8 个海外国家,全球门店总数突破 100 家,海外业务在一年时间内实现 6 倍增速,发展态势强劲。

而在海外的表现,喜茶的战绩也相当惊人。

首先,不少门店单日销量稳定。如今年年初的纽约时代广场首家LAB店,首日单量突破3500杯,日均销售也稳定在2000杯上下;圣何塞 Hostetter 门店即便在淡季,日均销量也超开业初期水平。

其次,不少经典大单品成全国热销品。「抹云椰蓝」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上市即售罄;「椰椰芒芒」销量累计250万,在美国更卖出百万杯以上;多肉提子和芒芒甘露也斩获惊人战绩,单品销量远100万杯。

而其新品“三倍厚抹”被受到知名女星Lisa青睐,被其在ins种草,引发众多粉丝打卡关注,并逐渐在海外出圈,热度不输Labubu。

从上述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相比其他茶饮,喜茶在海外的打法,有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不少业内人士说:“喜茶用一年时间就走完别人在美十年的增量。” 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在欧美开店,门店从市场调研、到门店选址、围挡装修到正式落地要面临一系列复杂的考验。

如某位在美开店的茶饮创业者表示:“许多美国店铺的租金合同期长达十年,相对稳定,且合适的店铺普遍也少,很难短时间找到合适的铺子;即便找到合适的铺子,从图纸设计到装修材料选择,也要面临一系列复杂的审批,这导致装修就需 9 个月,甚至更长。”

因此,喜茶在所有茶饮品牌中发展增速是最快的,也是最猛的。比如去年在美仅有 2 家门店,而今年新增了 28 家,门店总数突破 30 家。

这还仅是在美的增速,在其他欧美国家,喜茶的扩张速度同样迅猛,而这与喜茶独特的打法有关。

02

喜茶欧美市场“狂飙”,

靠这五大核心策略

2025 年以来,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正成为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诸多品牌争夺的核心目的地。

作为最早布局美国市场的新茶饮品牌,喜茶在其全球近百家海外门店中,美国独占 30 余家,近期又以 “高举高打” 的 LAB 店模式强化市场渗透。

那么,喜茶在欧美的底层商业逻辑是什么?

1、在选址布局上,喜茶以“攻占欧美标志性城市核心商圈” 为明确目标,直击高势能区域,锁定高消费人群,以此扩散品牌势能。

在城市选择上,喜茶直接锚定欧美“精英城市”—— 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均是其重点落子的核心阵地。

在商圈挑选上,喜茶精准卡位精英人群聚集的核心点位。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店紧邻摩根士丹利总部,伦敦 Westfield 购物中心店辐射金融城;旧金山湾区的七家门店,更与苹果、谷歌、脸书等科技巨头比邻而居,深度嵌入高净值人群的生活与工作场景。

这种选址逻辑同样贯穿于其他国家的布局中。例如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喜茶将澳洲首店开设于中心地带的 Swanston 步行街,紧邻中国城、购物中心等地标,以核心区位的流量聚合效应,强化品牌渗透力。

2、在定价方面,喜茶单杯价格远超国内三倍,坚定延续高端路线。

这是因为喜茶有着清晰的目标客群定位,主要为具备高认知、高学历、高消费特征的“三高” 精英阶层以及追求品质的年轻人。这类客群在茶饮消费上,更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借此来匹配自身的身份与地位。

基于此,喜茶的产品定价策略十分明确,单杯价格相较国内高出约三倍。以美国普通门店为例,喜茶饮品定价区间在 3.99 - 9.99 美元,多数主力产品价格集中在 7.99 美元。

其中,经典的芝芝绿妍茶后售价为 5.49 美元,轻乳茶品类的小奶茉定价 6.49 美元,而厚芝芝系列售价更是高达 9.9 美元。

与同样采取高端策略的霸王茶姬相比,喜茶的定价要高出一倍有余。例如,霸王茶姬在美国门店大杯伯牙绝弦售价为 5.95 美元,大杯蜜桃乌龙、茉莉绿茶售价为 4.95 美元,明显低于喜茶的价格区间。

3、在产品策略上,以“经典产品 + 在地原创” 双线出击,强势击穿欧美茶饮消费壁垒。

为快速奠定品牌认知根基,喜茶率先将国内经市场验证、具备大众普适性的「椰椰芒芒」「多肉提子」等经典单品引入海外,依托统一供应链保障口味一致性,以此引爆市场、构建品牌基础认知。

其中「椰椰芒芒」在海外累计销量近 250 万杯,仅美国市场便贡献超 100 万杯,成为海外消费者认知 “中国茶饮” 的启蒙单品。

在此基础上,为打破跨文化消费隔阂,喜茶深耕在地原创,已针对不同国家市场推出“抹云椰蓝”“龙井雪芽”“千目・抹茉拿铁” 等 20 余款专属产品。

以 “抹云椰蓝” 为例,其将抹茶、椰子水与蓝色螺旋藻等超级植物创新融合,凭借突出的健康属性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举成为英国、美国、加拿大市场首个现象级爆款。

基于这 20 款原创爆品,喜茶进一步针对不同国家进行灵活组合:在英国,为贴合当地下午茶文化,推出 “午夜黑芝芝” 等限定款;在美国,则以蓝色螺旋藻、椰子水与抹茶的组合精准契合当地消费者的健康诉求,通过本土化创新持续深化市场渗透

