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强势崛起,成为行情最火热的科创成长类主题之一。摘要:二季度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强势崛起,成为行情最火热的科创成长类主题之一。
截至8月5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在年内已大涨超过110%(数据来源:同花顺),相较恒指24.14%的同期涨幅超额显著。
今年创新药板块的爆发并非偶然,抓住这个板块的伙伴今年大概率赚得盆满钵满。
长线逻辑是,医疗行业属于典型的“长坡厚雪”,永续经营的行业;
加上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疗支出占GDP和个人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中国未来医药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是目前最确定的趋势之一。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供给端的创新药,只要诞生突破性的治疗手段,就会成为最大的时代红利之一。
而就今年上半年,创新药爆发的短期逻辑来看,核心驱动力是BD交易(Business Development)的异常活跃。
而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创新药行业在成本、效率和资源上的多重优势的集中释放。
一
医药领域的BD交易,是企业通过合作、授权或并购等手段,加快药物的研发和拓展市场速度的一种创新模式。
比如把自家研发的药物授权给大药企,或者引入外部技术,甚至成立合资公司等。
这种交易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能分散研发风险(如临床试验失败),快速获得资金支持(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还能借助大药企的渠道进入国际市场。
2025年中国药企的BD交易总额已经突破600亿美元,成为创新药板块上涨的核心催化剂。
这反映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创新药的研发能力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愿意豪掷数十亿美元,购买中国的创新药管线。
二
这背后依托的是中国创新药的三大核心优势:
工程师红利。药企支付给中国研发人员的工资成本,仅为美国研发人员的1/10;
美国博士年薪约100万美元,也就是700多万人民币,而中国博士的年薪约70-80万人民币。
这一优势大幅降低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成本,提升了我国药企的国际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
高效文化基因。中国研发人员在中高端制造及创新药研发中,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勤奋度,相同管线的研发周期更短,数据也更优。
临床资源优势。14亿人口提供了丰富病例,临床试验入组更快,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试错成本;
这让我国整体的研发投入远低于其他国家,成为全球临床试验的“优选地”。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市场,仅次于美国。
市场普遍预期,凭借上述优势,中国BD交易规模将持续扩大,未来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药研发与交易市场。
这种对我国创新药行业地位跃升的预期,进一步点燃了资本对创新药板块的热情。
三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创新药行业这么火热,十倍股已经出现了很多。
媒体、研究人员和行业投资者,普遍表现出过度乐观的态度;
他们的观点和我们几年前的很像,认为医药行业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涨几十年。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想提示大家要理性,不要因为上涨就变得疯狂。
要知道,过去一百年里,能改变人类的突破性研发成果就那么几个,买到这些公司的股票能赚一万倍;
但这种成功公司跑出来的概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在每一次重大单品、管线诞生之前,市场都处在一种极度竞争的状态。
举个例子,抗生素时代,青霉素的发明堪称人类医药史上的巨大福音,但投入研发的企业非常多;
再比如胰岛素时代,做胰岛素药品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公司也数不胜数;
近一点的如PD-1这条管线,当时不仅有国际巨头,还有我们国内的一些创新药公司,还有一些海外归来的科学家,纷纷投入PD-1的研发。
在最高峰时期,中国做PD-1这条管线的药企或研发团队一度接近500家。
这条管线的拥挤程度,大家可能没有直观感受,但在我们看来,其实是相当恐怖的。
这500家里面,真正走完“进入临床、推出药品、全球销售、完成BD出海”全套流程的,可能只有3~5家。
我们说的还只是PD-1这条管线本身,还不包括配套产业链上的公司。
如果算上整个配套体系,比如上下游服务商、原料供应商等,可能要超过2000家药企或团队,最终成功的屈指可数。
四
现在这个阶段,很多创新药已经涨得很高了。
不少朋友也在问:涨了这么多该如何控制风险?未来如何做好规划?
其实,中国创新药行业刚刚起步,正处于野蛮生长、极度竞争的阶段。
一个核心逻辑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行业兴起时,资本涌入,赛道内大部分公司都会“雨露均沾”,或多或少都会受益;
很多企业会出现大幅上涨,随之而来的便是很大的泡沫。
从终局思维来看,大部分公司可能最终没办法兑现当初给市场讲的故事,无法实现盈利,注定是陪跑的角色——这是创新药投资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所以我们还是要强调,投资创新药:
第一是要买最好的公司,最有可能成功的那些公司;
第二是要有配置思维,给自己留足容错空间;
不要去赌某一个公司未来一定能成功,这种概率其实很低。
而是构建一个创新药组合,每个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要太大。
总而言之,我国创新药企业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形成了全球性竞争优势,增强国际合作吸引力,这是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创新药板块的重要原因;
在时代最强的红利下,一定会造就一批企业,一些公司的市值会大幅增长;
中国也有望走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医药公司,抓住创新药这个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但按照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规律,最终能持续发展的公司其实很少。
因此,我们要坚持优中选优,同时要有配置思维;
坚持做对的事情,时间就是你最好的朋友。
这是我们在投资创新药上的一些思考。
来源:海星探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