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花生高温干旱条件下红蜘蛛、蚜虫防治要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5 16:43 1

摘要:高温干旱环境不仅直接影响麦茬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光合作用减弱、产量下降,还为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滋生和蔓延创造了适宜的条件。红蜘蛛和蚜虫作为麦茬花生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以吸食植株汁液为生,会对花生的叶片、嫩梢等部位造成严重危害,进一步加剧了高

高温干旱环境不仅直接影响麦茬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光合作用减弱、产量下降,还为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滋生和蔓延创造了适宜的条件。红蜘蛛和蚜虫作为麦茬花生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以吸食植株汁液为生,会对花生的叶片、嫩梢等部位造成严重危害,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干旱对花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并掌握麦茬花生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红蜘蛛、蚜虫的防治要点,对于保障麦茬花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温干旱对麦茬花生及红蜘蛛、蚜虫的影响

(一)对麦茬花生生长的影响

高温干旱环境会对麦茬花生的生长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高温会使花生植株的蒸腾作用加剧,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导致植株出现缺水现象,叶片萎蔫、卷曲,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光合效率降低,从而影响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其次,干旱会抑制花生根系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分枝数减少,开花结果数量降低。此外,长期的高温干旱还会降低花生植株的抗病虫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二)对红蜘蛛、蚜虫发生的影响

高温干旱条件为红蜘蛛和蚜虫的繁殖和扩散提供了有利环境。红蜘蛛喜高温干燥的气候,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其发育周期缩短,繁殖速度加快,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干旱环境下花生植株叶片的含水量降低,叶片质地变硬,更有利于红蜘蛛的取食和生存。蚜虫同样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繁殖能力增强,其世代周期缩短,短期内可形成庞大的种群。而且,高温干旱会影响花生植株的生理状态,使其释放出更多的挥发性物质,对蚜虫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导致蚜虫更容易聚集在花生植株上取食危害。

二、红蜘蛛、蚜虫的危害特点

(一)红蜘蛛的危害特点

红蜘蛛主要以成螨、若螨和幼螨在花生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红蜘蛛危害的花生叶片,初期会出现黄白色的小斑点,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整个植株叶片脱落,如同火烧一般,导致花生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红蜘蛛的繁殖能力极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短期内可大量繁殖,迅速蔓延至整个田间,对花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二)蚜虫的危害特点

蚜虫多聚集在花生的嫩梢、嫩叶、花萼等部位吸食汁液。被蚜虫危害的花生植株,叶片会卷曲、皱缩,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蚜虫在取食过程中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蜜露覆盖在叶片表面,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等病害,进一步加剧对花生的危害。此外,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取食可将病毒传播给花生植株,导致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防治原则

在麦茬花生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同时减少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四、具体防治要点

(一)农业防治

1. 合理轮作:实行麦茬花生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如与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可减少田间红蜘蛛、蚜虫的虫源基数。轮作能够改变害虫的生存环境,打破害虫的食物链,降低害虫的繁殖和危害机会。

2. 清洁田园: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落叶和杂草,并进行深翻耕处理。残株落叶和杂草是红蜘蛛、蚜虫的越冬场所和早春繁殖的寄主,清洁田园可有效减少虫源。深翻耕能将土壤表层的害虫翻入深层土壤,使其窒息死亡,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灌溉:在高温干旱时期,合理灌溉是减轻红蜘蛛、蚜虫危害的重要措施。根据土壤墒情和花生生长需求,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过度干旱。灌溉不仅可以满足花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还能改变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不利于红蜘蛛、蚜虫的繁殖和生存。灌溉时应采用沟灌或喷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田间积水。

4.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花生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在施肥过程中,应注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过多的氮肥会使花生植株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容易吸引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取食。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二)物理防治

1. 黄板诱杀:蚜虫对黄色具有强烈的趋性,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蚜虫。黄板的高度应与花生植株顶部相平或略高,每亩地设置20-30块。当黄板上粘满蚜虫时,及时更换新的黄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可有效减少蚜虫的种群数量。

2. 人工捕捉:在红蜘蛛、蚜虫发生初期,数量较少时,可组织人工进行捕捉。对于红蜘蛛,可利用其在叶片背面栖息的特点,仔细检查叶片,发现后及时捏死;对于蚜虫,可直接将聚集在嫩梢、嫩叶上的蚜虫捏死或用清水冲洗掉。人工捕捉虽然费工费时,但在害虫发生初期能有效控制其扩散蔓延。

(三)生物防治

1. 保护和利用天敌:红蜘蛛和蚜虫的天敌种类较多,如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捕食螨等。这些天敌对红蜘蛛和蚜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应注意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期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可通过种植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蜜源和栖息场所,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

2. 释放天敌:在红蜘蛛、蚜虫发生初期,当田间天敌数量不足时,可人工释放天敌进行防治。如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释放蚜茧蜂防治蚜虫等。释放天敌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释放时间和释放数量,以提高防治效果。

3. 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对天敌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防治红蜘蛛和蚜虫时,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和喷施,注意喷施时间和喷施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

(四)化学防治

1. 药剂选择: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是防治红蜘蛛和蚜虫的关键。防治红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螺螨酯、乙螨唑等药剂;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这些药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对红蜘蛛和蚜虫防治效果较好。在选择药剂时,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2. 施药时间: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害虫活动较为旺盛的时期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施药,因为高温会加速药剂的挥发和分解,降低防治效果,同时还容易对花生植株造成药害。

3. 施药方法: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施药,喷雾时要均匀周到,重点喷施花生叶片背面、嫩梢、嫩叶等害虫集中危害的部位。对于红蜘蛛,由于其多在叶片背面栖息,喷雾时要确保药剂能够覆盖叶片背面。施药时应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和药剂的使用说明,控制好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避免盲目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农药中毒。同时,要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在花生收获前一定时间内禁止使用农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