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转移到了淋巴结,还能治好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9 08:33 2

摘要:“医生,我胃癌转移到淋巴结了,是不是没救了?”诊室里,58岁的张先生声音发颤地问。他的病理报告显示,胃部肿瘤已经扩散到淋巴结。作为肿瘤科医生,我见过太多患者和家属面对“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恐慌。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胃癌淋巴结转移,到底还能不能治好?

胃部肿瘤悄然扩散,淋巴成了癌细胞的“中转站”,但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正将曾经的“难治之症”逐步转变为可控疾病。

“医生,我胃癌转移到淋巴结了,是不是没救了?”诊室里,58岁的张先生声音发颤地问。他的病理报告显示,胃部肿瘤已经扩散到淋巴结。作为肿瘤科医生,我见过太多患者和家属面对“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恐慌。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胃癌淋巴结转移,到底还能不能治好?

张先生最终接受了系统治疗,手术结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如今三年过去,他依然定期复查,情况稳定,每天接送孙子上学,享受着天伦之乐。不是所有类似情况都有这样的结果,但张先生的例子告诉我们——淋巴结转移不等于生命倒计时。

胃癌转移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的“安保网络”,淋巴结则是这个网络中的“检查站”。当胃癌细胞突破原发病灶,进入淋巴管,就会沿着这个网络扩散,形成淋巴结转移。这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

现代医学的“武器库”:综合治疗带来希望

对付胃癌淋巴结转移,医生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结合多种手段,显著提升了治愈可能:

1. 手术治疗:依然是“基石”

根治性手术 是可能治愈的基础。标准手术是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加上D2淋巴结清扫术 ——要求彻底清除胃周及区域淋巴结。关键在于 “R0切除”**(显微镜下无癌细胞残留),这使治愈成为可能。

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医生可能建议“转化治疗”:先用化疗或联合免疫治疗,使肿瘤缩小降期,将原本不能切的肿瘤变为可切除,约30%患者因此获得手术机会。

2. 化疗与放疗:手术的“黄金搭档”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目的是缩小肿瘤、消灭微转移。常用方案如FLOT(含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等),可使肿瘤降级,提高手术切除率。

术后辅助化疗:清扫手术后残留的“隐形”癌细胞。常用含 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的方案,完成规范辅助化疗可使生存率提高15%-20%。

精准放疗:主要针对手术区域的高危复发部位(如淋巴结集中区),给予50-54Gy剂量照射,巩固治疗效果。

3. 靶向与免疫治疗:精准打击的新“武器”

靶向药物:针对特定靶点的“生物导弹”。如 佐妥昔单抗(Zolbetuximab) 针对CLDN18.2阳性患者,联合化疗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8.23个月(比单纯化疗提高2.7个月)。HER2阳性患者则可选择 曲妥珠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等),能解除免疫系统的“刹车”,让免疫细胞重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围手术期使用*效果尤其显著——2025年ASCO会议公布的MATTERHORN研究显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FLOT方案使 肿瘤完全消失的患者比例翻2.6倍(19.2% vs 7.2%)。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发现转移淋巴结中若存在 CD8+CD103+驻留记忆T细胞(TRM)浸润较多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1%,远高于缺乏该细胞的24.8%。这解释了为何免疫治疗对一些患者效果显著——它们激活的正是这类能长期“记住”癌细胞并持续战斗的免疫细胞。

给患者的实用建议:治疗路上少走弯路

作为肿瘤科医生,我深知治疗过程艰难。以下几点建议,帮助您少走弯路:

1. 规范治疗是根本:找专业肿瘤中心,实施多学科会诊(MDT)制定的方案。手术质量至关重要——要求达到 D2淋巴结清扫标准。术后辅助治疗要足量足疗程(通常6-8周期)。

2. 营养是抗癌的“弹药”:胃切除术后少食多餐,每日蛋白质不低于1.2g/kg体重(约60kg体重需70g蛋白质)。优先选择鱼肉、蛋清、乳清蛋白等易吸收蛋白。营养状态好的患者更能耐受治疗,效果也更好。

3. 定期复查别松懈: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增强CT),这是复发高峰时段。警惕黑便、持续腹痛、进食梗阻或体重骤降等信号,及时就医。

4. 适度运动强免疫:每周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改善胃肠功能,调节免疫。

5. 心理是隐形的“良药”:焦虑抑郁会抑制免疫功能。研究显示,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化疗完成率提高20%。家人支持、病友交流、必要时专业心理疏导都很重要。

结语:现实与希望之间

坦白说,胃癌淋巴结转移要完全“治愈”确实不易,但医学的进步正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实现 长期带瘤生存 或 临床治愈(五年以上无复发)。

像张先生这样的病例越来越多——通过规范手术、个体化辅助治疗(化疗联合免疫)、营养支持和积极心态,即使面对淋巴结转移,也能获得良好生存质量和可观生存时间。特别是免疫治疗和新靶向药物的突破,让原本难治的胃癌有了新希望。

“治愈”与否,无法一概而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放弃努力,就失去了可能;积极治疗,就有希望**。作为医生,我建议您与专业团队充分沟通,制定最适合您的个体化方案,在现实与希望之间,走出一条生命之路。

> 医学小贴士:

> 一位使用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62岁转移性胃癌患者,治疗3个月后肿瘤缩小35%,维持治疗15个月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新药试验不断进行中,如CLDN18.2阳性患者可关注相关临床试验,或许能获得最新治疗机会。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

相关推荐