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省十三市集体上书保"苏超"这事真有意思。平时各市恨不得把GDP当KPI卷上天,现在为了个业余足球联赛居然能坐一张桌子上递联名信。单场六万人观赛的业余赛事确实够硬气,南京主场一天带3.4亿消费额的数据也够唬人,但要说这波操作全是为了情怀,鬼才信。
江苏省十三市集体上书保"苏超"这事真有意思。平时各市恨不得把GDP当KPI卷上天,现在为了个业余足球联赛居然能坐一张桌子上递联名信。单场六万人观赛的业余赛事确实够硬气,南京主场一天带3.4亿消费额的数据也够唬人,但要说这波操作全是为了情怀,鬼才信。
看看他们提交的文件细节就知道,无锡给球员购房优惠的政策早就铺开了,苏州那边文旅局暗戳戳算过账,每场球赛带动的酒店入住率比演唱会还高两成。泰州更狠,直接拿村支书上场当卖点,硬生生把村BA经验移植到足球场。这些经济账才是让散装江苏突然团结的真正胶水,什么城市荣誉都是明面上的漂亮话。
现在最大的雷其实是奖金分配。省级文件里说的3000万奖补听着诱人,可江苏现在连中甲球队都养不起。查查省体育局去年的决算报告,群众体育经费增幅只有竞技体育的三分之一。真要较真起来,这些钱能不能落到业余联赛头上还真不好说。更别说那些现役职业球员限制条款,已经有俱乐部在偷偷签中乙退役球员打擦边球了。
文旅融合这盘棋下得倒是聪明。常州主场卖恐龙园套票,盐城赛区推麋鹿主题酒店,扬州把包子铺广告印在球衣上,这些土味营销可比请明星代言实在多了。但就怕资本闻着味过来,下次赞助商换成直播带货的,球场变秀场,快递员球员变工具人,这比赛可就变味了。
说到底还是青训转化的问题没谱。无锡搞的购房优惠看似实在,实际上能拿到补贴的球员基本都在体制内。真正需要支持的足球特长生,到现在连个升学加分政策都看不到。南通有家青训机构爆料,今年招生量翻倍,结果九成家长都是冲着考公务员能加分来的,这哪是搞足球,整个一曲线救国。
看看隔壁浙江的浙超联赛,坚持了八年现在半死不活。江苏这次要真能趟出条新路,说不定能带起全国搞城市联赛的风潮。但政府文件里那句"维持民间主导"就是个伪命题,现在连村支书上场都是文旅局安排的,还谈什么纯粹业余。要我说,趁早把政绩冲动和商业野心摆在明面上,反倒比藏着掖着强。
来源:兰皖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