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遗产内容以数字形式保存、处理和传播。其中包括对文物、古遗址、传统技艺等实体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存档和虚拟展示,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带来了诸多优势。
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遗产内容以数字形式保存、处理和传播。其中包括对文物、古遗址、传统技艺等实体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存档和虚拟展示,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带来了诸多优势。
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更多是留住形,而在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文化需求和信息传播手段,更需要留住魂,不是简单把形搬到网上,而是要适当性复现其魅力和内涵,让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活”起来。
三星堆文物数字活化与传播
三星堆博物馆运用数字还原、VR技术、光影技术等前沿科技,将黄金面罩、扭头跪坐人像、玉琮、陶猪等代表性文物,结合音乐、绘画、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实现同台共舞,实现了“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让观众可以从视、听、感多重角度沉浸式体验辉煌的古蜀文明。
同时选择三星堆特色文化打造主题系列文化教育课程,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推广至全国甚至偏远的乡村学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三星堆文化展现得更广泛、持久。
龟兹洞窟数字化还原保护
龟兹石窟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石窟群,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三个世纪,历经了1600余年风霜,长期以来受到风蚀、洪水、地震等自然侵蚀影响,壁画面临空鼓、褪色、剥落的难题。并且因为历史盗抢、人为损害等因素,现存壁画面积仅余约1万平方米。
博乐信息聚焦壁画中极具代表性的龟兹古代服饰,结合《佛教故事》《天宫伎乐图》等壁画主题,交叉考证史籍,对服装纹样、配色、形制完成精准还原。其次融合AR互动在当地的景区落地应用,游客通过AR互动屏幕即可触发换装界面,以此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数字长城沉浸式体验
2022年的“数字长城”项目,则是通过游戏引擎+云游戏技术,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用户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沿着长城漫步,同时了解长城的历史和修复过程,实现与长城的跨越千年“互动”。这种沉浸式设计,大大加深了公众用户对长城的认知和理解。
从神秘的三星堆到瑰丽的龟兹壁画,再到雄伟的万里长城,利用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活化已越来越成为趋势和共识,不仅能更有效地保护珍贵的历史遗存,还能让文化通过新颖的方式破圈传播,延长文物的生命周期,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能让更多用户接触、体验丰富的传统文化。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