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斯克封神的《从0到1》,它撕开了商业世界的伪装,藏着3个颠覆认知的搞钱逻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7 20:14 2

摘要: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从0到1》,被马斯克奉为圭臬,成就了无数亿万富豪。这本书最狠的地方在于:它撕开了商业世界的伪装,告诉你普通人逆袭的核心密码,从来不是埋头苦干,而是这3个反常识的思维陷阱。​

如果你刷到这篇文章,恭喜你——可能即将颠覆对赚钱的认知。​

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从0到1》,被马斯克奉为圭臬,成就了无数亿万富豪。这本书最狠的地方在于:它撕开了商业世界的伪装,告诉你普通人逆袭的核心密码,从来不是埋头苦干,而是这3个反常识的思维陷阱。​

一、90% 的人在红海厮杀时,有人靠 “造池塘”

躺赢​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

奶茶店扎堆的街道,最后全赚不到钱;网红餐厅跟风开连锁,倒闭速度比扩张还快;就连直播带货,千篇一律的“9.9包邮”,主播们卷到吐血。

彼得・蒂尔在书里一针见血:这世上最大的骗局,就是让你相信“竞争能致富”。

他把商业分成两种:

从1到N:跟风模仿,比如看到奶茶火就开奶茶店,本质是在存量市场抢饭吃。这种模式看似稳妥,实则必死——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最后只能拼价格、拼体力,利润被榨干。​从0到1:创造新市场,比如乔布斯造iPhone时,根本没人知道“智能手机”是什么。这种模式看似冒险,却能垄断利润,因为你是规则制定者。

最经典的例子是微信:

2011年推出时,手机QQ已经垄断社交市场。但张小龙没有去抢“即时通讯”的蛋糕,而是创造了“朋友圈”“公众号”这些新物种,硬生生造出一个千亿市场。现在微信有 13亿用户,你见过哪个 APP 敢和它正面竞争?

普通人破局的关键:别去抢赛道,而是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池塘。 哪怕这个池塘一开始很小——比如有人在小区里开“宠物殡葬店”,有人专门帮宝妈拍家庭纪录片,这些别人看不上的 “小池塘”,恰恰是闷声发大财的金矿。

二、越“垄断”的生意,越赚大钱?颠覆三观的真相​

提到“垄断”,你可能会想到“黑心资本家”“压榨消费者”。但蒂尔告诉你:所有真正赚钱的公司,都是垄断者。

谷歌垄断搜索引擎,每年躺赚千亿;茅台垄断高端白酒,一瓶酒利润率超过90%;甚至你家楼下的菜市场,那个垄断了早市新鲜猪肉的摊主,赚的都比隔壁杂货铺多。

为什么?因为垄断者能制定规则:

定价自由:别人卖 100,你能卖 200(比如苹果手机)长期规划:不用为了抢客户打价格战,有时间研发核心技术​复利效应:用户越多,价值越大(比如微信,用的人越多,你越离不开它)

而那些天天喊“公平竞争”的行业,比如餐饮、服装、奶茶,老板们累得像狗,利润薄如纸。

如何打造自己的 “垄断力”? 蒂尔给出 3 个方法:​

技术壁垒:比如大疆无人机,技术领先同行 3 年以上,别人根本抄不来​网络效应:比如抖音,用的人越多,内容越丰富,新用户越想来​品牌溢价:比如 LV,哪怕成本只有几百,卖几万也有人抢,这就是品牌的垄断力​

普通人不用一开始就做大事,哪怕你是个设计师,专注“古风插画”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业内前10%,也算垄断——客户找你时,根本不还价。

三、别信“鸡蛋分篮”!真正的大佬都在“All in”

你肯定听过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蒂尔说:这是穷人思维的最大陷阱。​

世界的真相是“幂次法则”:20%的选择,决定80%的结果。比如:

​ 马云 All in 电商,放弃了翻译社、中国黄页等10个项目,才有了阿里​;任正非聚焦通信设备,哪怕房地产再火也不碰,华为成了全球5G老大​;就连你身边的有钱人,往往也是把所有资源砸在一个领域——开饭店就死磕饭店,做抖音就死磕抖音​。

反观普通人,总在“分散风险”:白天上班,晚上摆摊,周末还想做自媒体,最后什么都做不精。​

如何运用幂次法则搞钱? 记住 3 句话:​

找到“10 倍机会”:不是比别人好一点,而是好 10 倍。比如外卖比堂食方便 10 倍,直播比线下购物高效 10 倍​敢于“下重注”:一旦找到这个机会,把时间、金钱、人脉全砸进去。雷军 40 岁时,把所有身家投进小米,才有了今天的万亿帝国​熬到“临界点”:垄断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团烧了 10 年钱才垄断外卖,你要做的是扛住前期的寂寞​

就像现在的AI绘画,有人觉得“不稳定”,但已经有人 All in 这个领域,专门帮企业画海报、做LOGO,半年就赚了50万。这就是抓住了“10 倍机会”的红利。​

最后:从 0 到 1 的本质,是 “做自己”​

合上书,你会发现:彼得・蒂尔讲的根本不是商业,而是人生逆袭的底层逻辑。​

从0到1,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是找到“只有你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可能是你独特的经历——比如一个宝妈把育儿经验写成公众号,成了百万粉丝博主;​可能是你偏执的热爱——比如有人痴迷手账,最后开了家年销千万的文创店;​也可能是你踩过的坑——比如有人被骗后,专门帮人避坑,成了反诈网红。

​ 这个时代最公平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从 0 到 1”的机会,因为你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

别再去模仿别人的“1 到 N” 了,你的战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现在就问自己:我做什么事时,会忘记时间?这件事,可能就是你的“从0到1”。​

来源:管理美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