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央视九个月后,看“销声匿迹”的李七月,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05:00 5

摘要:以前常看她在温暖的《等着我》里帮人寻亲抹眼泪,主持人大赛上也风光拿奖,大家都觉得她是“小董卿”,未来要挑大梁的。

去年冬天开始,不少眼尖的观众发现,央视主持人李七月好像“消失”了....

以前常看她在温暖的《等着我》里帮人寻亲抹眼泪,主持人大赛上也风光拿奖,大家都觉得她是“小董卿”,未来要挑大梁的。

这冷不丁不见人,网上可就议论开了:有人说她没后台被“冷落”了;有人传她得罪人被“下放”去干苦活了;更难听的还有“落毛凤凰不如鸡”这种话.....

这都大半年过去了,她到底去哪了,真被网友给说中了吗?

2011年,李七月也就从学校,毕业没多久,而她从学校出来的第一站,就进了辽宁电视台扛起了《第一时间》的大旗。

按理说,大城市出来的高材生,播个新闻还不容易,可谁知道,现实啪啪打脸!

刚开始出去采访,遇着不吭声的、说话跑偏的,那冷场能把人冻成冰疙瘩,臊得脸像大红布。

可这丫头有股子倔劲,不懂就问,逮着老主持当师傅,硬是一点一点把这份活端住了、端稳了。

可就在她,在辽宁台干得风生水起时,李七月却干了个让人吃惊的事——跑去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大赛》。

那可是全国顶尖主持的“华山论剑”,压力山大,而李七月专挑最难的环节上:三分钟,即兴用主持词描绘一首古诗的意境!

这活不光嘴上要快,肚子里墨水还得足,结果她一点不含糊,讲得行云流水,评委听得直点头,当场拿了优秀奖。

最关键的,评委席上的董卿还当众夸了她,说这把“金钥匙”为她打开了央视大门。

果不其然,央视向她敞开了怀抱....

可进了央视,新人哪有那么容易站C位,她被分到了《远方的家》,当出镜记者。

这可和在演播室里念稿子天差地别,得扛着沉家伙,上山下乡,风吹日晒,几年下来,脸也晒黑了,但脚底板踩了上千个乡村土地,心也踏实了。

她能蹲下来和老乡一起吃粗茶淡饭,顺手帮老人干活,这种“接地气”的本事,是真在泥巴地里滚出来的。

而这份经历,成了她后来最宝贵的财富。

2018年,机会来了,《等着我》需要新主持人,李七月一登场就让人觉得亲近,穿得朴实无华,就像邻家闺女。

主持这节目,心软了不行,心硬了更不行,天天面对寻亲的眼泪、重逢的嚎啕、遗憾的叹息,镜头前她镇定地安慰别人,可镜头后自己眼泪就憋不住。

特别是看到遭罪的孩子,她常忍不住蹲下抱着安慰,说着说着自己也哽咽。

这种真情的流露,打动了无数寻亲家庭,也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会“真哭”的主持人,“小董卿”的名号也传开了。

后来参加主持人大赛又拿个铜奖,大家觉得,这姑娘稳了,铁定是未来台柱子....

可怪事接着来了,大赛刚拿奖不久,李七月在《等着我》这样的大演播厅里露面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好一阵子看不见人影了。

关心她的观众都急了,这唱的是哪一出?

于是各种猜测就来了:有人说她心思都在业务上,不懂拐弯,不会“来事”,家里也没啥靠山,怕是在台里吃了闷亏。

网上更邪乎,直接说“得罪了人”,被“发配”去扛锄头干苦力了。

就此“落毛凤凰不如鸡”的闲话也就传开了。

毕竟在不少人眼里,离开了光鲜亮丽的主舞台,可不就像是“掉价”了吗?

那实际情况呢?并不是这样....

央视可不是只有一个演播厅,台里频道多、节目杂,各有各的重要岗位。

最近几年台里报告也常提,要重点培养懂基层、爱农业、能扎根的人才,像专门服务咱农民的农业农村频道(CCTV-17),就特别需要李七月这样“会踩泥巴、能说农话”的主持人。

她那几年在《远方的家》跑出来的经验,对农村的了解,对农民的那份真心实意,不正是这个舞台最需要的吗?

让她去那儿挑大梁,哪里是什么“下放”,分明是慧眼识珠,给她派到了最能发光发热、也是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央视看重的,正是她这份在基层摸爬滚打炼出来的真本事,是真正能让好政策、新技术落到田间地头去的“翻译官”。

到了农业频道,“小董卿”的名号大家慢慢不提了,李七月自己好像也松了口气,更自在了。

她一头扎进这片充满泥土味的广阔天地,国家最新的惠农政策,怎么跟田埂边的老农说清楚?

教种地的新技术、搞养殖的好方法,咋讲才能让老乡们一听就懂、照着做能赚钱?

哪个村的水果滞销了,哪里的粮食卖不上价,这都是她每天琢磨的事。

而她那身基层跑出来的本事全派上了用场。

再专业的术语、再好的政策,经她嘴一说,全成了农民兄弟一听就明白的大白话。

更难得的是,她打心眼里尊重农村的老经验和土办法,听说哪个老把式有绝活或者好用的土方子,她真会跑去刨根问底,请教专家确认确实有科学道理,才敢在节目里推荐给大家。

她晓得,从土地里学来的智慧,得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还回去,帮到靠这片土地生活的人们。

这个活,她干得心甘情愿,也觉得特别有意义,乡亲们看她的眼神,也慢慢从看“主持人”,变成了看“自家人”。

​不过李七月没忘了喜欢她的观众,空了的时候,她也会在短视频平台上露个脸,聊聊工作日常,说说家长里短。

她一直在那,只是换了一片需要她耕耘的田野。

回看李七月的路:东北普通家庭的姑娘,辽宁台的认真主播,央视里下基层、进演播厅锤炼过,再到如今一心扎根在农业农村频道。

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靠的是扎扎实实的本事和对工作的那份赤诚的心。

那些只盯着聚光灯的看客,觉得离开寻亲舞台就是“落了地”,可对真正关心脚下这片土地、关心千家万户生计的人来说,她这哪里是落地?

分明像那认路的鸟,一头扎进了更加丰饶的麦田。

央视这么大个地方,总得有人在聚光灯下,也得有人扛着设备在泥水里奔走。

李七月用她的选择证明:能扛锄头,也能稳得住台子;懂农民的心,才懂这个时代最深沉的脉动。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