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0年最后一天的黄昏来得特别早,5点钟刚过,就迷迷蒙蒙的。狂风夹着大雪,朝鲜三八线两侧顿时一片白茫茫,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20多度。就在人们准备送走1950年最后一刻、迎接1951年元旦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彭德怀的命令发起第三次战役。
1950年最后一天的黄昏来得特别早,5点钟刚过,就迷迷蒙蒙的。狂风夹着大雪,朝鲜三八线两侧顿时一片白茫茫,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20多度。就在人们准备送走1950年最后一刻、迎接1951年元旦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彭德怀的命令发起第三次战役。
过去,志愿军发起攻击的时间往往选在深夜,以“静悄悄”的方式发起突然攻击。这一次.却是用大炮作为先导。七个炮兵团加上各部队的炮兵,在同一时间,在约200公里的宽正面上,将千万发炮弹倾向敌军阵地。随即,提前隐蔽潜伏在攻击出发地的步兵部队向敌人阵地发起猛攻。
刚刚过了圣诞节又在过元旦的敌人陷入混乱
这是彭德怀精心选择的时间。他认为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敌人白天轰炸得很厉害,只能在晚上打仗,最好在月光照耀的晚上选在这月圆前几天,攻击时月亮不圆,打到高潮时月亮正圆,更能发挥志愿军夜战的优势。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一周前翻车而亡,新上任的司令是美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李奇微估计到了中朝军队要发起攻势,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决这么猛。他苦心部署在第一线的韩国军队很决土崩瓦解,潮水般地向后溃退。接着,美军的防线也被突破。
两天之后,也就是1950年1月2日,彭德怀从地图标出的敌我位置上看到,他的军队已突入敌入纵深15至20公里左右。
参谋报告:“敌人已经全线撤退。”
彭德怀:“这个李奇微,他是怕我们从他的右翼实施探远迂回包围,使他的10多万军队拥挤在汉江北岸背水作战,陷于危险境地。只可惜我还没有那样的实力,包围了也吃不下。”
洪学智:“看来敌人无意抵抗,跑得那样快,很有可能会放弃汉城”
两天以后,敌人果然放弃了汉城,中朝军队开进城内。
一份电报送到彭德怀手里。这是韩先楚从x x军军部发来的,电报上说:“在前面作战的部队极端疲劳,困难太多。“三八线”以南沿途群众跑光,敌人把房屋烧了,粮食抢光,使部队吃饭、休息都很困难,休力大大减弱,加之后勤供应跟不上,前面部队急需粮食、弹药、鞋子等补充。如果不增加新的力量,仅靠现有的兵力,再发动大的攻势是不可能的。”
部队在追击前进,彭德怀的脸上反而疑虑重重。李奇微是西点军校的优秀生,被美国人称之为战场上的风云人物,他指挥的军队怎么竟毫不抵抗就撤了呢?他的有生力量未被歼灭,有坚固防线却不固守,这是为什么?
看着地图.想着疑点,彭德怀的脑于里一亮:李奇微是在有计划地南撤,先诱我深入,然后实施登陆夹击我军,再来一次仁川登陆。.......
彭德怀的心悬起来。
这位打了几十年仗的人从来没有害怕过。但此时,天寒地冻,冰雪遍野,部队缺粮官兵们吃不饱,睡不好弹药供应不上,伤员抬不下来…彭德怀意识到了危险。
彭德怀下了决心,对解方说:“命令各军于1月8日起停止追击,就地构筑工事,进行防御。主力后撤休整,结束此一战役。”
解方理解彭德怀的意图。战役发起前彭德怀就说过:突破就是胜利。千万不要打得太远了,太深了。否则困难很多,对我们不利。
有人打开了收音机。喇叭里传来北京的声音。女播音员以激扬的语调播发新华社的消息、《人民日报》社论和各地庆祝收复汉城的报道。彭德怀优虑地说:“他们是想鼓舞我们的指战员,但他们并不了解前线的困难。新华社不应该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收复汉城,因为敌我力量并没起明显的变化,这次我军虽然前进了100多公里,但未能大量歼灭敌主力部队。我们是一军〔陆军)对敌人三军(陆海空),一线(陆上)对敌人的三线(陆、海、空)。敌人的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放弃汉城不过是应急措施.肯定还会反攻的。目前我军并无力量防守,如果敌军重占汉城,我们可怎么向祖国人民交待呢。
彭德怀皱起眉头这个胜利可能又会助长一些人的轻敌速胜思想。
第二天,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来见,对第三次战役胜利表示祝贺,说:“美国人毕竟怕苏联,有我们支持,彭将军天下无敌!”
彭德怀知道这个人很狂,开始时认为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不是美军的对手,从骨子里轻视中国人,就说:“那是由于毛主席、金首相指挥的好,中朝军队和人民的英勇战斗!”
拉佐瓦耶夫:“你们为什么停止追击?现在敌人望风而逃,汉城也收复了,你们为什么不迫击了?为什么要结束第三次战役?不应该停下来,应该乘胜追击。”
彭德怀:“大使阁下敌人尚未受到毁灭性打击,至今未大伤元气,轻敌速胜的思想是不实际的,在军事上是有害的。据我分析,李奇微已设「伏兵,等着中朝军队去呢。”
连着两个软钉子使这位大使忘记了应有的礼节:“想不到堂堂中国志愿军司令员.竟被李奇微吓破了胆!哪有打了胜仗不追击敌人的道理!”
彭德怀忍着火:“依你之见怎么办?’’
拉佐瓦耶夫‘应该赶快下命令追击!一直追到釜山.活捉李奇微,把美国人赶下海1”
彭德怀:“打仗靠的是实际.不是幻想!”
拉佐瓦耶夫:“我要向斯大林同志报告!”
彭德怀:“我是志愿军司令员,我要对人民负责,对几十万将士的生命负责,对中朝两国的生存安危负责!”
拉佐瓦耶夫拂袖而去
彭德怀“他根本就不懂打仗!”
洪学智:“他可能报告斯大林。”
彭德怀:“不要管他,我对人民负责,错了由我承担!”
后来,拉佐瓦耶夫确实给斯大林发了电报。
彭德怀也给毛泽东发了电报。毛泽东将彭德怀的电报转给了斯大林。斯大林复电毛泽东赞扬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堪称当代天才的军事家,他的意见是对的。斯大林同时批评了拉佐瓦耶夫,不准他再乱发言,而且很快便把他调回国去了。
(摘自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雄关漫道》)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