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10时,记者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北区的超级安踏店看到,店内已是人头攒动,管培生王凯正忙着为顾客推荐新款运动鞋。这个河北省首家超级安踏旗舰店自今年1月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始终保持高位,而支撑这份热度的,除了品牌自身的吸引力,更有街区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
8月7日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骄阳与古韵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上午10时,记者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北区的超级安踏店看到,店内已是人头攒动,管培生王凯正忙着为顾客推荐新款运动鞋。这个河北省首家超级安踏旗舰店自今年1月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始终保持高位,而支撑这份热度的,除了品牌自身的吸引力,更有街区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
“记得8月5日那场大雨,雨势刚起,街区工作人员就撑着伞过来了。”王凯指着店门口崭新的吸水垫,眼中满是感激,“他们一边帮我们检查屋顶是否漏水,一边手脚麻利地铺好防滑垫,生怕顾客滑倒”。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怀,让入职仅两个月的他倍感温暖。更让王凯印象深刻的是7月那次空调故障,他在商家群里留言求助后,不到十分钟物业人员就带着工具赶到现场,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抢修通风管道,直到凝水现象彻底解决才离开。
作为安踏旗下的创新业态,超级安踏店以超大空间、覆盖全年龄段的产品矩阵,构建起目的地式消费场景。
谈到入驻邯郸道,王凯介绍说:“当初选择落户邯郸道,正是看中了这里36万平方米的文化商业综合体优势。”早在公司培训时,他便听同事介绍,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既保留了“邯郸学步”等历史典故的文化肌理,又通过现代化运营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客流。这种“老底蕴+新消费”的生态,让首店效应持续释放。
沿街区中轴线向南,“网红”过街天桥上仍有游客举着相机取景。正午时分的知茗老茶馆里,店主高红彬正为北京游客冲泡本地特产的太行龙井。看到街区工作人员巡查经过,他连忙起身招呼:“快进来喝杯茶,这天儿够热的!”
这位土生土长的“老邯郸”,用三十年的茶龄圆了开店梦。“找铺面那半年,我几乎转遍了全城。”高红彬摩挲着茶案上的邯郸成语木雕,“直到看到邯郸道招商公告,这里的青砖灰瓦、古街格局,一下子击中了我。”
但装修难题又让他犯了难,没想到街区主动对接专业设计师,将他“以茶会友”的理念融入3.6米长的互动吧台设计,既让茶客能观赏冲泡技艺,又便于交流品鉴。如今,这间开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里的茶馆,已成了新老邯郸人共品乡愁的好去处。
午后两点的商户服务中心,刚挂牌两天就迎来了第四拨访客。广平水陆画展销馆负责人刘武生带着笔记本匆匆赶来,国家级非遗的推广难题,在工作人员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中渐渐清晰,“可以在门头做动态投影”“暑期研学能吸引亲子家庭”“线上直播展示绘制过程”……一条条接地气的点子,让他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商户服务中心实行首接负责制,谁接待谁跟进,确保问题不落空。”据介绍,服务中心内不仅有专人坐班轮值,还建立了商户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午后的阳光透过古街的飞檐,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超级安踏店里,王凯刚为一对母子打包好运动鞋,转身又迎来新的顾客;知茗老茶馆内,高红彬正和几位茶客聊起太行龙井的采摘趣闻,笑声顺着敞开的窗棂飘到街上;水陆画展销馆里,刘武生已经带着团队忙活起来,有人调试投影设备,有人整理研学手册,午后的静谧被这份忙碌衬得格外踏实。
邯郸道的故事,从来不止于昼夜的交替。那些及时撑起的雨伞、迅速抢修的空调、量身定制的建议,像细密的针脚,将商户的期待与街区的用心缝缀在一起。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商业的活力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被温度与精度调和成的和谐底色——每一家店的红火,每一个人的笑脸,都是这片街区在时光里写下的鲜活注脚,证明着传统与现代如何在细致入微的守护中,共同生长出蓬勃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王梦洁
来源:邯郸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