4、在门店打造上,注重空间设计,既满足高品质饮茶需求,又兼具“空间体验” 价值。

相较于东南亚市场,欧美消费者更看重品牌文化内涵,这要求茶饮门店在装修、产品包装、服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同时保持高端定位或塑造独特风格,以适配其消费习惯。

为此,喜茶全球多地门店极具设计感:

伦敦 New Oxford St 店以 “墨韵茶道” 为主题,通过互动水墨屏幕、中式门头与墨状座椅,构建沉浸式茶文化体验空间;

墨尔本 Emporium 店从巷道文化中提炼 “茶寮” 形态,以金属砖体与绿植墙打造街头文化地标;

洛杉矶比弗利店融入好莱坞星光元素,借镜面装置折射光影,形成 “星光茶寮” 独特体验。

5、后端方面,喜茶以“在地化” 为核心,在全球范围构建起高效适配的供应链体系,为海外扩张筑牢根基。

例如在美国,其与 Sysco 等头部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实现牛奶、水果等 13 个核心品类的本地化采购,既保障原料新鲜度,又降低跨境运输成本。

此外,喜茶已在美国东西海岸、英国、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设立多个仓储中心,确保门店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针对乳制品稳定性、水果保鲜期等痛点,更创新建立“区域中心仓 + 前置仓” 模式,彻底解决了海外茶饮市场常见的 “原料断档” 问题。

03

海外茶饮增长的双引擎

在茶饮品牌多年的出海征程中,各自的战略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目前已形成两条清晰的增长路线。

1、针对东南亚市场,不少品牌走出了一条快速复制的低价扩张之路。

近年来,东南亚已成为茶饮品牌出海的热门地区。蜜雪冰城重点在印尼、越南发力,门店数量直逼 5000 家;奈雪的茶也进驻了新加坡。

众多品牌聚焦此地,主要源于四大突出优势:

在地缘方面,东南亚紧邻中国,国内供应链能够顺势延伸,从而大幅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该地区华侨众多,文化习俗与中国相近;作为新兴市场,租金和人力成本较低;

而且地处热带、亚热带,常年高温,茶饮消费没有淡季。

借助这些利好因素,众多品牌在东南亚推行低价策略,加速店铺拓展。

蜜雪冰城堪称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为了迅速占领东南亚市场,它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加盟政策,在越南的部分区域,加盟商可享受三年免加盟费的优惠,在吉隆坡,老加盟商开设新店能免两年加盟费。

其产品定价十分亲民,在雅加达,冰淇淋仅售 3 元人民币,柠檬水 4 元,价格比当地茶摊还实惠,在越南,圣代的价格也低于国内。

在产品方面,蜜雪冰城贴合当地口味与文化。在越南,根据当地人对“正常糖” 甜度的偏好进行调整,还催生了 “狂加糖、放嗨曲、摩托车随便停” 的特色。

在选址上,避开高端商场,扎根于大学城、街区、交通枢纽等区域,以 “蚂蚁雄兵” 般的态势,迅速拓展门店。

为了实现持续增长,蜜雪冰城巧妙借助 OPPO、vivo 等先进入东南亚的企业资源,构建起低成本扩张模式。

许多经销商将零售店改造为蜜雪冰城门店或档口,助力其快速搭建加盟商网络,在东南亚茶饮市场站稳脚跟,不断扩大市场版图。

2、而喜茶则提供了另一种增长路径,与东南亚市场的低价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其针对欧美市场走高端路线,所有在欧美的产品单杯客单价均比国内高出 3 倍。

为了匹配高价定位,喜茶在选址上聚焦于伦敦、纽约、洛杉矶、悉尼等全球消费中心,门店大多布局在苹果总部、好莱坞、时代广场等高流量的核心区域。

在门店场景打造上,将东方美学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成为当地街头文化的新地标。在产品方面,既通过标准化供应链确保源自中国的品质,又针对区域口味开发出 20 余款新品,以适应当地的文化差异。

喜茶的海外实践,本质上是通过文化势能的溢价与供应链的渗透,突破了传统咖啡低价模式的困境。

其核心在于将茶饮在欧美市场从快消品升级为文化载体,通过空间美学、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构建竞争壁垒,进而成为首个推动全球茶文化话语权重构的中国消费品牌。

欧美市场之所以适合这种高端化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方面,欧美国家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更注重产品品质与消费体验;

另一方面,当地消费者重视健康,偏好低糖、天然成分的饮品,品牌可以通过满足健康需求来支撑高溢价;

此外,欧美市场目前以代泡茶、即饮茶为主,现制奶茶属于新兴领域,高端化战略更容易打开市场。

小结:

一年30家店、全球超100家门店、单店销量碾压同行——喜茶的海外狂飙,才刚刚开始。

当美国东西海岸的仓储中心高效运转,当英国、加拿大的原创产品持续爆款,当“区域中心仓+前置仓”模式彻底解决原料痛点,这家中国茶饮品牌已经在欧美市场扎下了深根。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全球门店突破200家、更多城市限定款陆续推出,喜茶或将改写全球茶饮市场的格局——不是“中国茶饮出海”,而是“全球茶饮看中国”。

毕竟,当硅谷的程序员开始讨论“iYerba”的健康配方,当纽约的投行精英为一杯“芝芝绿妍”排队,我们已经能预见:中国茶饮的黄金时代,来了。

来源:餐饮O2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